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考论文_扶永生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考论文_扶永生

湖南省桂东县委党校 湖南郴州 423500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建设 文化强国 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方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素质,把中华民族造就成思想强大、观念超前、价值先进、道德高尚、素质优秀、精神凝聚的民族,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实现文化大繁荣,让全国各族人民享受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如何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就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激发全体人民的精神斗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当前,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还不是文化强国。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举旗帜,永葆政治思想价值自信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实力,处处对我国发难,千方百计制造事端、混淆视听,不断地抹黑、诋毁、妖魔化我国,其目的是让我们党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改旗易帜、改名换姓,阻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使全体人民群众在政治上、思想上、价值观上永葆自信,确保文化强国建设不偏不倚。一是要保持政治清醒,做到政治自信。要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信仰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政治道路。二要保持思想先进,做到思想自信。要坚定不移爱党信党永远跟党走,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爱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先进纯洁的思想。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做到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底气底蕴所在。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孕育、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格,那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代代中华儿女秉承“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理念,创造了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让一个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始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让一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中华儿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使中华民族曾经长时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始终团结一心、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就不可能有今天强大的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精神是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小康的理念、大同的情怀,复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现了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今天,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困难、矛盾多而复杂。如何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形成合力、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创造新奇迹、铸就新辉煌,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因此,一是要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本民族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真正做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实施,大力开展全民族先进、健康、科学的文化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强国建设中来,使之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享受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激励文艺家的创作热情,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创造出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智慧,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作品。四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进一步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利用孔子学院、一带一路等平台,讲究方式方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认识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化,逐步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辛 鸣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双传学

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秦 宣

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孙来斌

5、《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闻 言

论文作者:扶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考论文_扶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