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论文_李燕菊

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论文_李燕菊

(普洱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36例病人,对病人所有的病理形态学等医学文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黏液样、宫颈肥大质硬及水样排液等症状。病理形态学特征有腺体浸润深部血管、神经组织及浸润宫颈深部肌层大量黏液腺体等。病理确认结果是:15例确诊是宫颈微偏腺癌,13例疑是宫颈微偏腺癌,2例是宫颈腺增生,3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没有发生恶性病变。结论:早期宫颈微偏腺癌没有明显的现象,如果发生阴道流水时,宫颈质地会变硬;若检查确认是宫颈微偏腺癌患者,应该立刻进行宫颈活检术,及时的诊断治疗,促进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宫颈微偏腺癌;病理形态学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06-01

宫颈微偏腺癌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特殊形态且较罕见的恶性腺上皮肿瘤疾病,也叫宫颈恶性腺瘤,临床发病率仅占宫颈腺癌的2%左右,形态组织和正常的腺体及宫颈内膜上皮非常相似,所以说早期的宫颈微偏腺癌症状非常难发现,从而导致手术治疗时间的耽搁,极少数病人发生了大范围的转移才能确认该病,这也间接导致病情加重,从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因为宫颈微偏腺癌发病率非常小,所以有关宫颈微偏腺癌的文献资料报道目前也很少,但是宫颈微偏腺癌已经引起医务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意研究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患者36例,对其病理形态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年龄都在25~50岁,对其病理形态学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1.2 病理特点

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学临床表现有:早期的宫颈微偏腺癌没有特别的表现,晚期的宫颈微偏腺癌会发生宫颈桶状变大,黏液样囊腔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宫颈壁会变厚,纤维组织会增生,内沾有少数粘液;显微镜监测会发现腺体密度尺寸不均,局部疏密,部分稀疏,其形状也呈不规则形状;宫颈管腺体会变大,病变的地方会发现浸润宫颈深部肌层的黏液腺体[3]。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所有宫颈微偏腺癌患者医学资料的研究分析表明: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特征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黏液样、宫颈肥大质硬及水样排液等症状。病理形态学表现有腺体浸润深部血管、神经组织及浸润宫颈深部肌层大量黏液腺体等。病理确认结果是:15例确诊是宫颈微偏腺癌,13例疑是宫颈微偏腺癌,2例是宫颈腺增生,3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没有发生恶性病变,结果见表。

3.讨论

到目前为止,临床医学关于宫颈微偏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结论,但可确定的是其发病与一般的宫颈癌存在差异性,其与HPV感染无关,可能是机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11)基因突变引发的。临床统计发现,宫颈微偏腺癌患者中有近半人,其机体STK11基因中2Mb内的19p13.3上的染色体标记物D19S216出现杂合性缺失。

宫颈组织及细胞学活检是目前临床实践中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主要辅助性手段,但在宫颈微偏腺癌中的应用效果如何,未有明确定论。医学研究发现,宫颈微偏腺癌多位于被覆柱上皮和间质的腺体中,为内生型,因此一般的活检操作容易造成误诊;加之腺体在显微镜下形态多样,有多角状、尖角状、乳头状、小圆状等,且大小不一,部分标本极向错乱,不存在背靠背现象,故需利用多种辅助检测才能确认该病,所以对早期的宫颈微偏腺癌患者来说,最为有效的检测手段是利用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及免疫组化CEA检查,此外宫颈微偏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在宫颈内呈浸润性生长,脉管内能发现癌栓入侵的痕迹。

以我院的研究来看,所有患者中有15例被确诊为宫颈微偏腺癌,确诊病率高达41.67%,同时也有13例为疑是宫颈微偏腺癌,疑是病率也高达36.11%,所以说确认宫颈微偏腺癌非常具有挑战性,由于早期的宫颈微偏腺癌症状没明显特征,表现为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及宫颈分泌物上升,所以应该及时的进行宫颈活检治疗。在对妇产病人进行检测时,会发现宫颈处的差异。总而言之,宫颈微偏腺癌属于罕见性的高分化型宫颈黏液腺癌,其临床症状较隐蔽。凡出现宫颈增粗且质地变硬,阴道出现水流状白带,组织或细胞学活检被怀疑患宫颈微偏腺癌者,均应与主治大夫商量,作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促进宫颈微偏腺患者的治愈率。

表 病例临床表现[n(%)]

诊断结果患者数量

确诊宫颈微偏腺癌15(41.67)

疑是宫颈微偏腺癌13(36.11)

宫颈腺增生2(5.56)

宫颈上皮内瘤变3(8.33)

没发生恶性病变3(8.33)

【参考文献】

[1]姚先莹,彭芝兰,杨开选等.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31(05):401-403.

[2]陈倩,谷永红,邹琼等.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6,24(11):1974-1975.

[3]李胜水,范娜娣,于翠珍等.宫颈微偏腺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14(01):16-19.

[4]伊喜苓,朱连成,林蓓等.宫颈微偏腺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01):157-160.

[5]王在恒,于喜法,游国芹等.宫颈微偏腺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24(02):200-201.

论文作者:李燕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  ;  ;  ;  ;  ;  ;  ;  

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论文_李燕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