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动漫专业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论文_莫金莲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广东 东莞 523710)

课题项目:本文系欧肖萍主持的东莞市教育科研 2016 年度规划课题《中职动漫专业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6GH361)的主要成果之一。

摘要:作为新兴产业的动漫制作,是新时代的朝阳产业。本文从动漫人才的培养入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动漫专业的渗透教育策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在实地上,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和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

关键词:动漫;中国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动漫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也是一门新兴的产业。

说它“古老”,是因为1960年代和19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一辈动画人把水墨画、皮影、剪纸等元素融入到动画中去,有了《大闹天宫》、《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兄弟》等一批民族特色鲜明的作品,在国际上捧回无数奖项,奠定了享誉世界动画界的中国学派。在学习西方多年之后,如今中国动画人又把眼光转回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传统技艺的表现方式,与“非遗”技艺的结合成了急迫又顺理成章的事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龙江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薛兆平认为,动漫艺术的产生就是源于中国的“皮影戏”。

说它“新兴”,是因为动漫是21世纪最有希冀的文化朝阳产业。动画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它集合了人们的智慧和想象力。中国有一句俗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的动漫产业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这些年,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并自觉地参与竞争;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动漫“重视有余,创新不足”。而动漫专业教育的本质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创意的本领,而创新和创意是建立在艺术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

动漫应当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除了播出市场之外,成功的动漫产品还会牢牢占据图书影视和衍生产品的市场,而后两者给动漫出产方带来极大的利润。动漫的主要受众对象是青少年。目前,我们动漫的教学过于偏重技术类课程的讲授,少了传统文化底蕴,原创构思能力、创作灵感不足,这也许是动漫学生难以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了大背景,落地于中职学校动漫专业课程上,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研组长,能做些什么呢?

一、语文与动漫专业相融并参与动漫专业课程设置

调整动漫专业教学指导思路,在确保专业课够用的基础上,适度和适量地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元素与故事人物形象”等课程的比重,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进行创作时能够有内容有材料融入作品中,在细节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实践中积累元气,承接地气,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变成一种思维方式。作品有民族传统的气息,根植于传统文化,富有传统文化底蕴。

二、以传统元素作为专业项目课程设计的指引理念

京剧作为中国戏剧里的老大,被视为国宝。京剧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身为中华炎黄子孙,理应或多或少地了解京剧艺术。

在一年级学生入学第一学期,设置卡通造型学习项目,安排学生设计一套具有传统京剧特色的卡通造型。课堂上以《说唱脸谱》的歌曲引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京剧曲目,阅读相关故事内容、了解历史背景,分析人物性格、辨别服装特色。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校,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而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和气质。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此外,还要了解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凡事豫则立。学生做足一定“量”的准备工作,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和设计出符合人物造型的特征。学生们完成设计,除了能了解符合市场规范的制作流程,掌握卡通造型设计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了解到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了解到京剧服饰中的第一个配饰所隐含的实际意义和功能,了解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内涵,师生们自然对此产生兴趣,开阔眼界,以至会积极去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物故事等,进而才有可能达到“质”的飞跃和突破。我国知名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结合京剧表演的脸谱造型设计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制作完成的脸谱,全班学生参与,用于校运会入场仪式上,既体现入场创意,又有专业特色。还可以用于代表班级参赛的环保时装设计表演上。新生入学,就要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为日后的专业设计工作大有帮助。

三、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特色主题的动画设计

在一年级的动漫制作项目上,融入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内容,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课前,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节日的故事和庆祝方式,并辅导学生将这些元素设计成图案,并结合文字,以易拉宝制作和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笔者所在学校,在端午节之际,举行的包粽子活动,易拉宝展示主题,还现场播放校企合作动画片《吉祥宝宝》第一季第七集《包粽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具体样式,还可以将设计的成品做成明信片或书签的形式展现出来。

巴黎的《世界报》曾经这样介绍《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诚然,艺术设计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好的创意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作为支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得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在发展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上,动画是一种有效的表现形式。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的东莞市也正从“东莞制造”转向“东莞智造”迈向“东莞创造”,而位于东莞市东南临深片区的塘厦镇跟随东莞市的发展步伐勇力前行。

2012年,东莞市教育局根据全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统一为全市公办职业学校命名。同年9月,东莞市塘厦理工学校正式更名为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定位更加清晰、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所中职学校应运而生。在创新升级和特色办学的双引擎带动下,“莞科人”瞄准市场需要,立足发展实际,推出《吉祥宝宝》、《宠物校花》等动漫影视精品。2015年1月,我校动漫专班学生参与制作的208集动画片《吉祥宝宝》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东莞市海霖动画公司继续与我校加大力度拓展三维动画校企合作,总投资1500万,从2015年3月至10月制作完成了东莞市首部3D动画电影《吉祥宝宝之我是食神》,是东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2016年7月1日,3D动画电影《吉祥宝宝之我是食神》首映新闻发布会在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体育馆举行,这是全国首部中职师生参与制作的全国院线公映电影,于8月19日在全国院线正式公映。此部影片有三大特点,一是根植于东莞的本土特色文化,带有浓郁的“东莞味”;二是师生深度参与制作全过程;三是脱胎于中职校企合作,是动漫专业对接文化产业、教育链对接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的经典之作。

中职学生参与动画制作作品推出,离不开专业教师团队的引领。2018年11月21日的《广州日报》刊登《塘厦版“宫崎骏”》,就是笔者所在学校动漫专业的叶喜老师,2013年他带领的团队主持的东莞市重点招标课题《中职学校动漫专业漫画课程项目化教学行动研究》,历经4年实践检验,课题于2017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斩获国家级奖项“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表彰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授予谭遇芳等448名同志特级教师称号的决定》,共表彰全省一千多名教师。其中,叶喜老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都可以运用于动漫创作。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文化元素,既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生机和魅力,又能让动漫创作富含民族精神,是每位动漫创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中职动漫专业教学应当正视自己的使命“一手托着传统,一手连接未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审美观,致力于提高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教育力度,成长为优秀的动漫设计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颉璐.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创作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11):108.

[2]魏冬.动漫人才培养流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J].华章,2014(2):162.

[3]辜璇.动漫专业项目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J].大众文艺,2015(8):205-206.

[4]莫金莲.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主题班会课的探究[J].魅力中国,2018(9):123-124.

[5]马景雯.论传统文化对动漫设计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95-97.

[6]姚佳男.探讨动漫设计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J].长江丛刊,2018(30):24.

[7]钟宏连.塘厦版“宫崎骏”[N].广州日报,2018-11-21(DGA17).

[8]陈文珍.传统艺术因素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4).

作者简介:莫金莲(1980—),女,语文高级讲师,学历:大学本科,学位:教育硕士,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作者:莫金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中职动漫专业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论文_莫金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