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莺春

湖南省溆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419300

摘要:目的:讨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11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且观察组患者排卵率以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IR、FINS、LH、T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提高其排卵率以及妊娠率,恢复患者的生育功能。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增敏剂;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insulin-sensitizing agent therapy for treatment.Methods:May 2015 to August 2016,118 cas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atients studied,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in its based on the insulin-sensitizing agent therapy.Results:Group's effective rate of 93.2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1.36% and observation group on ovulation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IR,FINS,LH,t indexes are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sulin sensitizer is more ideal,effective improve ovulation rate and pregnancy rate,restore fertility.

[Key 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sensitizers clinical effect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表外肌肤多毛,体格肥胖等症状为主的妇科疾病,其主要原因为育龄女性内分泌代谢紊乱,进而出现高雄激素血症,该疾病不仅给女性的外貌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女性的受孕能力[1],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保障患者健康路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研究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11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11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异常史,其临床表现为多毛、肥胖等。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59例,年龄21岁到39岁,平均年龄(29.79±2.84)岁;病程9个月到11年,平均病程(3.77±1.23)年,体重62~77kg,平均体重(27.5±4.3)Kg/m2;对照组59例患者,年龄20岁到41岁,平均年龄(30.89±2.45)岁;病程11个月到10年,平均病程(3.56±1.35)年,体重65~72kg,平均体重(26.3±3.7)Kg/m2,两组患者在体重、病程、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患有病理性肿瘤者。(2)患者患有其他恶性疾病。(3)不配合治疗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药物选择为枸橼酸氯米芬、妈富隆以及戊酸雌二醇片(荷兰欧加农,H20090423),在月经周期开始的第5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连续服用3周,随后再服用药物枸橼酸氯米芬(国药准字H20091079),口服,每天75mg,服用1周,同时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国药准字J20130009),每次1mg,连续服用2周。

1.3.2 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口服,每次2mg,每天两次,早晚各服一次,治疗3个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妊娠率、排卵率以及胰岛素抵抗(IR)、空腹胰岛素(FINS)、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指标。

1.5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且生命体征稳定,卵巢的大小均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卵巢的大小均恢复正常;

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情况无变化,卵巢仍为多囊型。

1.6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有效率为81.36%。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情况,观察组患者排卵率以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R、FINS、LH、T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闭经、月经不调等,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卵巢内的激素酶功能失调,同时有很多患者还会伴有性激素水平异常。患者不排卵,就会诱导不孕不育的情况,而子宫内膜增生过度,会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癌,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可以避免患者出现癌变的关键,其治疗方向应从根本上恢复患者卵巢的功能,恢复内分泌平衡,促进其排卵,激活排卵功能。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但是常见药物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4]。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会有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出现糖代谢异常,所以其治疗方向为改善患者的糖代谢,降低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增敏剂属于降血糖的药物,通过抑制肠壁细胞利用葡萄糖、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以此来降低肝糖的输出来降低血糖,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改善其体内胰岛素、糖代谢以及脂代谢系统,恢复患者的月经规律,提高不孕患者的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同时还能降低患处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发病率,且对副作用较低,另外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后可以降低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卵巢体积等,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以及糖代谢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且观察组患者排卵率以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IR、FINS、LH、T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其他常规药物,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数,同时也降低患者睾酮水平,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以及排卵率。

参考文献:

[1] 李杰,张惠奇,沈方华.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养生,2014,23(18):69-70.

[2] 吴文杰.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7):156-157.

[3] 宋 芳.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及妊娠结果 [ 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62—163.

[4] 刘青青,王姣珍,马海芬.达英-35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46-48

[5] 李小囡,李可心,杜玉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47—48.

论文作者:陈莺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莺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