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彰显教育本质论文_王花

回归生活,彰显教育本质论文_王花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第三中学 211300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将道德与法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求的。通过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学习的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并通过生活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最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实践应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全学生的人格,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但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限制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当前的特点,充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轻松、愉悦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一、通过贴近生活的素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初中学生正处于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阶段,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努力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或者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有很多家长打着关心孩子的旗号,偷偷看学生的日记,这是初中生经常遇到的烦恼。在讲到个人隐私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发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因为这是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二、结合生活时事热点展开教学

通过将生活中的时事热点与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有意识地联系时事热点事件。法治教育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法律知识,也能够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所以,教师在讲解到与法治相关内容时,可与十九大相联系,将十九大报告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每个人都需要对自身行为负责,不可逾越法律的界限。

三、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对书本上所习得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而这也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将这一类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比如,在教学“消费者权益”相关内容之后,教师便可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超市买东西时注意商品的生产日期、防伪标志等等。倘若在交易活动中出现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便可利用所习得的消费者权益相关知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模拟法庭的预演,让学生对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自信心得以加强,其权益保护意识则更为强烈。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及体系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出的要求,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准确评价。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要利用诊断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等多种方式对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建立完善的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基础,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为依据,全面评价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情感教育等各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存在的缺陷,制定针对性预防和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五、知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养成良好习惯

辩证唯物主义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因此,初中生可以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当中,促进自身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课程之外的生活实践也是中学教育阶段内初中德育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初中生只有扩展理论知识的外延,将其延伸至实际的生活实践当中,才可使自身不仅可以充分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还可助力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纯化。

总之,杜威曾说:“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我们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生活化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磊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8,(07)。

[2]韩金宝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0)。

[3]胡灵芝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8,(19)。

论文作者:王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回归生活,彰显教育本质论文_王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