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探索_行动研究论文

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育实践与科研的动态结合,强调专家学者和教育一线实际工作者的合作,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以改善教育环境,改进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实践,有利于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和自我分析评价的能力。教师运用教育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讨问题,提高技能,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校本教研的效度、力度,落实课程与教育革新。

一、基于行动研究理念的校本互动式管理传输网络

校本教研与行动研究一样,虽然是适合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模式,是教师自己的研究,但是如果学校缺乏系统的组织体系,缺乏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教师的研究极容易是感性的、孤立的,行动的效能是短时的、有限的,从而影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需要构建多方互动的组织系统,以校长室、顾问室、教导处、教科室组成教研管理核心机构,直接组织、管理、指导学科分支机构展开教研;同时,分支机构为核心管理机构提供决策资源、实践支撑,两者互动。如下图:

图1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互动管理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运作核心为促成教研的规划、过程管理、成果推广应用。

1.在互动传输中形成规划,其流程如下:

图2 校本教研规划形成流程

2.在互动传输中加强过程管理、成果推广 分支机构、学科中心组将已开展的研究工作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成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下阶段的设想与计划作汇总上报;核心机构有重点地组织研讨、评估,进行指导,组织成果推广,把管理的督促与业务的指导联合起来,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方向,修缮教学研究行为。

二、基于行动研究方法的和谐合作教研氛围

1.构建基础平台,让校本教研与行动研究成为一体 为促进教师进行有效教研,学校需要利用行动研究将教研与科研融为一体,基于行动研究开展教研,基于教学课例开展行动研究,使两者在组织机构、研究思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方面协调统一。教师针对自己在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并展开行动,及时对结果进行评估。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评估结果不佳,即时进行再调查,再归因,制定进一步方案进行实施与评估,如此循环往复,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下图:

图3 基于行动研究的校本教学研究流程

2.开放交流平台,让教师同教师成为研究共同体 校本教研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需要教师彼此信任,互相视为伙伴,无拘无束发表意见,把深藏于心的看法自由表达出来,这样的研究才有可能做得真实、详实、扎实。为促使教师形成视同事为合作共同体的意识,除了搭建信息交流、深度讨论、教学研讨等基本的专题式交流平台,使教师彼此间共享信息、促进沟通外,还需要将这种需要彼此信任的团队合作行为方式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研究中。

3.打造指导平台,让教师和专家成为亲密伙伴 有了同事之间的横向支援,还应有纵向的先进教育理论的引领,专业研究人员(包括专家、科研员、教研员等)的参与是校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深入、更有实效地接受指导,除了聘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外,学校应该努力营建轻松、亲密的指导氛围,让专家经常性地走进校园,以朋友的身份与教师近距离接触,共同探究。这种平等的研讨、指导方式,为教师深层反思、质疑问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能加快教师对新理念的消化、吸收、运用。

三、渗透校本教研全程的多层面反思机制

1.引导促进教师养成日常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因此,要引导教师从自我日常教学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进行反思;从自我评价入手,在进行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动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身边的典型事件入手,在撰写教学案例中进行反思;从自己擅长的形式入手,表述自己的反思研究行为。

“教历”记写 让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最有感触的一节课简要描述下来,作归因分析并提出措施,展开研究,在行动过程中及时分析、评估、修正。“教历”格式如表1。

表1 教历

填表人 任教学科时间

反思与修正

微型教学研究 要求教师选择实践层面的问题,通过短期的行动研究实践,运用“提问—选题—归因—制定措施—采取行动—评估反思—产生新问题—重新再归因—制定新措施—采取新行动”这一循环往复的操作方法,展开研究,从中归纳出可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系统。具体行动过程运用表2记录:

表2 微型教学研究记录表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过程(方法、手段、策略)

研究的成效及反思(理性分析)

发展性单元备课 “发展性单元备课”要求教师依据学科特点,从整体现发,融会新课程理念,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教学内容,理解并合理地运用。融新理念于教学过程既需要我们教师对原经验系统的反思,也需要我们教师对融入新理念的新行动的评估,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具体见下表:

单元教学目标 训练重点主问题设计及意图学习资源开发

及安排 问题

意图 和利用

要求从以知识为 可以遵循 要求 要求有要求充分利

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教材原有的胸有全一定教学 用可资利用的

本位,是知识与技编排体系;  局,分  及学生心 学习资源,从

能、过程与方法,  可以增加或主次,  理学等方 学科的学习走

情感、态度与价值  缩减原有的抓要 面的理论 向综合性学

观三方面的整合。  内容,对教害。 基础。习。

强调结论与过程的  材内容的重

统一;认知与情意

组。

的统一。

2.开展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合作教学反思 像“反思性合作型研究”(个人典型案例反思+其他成员参与式评点);集体参与的专题式反思。

3.实施多层面的校本教研评估反思 第一层面是反应层评价,指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看法;第二层面是行为层评估反思,考察教师教研前后的变化;第三层面是专家引领的结果层评估,主要考察学校在校本教研以后是否变得更好。

标签:;  ;  

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探索_行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