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欧曙光,陈晓晔,李易

武冈市展辉医院麻醉科 湖南武冈市 422400

【摘 要】目的: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88例我院骨科上肢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观察并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63.63%,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骨科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和医疗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手术麻醉效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上对患者上肢手术采用的麻醉方法多为臂丛神经盲探操作[1],但是该方法可能无法将麻醉药物深入到理想的位置,使麻醉效果不佳[2]。而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将麻醉药物注射至患者的臂丛神经干的周围,使范围内的神经传导受到阻滞,从而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3]。本次研究将我院8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4例患者予以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我院以8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收治时间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在23——64岁之间,平均年龄(56.5±3.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3.3)岁,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进行对比的要求。此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已将此研究的目的、方法、预期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在本组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对观察组患者予以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具体麻醉方法如下:①使用便携式B超仪,用线阵高频探头,频率为7——13MHz;②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上肢放松并贴于身体两侧;③使用超声探头沿锁骨上一指由内向外进行扫描,首先找到锁骨下动脉,再沿动脉外侧找到锁骨下臂丛神经;④于B超扫描图像下将探头沿神经走向滑行对患者臂丛神经各分支进行观察,选择最佳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和操作;⑤穿刺完成后给予患者0.3%罗哌卡因与0.8%利多卡因进行注射,直至B超图像显示患者神经组织已完全被药物浸润。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患者术中意识清醒、未感觉疼痛为效果优秀;患者术中未感觉疼痛、肌肉不够松弛但骨科手术能够顺进行为良好;患者术中偶感疼痛、肌肉松弛程度不够、需辅助静脉镇痛为尚可;患者术中疼痛感明显,需将局部麻醉改为全身麻醉为无效。优秀+良好=优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基于统计软件(版本:SPSS 19.0),建立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63.63%,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n(%)

3.讨论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属于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4],与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相比,具有定位更准确、麻醉效果更好的的优势,并且肥胖的患者或是解剖变异的患者都能够顺利接受麻醉[5],所以在临床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其麻醉优良率接近100.00%[6]。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8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4例患者予以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通过上文中的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63.63%,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骨科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俊喜.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92-193.

[2]肖水平,钱滔来,于利等.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64-65.

[3]熊川妍.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00-101.

[4]孙娟.浅析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36-37.

[5]古丽?亚克普,王婷.B超引导下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27.

[6]吕洪城,朱木棕,王劲松等.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127-129.

论文作者:欧曙光,陈晓晔,李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欧曙光,陈晓晔,李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