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版本数学教材“小结”设置的比较研究论文_何明, 郝旭

三个版本数学教材“小结”设置的比较研究论文_何明, 郝旭

◆ 何 明 甘肃和政中学 731200;郝 旭 甘肃康乐中学 731500

摘 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材编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一纲多本”得到了落实,到目前为止数学教材已有九个版本。“小结”是数学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结”是对全章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由厚到薄”再认识全章知识。本文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三个典型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为例,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方法,从小结整体、结构图、提出问题、本章概述四个维度比较分析了三个版本数学教材“小结”内容的异同,得出:三个版本都设置了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小结内容,但在小结的组成,整体版面效果,结构图的详略,概括性程度,问题的类型、数量和难易程度以及小结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程度有所不同。

关键词:小结 数学 教材 比较

目前,依据《课标》编写的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中都设计了“小结”内容。数学“小结”是对全章所学知识的总结,是对全章内容所运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再次“由厚到薄”地理解全章内容,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立意。《课标》对小结的要求:小结中的内容及其思想方法的总结目的是“把握本质”。《课标》中对小结的要求是宏观的,这便导致教材编写人员在编写教材时由于个人对《课标》的不同理解使得不同版本教材的小结存在多样性。那么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教材小结设置有什么异同?各自有什么特点和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三个版本各自有怎样的教学效果?该如何编写才能达到既适用于老师乐教又适用于学生好学的目的?这些都需要通过比较研究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比较结论

总得来说,在查阅、分析有关数学教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在小结整体的比较、结构图的比较、提出问题的比较和本章概述四个方面的静态文本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教材的相同之处是都在每一章后设置“小结”,小结中都采用了文字的形式呈现。

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的教材的不同之处是:(1)小结的组成不同;(2)小结的整体版面效果不同;(3)小结结构图的详略不同;(4)小结的概括性程度不同;(5)小结的问题类型、数量和难易程度不同;(6)小结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

二、对三个版本数学教材“小结”内容设置的思考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标准》编写的,都充分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适用于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教材。个人认为三个版本的教材各有优点,同样也有不足之处。

1.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小结内容较完整,在已有的数学知识上对本章知识能够详细地展现出知识结构图,增强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同时在回顾与思考中提出的问题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对学生合作和课外知识的拓展上关注不多,设计简洁美观,但是对本章整体知识的概括欠缺,与其他学科联系较少。

2.北师大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就课外知识拓展和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三个版本中做得最好的,能够唤起学生发散思维的创新意识。但是内容比较单一,不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小结的全面性上欠缺,小结中没有知识结构图和本章概括的展示;回顾与思考中提出的问题与课本知识稍有跨越,对一般水平的学生来说不具有辅助学习的作用。这三点使得小结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3.华东师大版教材:华东师大版教材小结设计优美朴素,有较为详细的知识结构图,有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唯一的不足是没有设置回顾与思考,整个小结只有陈述式没有问题式的出现,使得学生无法自我反思、自我思考。

三、建议

针对三个版本教材小结内容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了以下的修改建议:(1)发挥小结的作用,注重小结内容的全面;(2)设计美观简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问题设置上能够出现少部分与课外知识和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4)注重课本知识的巩固,大部分问题能够通过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课本所学知识。

教材小结的教学建议:(1)教师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小结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对学生来说,学完每一章的知识后,需要老师做引导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个版本的教材小结各有所长,作为教师不能忽略课本小结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必要的知识。(2)学生方面。对学生而言,小结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对每个版本的课本小结都要合理对待,紧紧围绕课本小结和教师的引导进行章小结,提高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兼 孙晓天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林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王建波 王永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何明, 郝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三个版本数学教材“小结”设置的比较研究论文_何明, 郝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