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龚爱保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龚爱保

龚爱保

(常州清潭花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江苏 常州 213016)

【摘要】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测量患者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FBG和2h PG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收缩压、舒张压、FBG和2h PG水平显著低于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123-0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研究表明[1,2],高血压有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加速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能积极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可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其中缬沙坦组46例,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58.60±4.18)岁,高血压病程(4.74±1.60)年,糖尿病病程(6.80±2.62)年;氨氯地平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57.92±3.47)岁,高血压病程(4.65±1.53)年,糖尿病病程(7.13±2.55)年;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54例,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59.04±4.33)岁,高血压病程(4.80±1.49)年,糖尿病病程(7.08±2.71)年;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患有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1.2.2治疗方法 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10811],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口服,80mg/次,1次/d;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10950224],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5mg/次,1次/d;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同时给予上述同种、同剂量药物。

1.2.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清晨测量患者血压,抽取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BG、2h PG。

1.2.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病治疗标准判断临床疗效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与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P<0.05)。

2.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FBG和2h PG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FBG和2h PG显著低于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P<0.05)。

2.3 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效率分别为80.43%、75.51%和90.74%,经χ2分析,三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6,P=0.040<0.05)。

3.讨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疾病发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患病率远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或高血压患者[3,4]。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控制血压和血糖在较低水平,还要预防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常用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等[5]。缬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血液循环和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动脉血管收缩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等降低血压。氨氯地平是一种新型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等降低血压。本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降低收缩压、舒张压、FBG和2h PG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药物,临床有效率较高。

综上可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叶海莉,孙燕妮,黄宁侠.整体预防保健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养员疗效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 32(4):111-113.

[2] 林齐鉴,陈丽贤.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意义与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6):795-796.

[3] 王志军,周建芝,吴寿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 15(2):151-154.

[4] 任新霞,宋江茹,宋建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22):4566-4567.

[5] 吴晓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35-436.

论文作者:龚爱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  ;  ;  ;  ;  ;  ;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龚爱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