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1许燕茹,2许海英(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62例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各31例。将采取一般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计算2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绞痛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心绞痛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其心绞痛发生率较低,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临床应用

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造成的心脏病称为冠心病,其主要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狭窄等导致的心肌技能障碍或者器质性疾病,又叫作缺血性心脏病。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等,如严重会出现休克情况。因生活水平较高,不能进使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疾病,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1.基线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62例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各31例。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选自35岁至68岁,年龄均值为(50.21±1.27)岁;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选自34岁至69岁,年龄均值为(50.12±1.34)岁;以上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性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组研究,在研究中保证积极配合直至研究结束。

1.2方法

将采取一般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主要内容为:(1)环境干预:让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实施消毒,将探视人员数量和时间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保证病房处于安静状态,空气保持清新状态,使病情快速恢复。(2)心理干预:因患者受疾病折磨,其心理和身体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使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患者进行交流,换位思考,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疏导,防止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或者国际情绪,将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予以提升。(3)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大小便、饮食、生活等方面护理干预,依照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运动干预,依照患者的不同生活习惯、喜好等,制定有效的生活方案。(4)情感支持:针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少数患者对陌生环境存在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播放轻缓、舒缓的音乐,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予以提升,让患者更多的陪同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将抗疾病的自信心予以提升。

1.3判定指标

计算2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绞痛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检验以上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表示为(%)率和(均数±标准差)形式,并分别行X2检验和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计算2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对冠心病患者而言,此疾病主要采取治疗、控制为主,未实现彻底痊愈的效果。因此冠心病疾病治疗主要以稳定病情为主,主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生活、情感等方面护理服务。以上护理内容在一般护理中不涉及,因此实施优质护理,可使患者获得全面的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价值较广。当患者进入病房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环境干预,让患者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针对患者而言,病房会使患者出现压抑感觉,让患者获得全面、仔细的护理。心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因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病情会随之发展,将以往护理服务的缺陷进行弥补,改善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将患者的恐惧感减轻,使配合依从性提升。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使患者获得安全、全面的护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较广。

论文作者:1许燕茹,2许海英(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1许燕茹,2许海英(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