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七种武器论文

乡村振兴七种武器

著名乡村建设工作者廖晓义曾经说过,乡村是城市的母体,是中国的根系,我们每个人从根源上说都是乡村走出的孩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绕开人类对于乡村的本源性依赖,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

一是完善市镇两级用水监管网络。在水利系统内部市镇两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中安排22位用水监管人员,在市级专管机构——市水资源管理处设立督查科,由2位专职督查人员监管工作质量。二是明确监管要求。重点围绕取用水单位用水计划执行情况、计量情况及在线监控设施完好程度、标牌是否齐全、规费上缴情况和入河排污口排水水质状况等内容开展取用水现场监管;将50万t/a以上规模的取水户列为重点监管单位,敦促企业建立节水管理网络、完善用水台账、开展水平衡测试等内容。三是强化考核。市水利局每季度和年底组织对市镇二级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集中检查考评,考核结果纳入到对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党中央就明确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并逐步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国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背景下,广大农民的生活境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深化绿色西江建设,助力平安西江建设,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东肇庆分公司还积极配合肇庆海事局危管防污工作小组,编印了《西江船舶污染物处置须知手册》《西江船舶供受油安全作业须知手册》等,进一步加大供受油作业安全的宣传和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使人们首次看到了“三农”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同步提升的宏伟蓝图与清晰路径,这样的蓝图凝结着近现代百余年来无数有识之士对乡村建设发展的美好梦想。

排名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学士与其他官职的排名;第二,大学士内部之间的排名。第一个问题关系到大学士作为一个整体时的地位。朝位班次本以品级、衙门排列,井然有序。大学士地位上升后,与部臣发生了位次上的争议。

新时期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总结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年多的“三农”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系统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农业领域、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中的具体体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按照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进行考虑设计,引入新思想、新手段和新平台。

本期封面故事,《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深入县域乡村,以案例为线索采访总结了乡村振兴的“七种武器”:北京顺义区赵全营镇的北郎中村—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坚持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南丰镇永联村— —以集体经济为魂,对一二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发展;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 —以乡村建筑改造而知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 —坚持集体化道路,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以文化传承带动村民致富;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以渔业为抓手,创新休闲产业发展;浙江省遂昌县龙洋乡茶园自然村— —利用自然优势重新激活“空心村”。

这些乡村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优势,有的是经济基础,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是文化建筑,然而在成功的道路上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农民为主体,所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村里人最有发言权。遵循群众路线开展工作,才能取得群众满意、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工作成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振兴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正是掌握乡村振兴“七种武器”的核心要义。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七种武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