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果设计中忽略了一些因素,造成某部分设计的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因此,建筑电气设计需要严格把关各个环节。传统的电气设计很难满足现代建筑多元化的功能要求,而BIM技术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库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设计模式,突破传统设计的局限,能够有效应对建筑电气设计的高复杂度和高难度问题。由此可见,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BIM;建筑电气设计;应用现状;展望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新兴技术,BIM凭借其可视化、模拟性、可出图性、造价准确及可控性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并在欧美各国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国内,近期住建部编制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足见政府对BIM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新颖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方式,它将三维数字技术作为前提,将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等不同阶段的信息,全部体现在相应的3D模型内,以此使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任意阶段的实际作业人员在利用这一模型时,都可以拥有所有数据,并为设计工程师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决策正确性及效率。BIM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使不同专业都基于相同的模型开展作工作,真正实现了三维集成与协同设计。在BIM技术飞速发展的局势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将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比如将本地化规范置入软件,实现对设计成果的自动化校审,大幅提升审查效率;借助BIM模型,可完成对任意系统的监管,起到提高建筑整体智能化水平的作用。
2BIM是如何应用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要点
2.1明确设计流程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BIM技术,需要明确相关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设计人员要针对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不仅要注重电气工程的设计要求,还要充分结合建筑的结构和相关性能要求,保障建筑整体的协调性;第二,多个专业协调作业,BIM技术需要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建立信息模型,这需要多个专业知识的有效配合,因此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共同进行设计和调整,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第三,加强对BIM技术的高维度电气设计,例如3D、4D,设计人员要尽快制作出3D设计图纸,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数据内容进行参数化设计,保障图纸明细的准确生成,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参考。
2.2改进施工技术,提高质量
设计人员一定要对电气设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设计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刚刚开始设计工作时,设计师还应深入了解电缆桥架的连接方法,为后续的电气平面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尽可能的避免各种问题的产生。建筑电气施工的难度是很大的,且各项工作都需要将电气平面设计方案作为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方案中,必须要确定好各项设备的型号以及数量,并认真记录,以使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把握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气设计过程中使用用BIM技术技术,可能会增加设计的工作量,而且设计人员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方案的优化上,但但BIM技术却能够大大降低施技术却能够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因此工作周期反而会缩短
2.3科学构建电气族库
不同于传统AutoCAD设计模式,BIM是基于数字化数据库的一种新型模式。电气族库作为设计的首要环节,对设计方案合理性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构建电气族库过程中,要立足于实际情况,明确上、下游数据需求,并严格按照电气专业具体流程,确定电气族库特征。同时,对族库涉及的相关标准、三维模型外观编制等内容进行相应处理,确定通用尺寸和形象。另外,由于各个厂家生产工艺、流程等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各类产品型号、规格存在不同,所以,在电气设计中,要认识到电气族库的重要性,并坚持合理原则,结合设计目标,构建相匹配的电气族库,通过构建电气族库,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还能够提高设计方案可视化程度,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拙。
2.4准确控制布局和测量
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工具不能有效地协调各个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来设计相关的图纸,而并未考虑到其他专业方面的要求,造成了安装施工与设计的不相符,影响建筑电气施工。基于此,设计人员可通过应用BIM技术中的专业协调性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以提供给解决问题的协调数据。例如,设计人员可对碰撞问题涉及的给排水管道进行检测,并应用BIM技术与电气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以找出碰撞的发生位置,从而实现协调。
3BIM技术优势
BIM技术将建筑电气设计带入三维设计阶段,由CAD设计转变为三维可视建模,所建模型具有可视化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传统的二维设计在信息的传递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信息流失现象。信息流失有两种情况,一种存在于设计阶段的专业配合,如电气专业、水暖专业提供给电气专业的资料从设计初期到施工图阶段必然会有一些调整,受限于工期、修改频次和设计人员精力,难免有一些更新不到,造成各专业图纸之间不对应。另一种信息流失存在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传递信息时,传统的信息传递手段以二维图纸为主,受限于二维图纸表达的局限性和现场人员对图纸的理解能力,施工方不能完全领会设计方的设计意图,造成施工错误和出现返工情况。相对于二维设计,BIM技术的优势是信息的完整性,涵盖从策划、方案、设计、施工乃至拆除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全部信息,避免出现信息流失的现象,实现各专业之间信息配合的实时同步。同时,设计单位向下游施工单位传递的三维信息模型相较于二维图纸所包含的项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增强对现场施工的指导性。利用BIM模型还可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能很好地控制成本,降低建筑行业能源和材料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4BIM技术应用展望
虽然与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相比,BIM技术应用无论在设计流程还是专业协同上都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在专业协同中还需充分考虑一些问题,这也是BIM技术的未来优化方向。(1)在输入信息模型数据以前,需对模型结构与组成进行分析,确认其正确性与一致性,若模型存在结构错误,将无法使用这一模型包含的所有数据信息。(2)需对文件的命名规则及建模规则进行统一。在输入信息模型数据时,需合理分组各个电气元素,而参数对应的参数规则也要满足标准的分类编码,确保元素间关联性的同时保障准确性,以提升模型数据实际重用率。(3)为确保数据完整性、通用性、关联性与一致性,电气专业可对其他专业提资进行利用。不同信息模型数据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中划分有所差别,对此可编制计划对不同阶段的数据输入内容进行规定。
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而先进的而先进的BIM技术的各项性能都十分优技术的各项性能都十分优越,能够使建筑工程电气设计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现今的工作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国的我国的BIM技术还技术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的,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不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水平,在提高电气设计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坤河,关宏德.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及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12(05):76-77.
[2]孔嵩.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现代建筑电气,2013(09):1-4.
论文作者:李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