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习惯在语文课堂发扬光大论文_胡晓宇

让阅读习惯在语文课堂发扬光大论文_胡晓宇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职业教育中心 05555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作为低年级老师,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思维、训练、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而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则是重中之重。在初读的过程中,将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标注,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思考和解答,再通过各种查阅手段来解答疑惑。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进行自主研究,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长期总结出来的?验,也是他们的教学方法。一篇好文章需要我们大家在不断的读中感悟,读中生情,读中明理,读中增思,读中长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方法如下:

一、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教师范读。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极强,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导入新课后,我都会先范读课文。教师的范读,既对学生的朗读起了示范作用,又使他们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如语音的轻重,朗读速度的快慢以及语气、表情的变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好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就会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体会课文中每个角色的语气、表情、感受等,自然而然,就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能读出感情来。也能使学生体验到朗读的乐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我在教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就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去思考,去体会文中老师说的话,然后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全面理解课文所说的道理,收到很好的效果。

3.默读。默读也是朗读的一种形式,是阅读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每学一篇新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以及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梳理难点。

4.小组读。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效果。于是,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推选小组长,并提出阅读要求,通过个别读,齐读,赛读,背诵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朗读中去。同时,也带动了那些后进生的朗读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读中结合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把读书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促思,在读中理解的方式。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再让学生自由讨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在讨论过程中我适时解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思考:“‘我’喜不喜欢当一只小虫子?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种小虫子的特点。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性的先导,有了这个引导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首先,做好朗读激趣。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老师和父母的诱导。于是,我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把学过的课文大声地朗读给父母听,并鼓励他们在班级建立的微信群中,将自己的朗读展示出来。刚开始时,只有两三个同学敢于展示,我在课堂中及时评价他们的朗读效果,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微信上大声地朗读给大家听,甚至那些在课堂上从来都不主动举手的孩子们,也敢于展示自己了。其次,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我在每周的三节语文课前请同学展示他们在课外阅读的成果,如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课间总能看到他们拿着自己的课外读物认真地阅读。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 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 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 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 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 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五、设置悬念。

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调查,语文阅读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是学生反感阅读课程的主要?因。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在阅读过程中多是教师或学生朗读课文,小学生的逻?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以朗读为主,时间久了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在学生阅读前设置几个小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很多,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小学低年段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因此,语文教师要从低年段入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努力做好学生阅读路上的点灯人。

论文作者:胡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让阅读习惯在语文课堂发扬光大论文_胡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