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惯性思维与认知效率_惯性思维论文

论惯性思维与认知效率_惯性思维论文

论惯性思维与认识效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惯性论文,思维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呼声愈来愈高,一个尖锐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世人面前:如何提高认识效率,去接受来自各门学科、各个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去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创造新原理,以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挖掘、利用、优化人的思维潜能,以提高认识效率。

一、挖掘、利用、优化人的思维潜能是提高认识效率的根本途径

提高效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普遍呼声,提高认识效率也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提高认识效率途径确实不少,但最根本的是要挖掘、利用、优化人的思维潜能。

首先,人的认识活动是由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得以进行。所谓内在系统,是指认识主体及其认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的结构。所谓外在系统,是相对于内在系统而言的,是指认识活动的时空坐标、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相互作用的中介及其认识对象等相关要素。尽管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相互作用才能构成现实的感性认识活动,但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的作用并不是平分秋色。外在系统受内在系统的支配才能发生相互作用,内在系统是能动性的体现者。神经生理学告诉我们,大脑是认识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承担者,对整个认识活动起着能动性作用,调节控制着认识活动。离开中枢神经系统,认识活动就无法进行,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认识效率,要提高认识效率,就要靠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去支配利用认识活动的外在系统:找缝插针、利用时空;合理搭配,优化中介;由此及彼,选择对象。

其次,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在系统尽管具有能动性,但却不是完全自发的,它基本上还处于潜能状态,还没有得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现代脑科学研究告诉人们,大脑是一个还未得以开发的处女地,它还有90%多的能量没有得以开发利用。这种状态说明提高认识效率大有潜力可挖,挖掘、利用、优化人的思维潜能是提高认识效率的根本途径。这一方面要求尽快地了解把握思维潜能,另一方面要在了解把握思维潜能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充分开发,合理利用,而惯性思维状态则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惯性思维及其特征

关于惯性思维,个别心理学著作或研究思维科学的著作偶尔提及,但并没有展开详加讨论,这就需要对惯性思维加以界定。

所谓惯性思维(有的著作称为思维惯性),是指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我们知道,惯性这一概念是来源于物理学,它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它反映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前进中的车辆骤然停止时,车厢中的乘客因具有惯性而要向前倒去,但车内乘客却觉得自己好象受到一个力,使自己向前倒去,这个力就是惯性力。(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872页。)显然,惯性是指物体运动状态的延续性。那么, 惯性思维也就是指人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充满兴奋而形成的思维难以抑制,也无须抑制的一种持续性思维活动状态。

或许有人也可以把神经失常、失眠等状态称之为惯性思维。但我们认为惯性思维与神经失常、失眠等现象是不同的。神经失常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程度损伤或精神心理受到严重刺激还没有恢复常态,而无法控制思维活动所形成持续思维的病态现象。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神经失常已不属于思维范畴。思维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觉的有意识的通过逻辑的或形象的心理活动,神经失常则不具有自觉的有意识的特征,恰恰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惯性思维尽管也有难以抑制的一面,但思维活动却显得十分活跃,想象十分丰富,抽象概括能力也非常强,且会闪耀出极大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另外,惯性思维尽管表现为一定的持续性,但随着兴奋结束,其持续性也就相对中止。但神经失常则不易恢复常态。

失眠是由于生理神经过度疲劳,或受到某些事情的刺激,神经系统某些功能处于不平衡状态。失眠过程中所伴随的思维活动也比较活跃,想象也比较丰富,但往往具有“蒙太奇”现象,思维内容缺乏逻辑的连贯性,跳跃性比较大,思维零乱、恍惚。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思维比较条理,逻辑性比较强的现象。这种现象事实上就是失眠与惯性思维并存或合一,或者说是失眠转化为惯性思维。这可以说是失眠与惯性思维的相同点,但神经失常却不会导致惯性思维。另外,失眠与惯性思维都具有难以抑制的持续性兴奋,但失眠是想抑制而难以抑制,惯性思维则不需要对其加以抑制。

灵感与惯性思维也是有联系的。灵感思维往往是由于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而在某一条件的刺激下,潜意识突然转变为显意识,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兴奋,表现为惯性思维所具有的持续性兴奋。如有的作家随着灵感的到来,就可以提笔成文,洋洋洒洒;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反过来,在惯性思维过程中,也可以出现灵感现象,从而导致思维质量得以创造性发挥升华。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的含义却不尽相同。

另外,我们还需要把惯性思维同习惯性思维加以区别。惯性思维是指在思考一个比较确定问题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持续性。习惯性思维,则是指人所具有的思维模式成为一个刻板的教条,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对人的思维活动构成了一定的束缚,使人跳不出固有的模式。比如,在中国道德伦理文化的影响下,当评价一个人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他的善与不善,而很少考虑他的才能如何。习惯性思维有可以提高认识效率的积极的一面,但往往更具有抑制思维效率的消极的一面。

为了准确地把握惯性思维,我们可以将其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惯性思维具有兴奋性特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的两种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只有当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人的思维才比较活跃。但在惯性思维情况下的兴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兴奋,其兴奋的程度更高,状态更佳,尤其是其兴奋状态能够保持一定的时间过程。兴奋的表现是思维火花不断闪现,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涌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断突显。

其次,惯性思维具有持续性的特征。惯性本身就是力的延续。我们也可以把惯性思维看作是思维力的延续。这种思维力延续呈加速度状态,其兴奋程度越高,思维力也就越大,所表现出的惯性也就越大;反过来,其惯性越大,思维力也就越大,兴奋程度也就越高。它们之间表现为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当然这种思维力及其惯性并不是无限的。因为兴奋和抑制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没有持续性的思维兴奋,那就不能称之为惯性思维,至多只能是一刹那之间的思维火花的闪现。

再次,惯性思维还具有自愿性的特征。作为思维主体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我们之所以称其为自愿性,乃是因为惯性思维的出现并不完全具有自主性。但一当惯性思维出现,主体则会欣喜若狂,愿意积极地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而不象神经失常者的不由自主,也不象失眠者想加以抑制而又无法抑制。

这些特征正是从不同方面对惯性思维的规定、概括,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舍其一,便不能称之为惯性思维。

三、惯性思维的形成机制

要利用思维潜能提高认识效率,重要的是要弄清惯性思维的形成机制如何。

首先,惯性思维的形成与逻辑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思维对象自身必然会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当人精力集中思考某一问题时,其自身所具有的逻辑关系就会不断促使人去持续地思维,从而形成惯性思维。如某一问题的本质规定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其过程如何,其结局将会怎样,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如何,我们应该给其什么样的价值评价等等。但任何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不会如此简单、直接,自然而然地再现于人的思维过程中。这种逻辑关系与主体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当主体的思维能力有所欠缺时,要把握事物内在逻辑关系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的思维能力并不象康德所说的具有先验的综合判断能力,当然也不是象洛克所说的一块白板。人的思维能力从类的发生学意义讲,确实如一块白板。但在人类实践、认识活动过程中,人的思维能力便在不断地进化,同时这种进化了的思维能力会得以继承性遗传。当然,这种继承性遗传只是指生理性、神经性的机能,而不是指思维的逻辑结构,更不是指具体的思维内容。那么思维主体要具有把握事物内在逻辑关系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在长期思维活动过程中培养锻炼,使之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就是某一类思维对象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格”、“框架”、“模式”。一般思维活动都要涉及这样一些逻辑关系:“什么(what)”、“在哪里(where)”、“什么时候(when)”、 “为什么(why)”、“谁(whom)”、“怎么样(how)”等等。当然不同类的事物会具有不同的逻辑关系的格。当这种具有一定格的思维定势形成之后,尽管人们对某一思维对象尚未把握,便可以靠思维定势所具有的格去探索思维对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顺藤摸瓜,去进一步把握思维对象自身所具有的特定的具体的内在逻辑关系。靠思维定势去把握思维对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一过程,往往就形成了惯性思维状态。由思维定势去把握思维对象自身所具有的特定的具体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惯性思维状态,实质上是一种纵向思维活动过程。由此所引起的惯性思维,往往会使问题的层次不断深化,具有深刻性的特点。从而把事物具有逻辑关系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地联系起来。由于具有这样的优势,即便生理性、神经性的机能出现瞬时的间歇,它也不至于使惯性思维的持续状态完全中断。这正是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上,而是沿着大脑皮层扩散开来,然后又向原发点集中,进而再扩散再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过程的表现。甚至可以说,由于某种偶然事件中断了这一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惯性思维过程,它也会随着偶然事件的结束,很快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导引下,使人的思维活动又比较容易地重新进入惯性思维状态,充分显示出惯性思维所具有的持续性特征。

其次,惯性思维的形成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惯性思维具有兴奋性特征。兴奋则是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的表现之一。要了解惯性思维的形成,就必须了解兴奋形成的机制。一般地说,兴奋过程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生理因素,二是心理因素。所谓生理因素,是指人的身体状况。人的神经系统是人的整个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始终要受到身体其他部分的制约。但这并不是说精力充沛,人的神经活动就必然处于兴奋状态。反过来,神经系统也制约着人的身体其他部分。这就是说,在神经系统健康的情况下,如果身体健康,身体的其他器官及其功能处于协调平衡状态,神经系统则处于常态,既不是强兴奋或弱兴奋,也不是强抑制或弱抑制;当身体各器官处于不协调、不平衡状态,则相应的神经系统就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形成惯性思维。这种兴奋状态条件下的惯性思维,其内容或对象一般本能地只是对自身生理状态的关注,也可能会对自身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等问题引起思考。尽管如此,却使思维的内容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所谓心理因素,是指人的精神状况,如果说生理与神经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那么精神恰恰是外在世界给人内在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映,其中介就是神经系统。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正是通过神经系统构成了一个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他们联系过程所形成的就是精神、意识或心理。精神因素尽管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联系的产品,但当其形成积淀之后,就会给人的神经系统构成一种反作用。如强烈光线的刺激会使人眼睛紧闭。久而久之,就会积淀成为一种精神紧张,产生威胁的心理状态。尽管人没有遇到这种强光的刺激,但人只要一想到这种刺激,同样会有一种紧张感,给神经构成刺激。这种刺激同样会把人的思维兴奋点集中到这个问题上。外在世界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以上主要分析了自然界给人所构成的刺激,另外则是社会因素给人自身所构成的刺激。社会因素给人的刺激则使神经系统的兴奋点得以集中,使人的思维活动的兴奋点集中于思维主体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从而使思维活动表现为惯性状态。

可见,不论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只有刺激,才能使人的神经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形成惯性思维。尽管生理因素的刺激使人的思维活动内容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但如果人遇到了两种因素同时给人构成刺激时,就会形成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理刺激战胜心理刺激,还是心理刺激战胜生理刺激,或者是二者相互抗衡,分庭抗礼。这三种情形我们都不能排除,甚至在两种刺激较量过程中,可能是此一时,彼一时,各领风骚。但人终究是人,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人要在这种较量过程中作出选择,当人的生命本身受到威胁时,他可能会置精神刺激于不顾,因为生命的存在本身就为其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当生理刺激没有对整个生命构成威胁时,他可能就会专注于精神刺激所引起的兴奋;尽管在生理刺激危及人的整个生命的时候,而精神刺激的内容恰恰是关系到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他就可能置生理刺激于不顾,反而会以百倍的精神力量专注于精神刺激所要求思考的问题,以便迅速作出决断。总之,二者关系的处理在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下,取决于二者刺激的程度;但人的主体地位的价值选择则是决定二者的关键。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视死如归,仰天长啸,恰恰正是惯性思维着力点的典型表现。因此,精力充沛可以使人兴奋,身体极度虚弱也同样可以使人兴奋;同理,心情愉快可以使人兴奋,精神颓废、悲观也可以使人兴奋,关键在于什么刺激使人兴奋,而人又是如何驾驭各种刺激使人的兴奋点服从于思维主体。

再次,惯性思维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人总要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所谓环境因素指人在思维过程中所处的周围各种背景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光线、气候、安静、文化氛围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给人的思维造成很大的影响。冬天气候寒冷,人的情绪抑郁寡欢,神经收缩,动作迟缓,思维往往处于抑制状态。夏天气候炎热,人的心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疲劳困乏,动作懒散,人的精力往往不易集中,思维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难以保持其兴奋过程的持续性。只有春秋季节,微风吹拂,细雨绵绵,气候宜人,使人筋骨舒展,精神抖擞,心情舒畅,思维活动容易处于兴奋状态,也易保持其稳定性。当然,这并不是只有春秋季节才能形成惯性思维,这只是不同气候条件的相对比较。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人们已经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对人不利气候条件的改造。如冬天的暖气、夏天的空调设施正是对这种不利气候条件的改造,从而为人的惯性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光线对人的思维状态也有极大的影响。当光线过暗或过强,忽明或忽暗,都会使人的视神经处于疲劳状态,使人的思维活动容易处于抑制或不稳定状态。只有当光线充足、柔和、稳定,人的瞳孔自然会减少伸缩的频率,不易感到疲劳,使人的思维活动容易处于持续稳定的兴奋状态,为惯性思维的形成创造条件。安静程度是思维活动能否兴奋的重要环境因素。图书馆、研究机构的大门上都写着豁然醒目的大字:肃静。所谓肃静就是指影响人思维活动的各种噪音不存在的状态。人们都感到在宁静安祥的环境条件下,人的思维活动才易集中、稳定,不易出现兴奋。这些环境因素对思维活动的影响,在许多名人大家的生活中更可得以验证。卢梭为了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和基础》,独自一人躲到圣尔曼森林里去自由自在地思考。正是在大自然和谐宁静自由的环境里,他的思想才升华到一个凌空的高度,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情通万里,形成了惯性思维状态。如果我们将环境的含义由自然环境向人文环境加以扩展,浓厚的文化氛围,就能给人的思维活动以极大影响。

最后,惯性思维的形成与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及其知识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形成惯性思维状态,从思维内容角度看,主要依赖于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的积累。尽管实践是一切真知的直接来源,但从实践中获得的还是大量的感性材料,仍需要在人的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才能上升成为理性知识。这一理性思维过程恰恰需要在接受前人大量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量的积累,才可能形成惯性思维状态。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认识某一特定的对象,必须将这一特定的思维对象置于其所处的相互联系着的系统之中。这就需要具备这一系统相关的大量知识,从而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这一特定认识对象与其相关系统的有机联系,也才能认识这一特定对象。这一过程恰恰表现为惯性思维状态。对这一系统的相关知识愈多,对它们之间的联系把握的愈透彻,就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状态。

四、惯性思维状态与认识效率

惯性思维状态,其本质是思维高度兴奋集中的表现。认识效率的提高恰恰离不开思维高度的兴奋集中。要提高认识效率,就必须挖掘思维潜能,养成惯性思维的良性状态。

惯性思维状态是人思维潜能的表现。它是否可以培养呢?回答是肯定的。人的思维潜能如同沉睡着的万古荒垣,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变成你的财富,也不可能为你提高认识效率献殷勤。它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培养。只要我们对惯性思维状态的形成机制有了自觉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就可能对其加以培养利用。

要养成惯性思维状态,提高认识效率,就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应加强实验研究。尽管我们对惯性思维形成机制作了分析,但这并不等于对惯性思维状态就完全把握清楚了,还需要对其加强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以便能够从更为科学的层次加以把握。

其次,要善于养成反思的习惯。要搞清思维的科学机制,除了实验研究之外,最为稳妥可靠的办法就是反思。反思就是对思维本身的认识。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分析推理,试验校正。使粗糙的思维过程更加精确、科学、完善,使其处于惯性思维的良性状态。

再次,应善于思维。善于思维有两层涵义:一是要养成爱思维的习惯,勤于思维;二是要学会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善于思维,有助于养成惯性思维状态。

最后,要心地宁静,切忌浮躁。这是惯性思维状态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都论及到这一问题,也是现代科学证明了的理论。问题在于懂这一科学道理容易,真正做到却太困难了。人生存于世俗社会之中,随时都可能受到七情六欲的侵扰。真正要心地宁静,就要清心寡欲。这是一种境界,确实需要循序渐进,自觉养成。

标签:;  ;  ;  ;  

论惯性思维与认知效率_惯性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