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与效果研究论文_邹祝琴

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与效果研究论文_邹祝琴

(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龙山 416800)

摘要:目的 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当中选取50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随后对所选50例患者进行清创缝合以及骨折部位固定等治疗,在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术后抗感染护理,最后从患者术后的张口度与口腔咬合功能的恢复状况等方面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选5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张口度、面部矫正情况以及口腔咬合功能的恢复情况均较为良好。结论 对于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不同患处部位选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做好抗感染工作,从而保证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各项口腔功能。

关健词:口腔颌面外伤;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在临床医学当中,所谓口腔颌面部外伤是指患者的颌骨、口腔以及颜面等脸部部位受外力而出现创伤,在当前头面部临床治疗当中属于最为常见的脸部病症之一[1]。此外,此病症除在头面部科目中占有较大比例外,其在全身创伤病症中亦占有较大比例,相关医学统计资料表示,其在全身创伤病症中的占比例高达34%以上,可见口腔颌面部外伤病症的多发性与常见性[2]。此病症在前临床医学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本文就口腔颌面部外伤手术治疗的方法与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当中选取50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选5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6岁-78岁,平均年龄为38.2岁。年龄在20岁-45岁的患者共有35例,占总人数的70%。患者的病症情况:50例患者中,5例患者为口腔颌面部外伤且并发脑震荡与颅内出血等症状;16例患者的面部软组织出现撕脱症状,14例患者因舌根处、口底以及咽旁等部位出现损伤而发生言语、咀嚼、呼吸以及吞咽等生理功能障碍症状。其中,共有28例患者出现颌面软骨组织创伤,占病症总人数的56%。致伤原因:本次所选50例患者当中,由于车祸因素引发口腔颌面部外伤症的患者共35例,因摔伤因素引发口腔颌面部外伤症的患者共9例,而其他因素引发口腔颌面部外伤症的患者共6例。

1.2 治疗方法

1.2.1急救措施:当患者出现口腔颌面部外伤症后,患者的进食与呼吸道功能将首先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惯性作用力,因此一旦出现因车祸原因引发口腔颌骨骨折的情况,那么大多数患者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脑震荡 以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以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邀请心肺科、脑科等科室的医师共同检查,同时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严密的监视。若患者在此过程中出现窒息情况,那么应将患者的头部降低并抬高腿部,以头低足高的体位卧于病床,以便于患者的引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可使用压舌板将患者的口腔撬开,并将其插于患者的上下齿之间,随后对患者咽部、鼻腔以及口腔内的异物与分泌物进行清理,从而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若情况较为严重,那么可对患者执行气管切开手术。对于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以达到止血的目的,随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血压、皮肤、脉搏等,对其进行适当的补液与给氧治疗。对于大血管出现损伤并难以进行止血处理的患者,需立刻进行颈外动脉结扎手术,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同时在患者得到充分止血处理与身体各项体征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手术清创处理。在进行清创缝合处理的时候,需注意将 患者患处仍具有活力的软组织尽可能的保留下来,从而使患者的颌面部能够恢复至正常形态[3]。

1.2.2患者软组织的清创缝合处理步骤:①准备阶段:首先将患者患处周围的毛发进行剃除,随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毛发剔 除处的皮肤进行清洗,②伤口的清洁处理:由于患者创口处的皮肤与损伤组织存在着数量庞大的细菌群,为了避免患者患处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因此在其处于麻醉状态的时候,使用1.5%-3%的双氧水或是专用消毒肥皂水对患者创伤处进行冲洗,直至将创伤处的血块与异物杂质;③彻底清创处理:在对患者创伤处进行冲洗消毒后,对其创伤处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在其创伤处铺上消毒巾进行清创处理,在进行清创处理时,医护人员需将患者患处仍具有活力的软组织尽可能的保留下来,从而使患者面部形态在术后得到最佳的恢复效果;④创口的缝合处理:在进行创口缝合处理之前,需对患者的创伤处进行止血处理,首先将与口腔或是鼻腔相通的患处进行关闭处理,随后对 患者的唇部、鼻部、眼睑、眉毛处 的皮肤以及耳郭撕裂处的创伤依次进行缝合,缝合时需注意解 剖标志的对齐,从而避免患者术后脸部出现显著的缝合瘢痕,以及防止因缝合问题造成脸部畸形与功能性障碍症。

1.2.3 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对与颌骨骨折,当前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复位与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复位:所谓复位是指在患者颌骨骨折的早期通过手法复位的方法将骨折处的骨骼恢复原位,若手法复位未达到预定治疗效果,那么可采用颌骨骨折牵引复位法进行治疗,其方法是在患者下颌骨折部位处安装分段牙弓板,随后在患者的上颌骨折部的牙列线上安装牙弓夹板,从而达到复位的目的,若牵引复位法与手法复位法均未能达到复位效果,那么则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复位的过程中,其切口的选择应以能够充分暴露患者手术视野的切口位置为首选,从而保证手术的最佳治疗效果。复位效果的主要评断标准,患者的上下颌牙齿咬合功能恢复正常。

2.结果

所选50例患者中,共有40例患者被治愈,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共有2例患者医治无效,本次治疗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治疗率分别为80%,16%,4%以及96%。

3.讨论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4],由于其在人体中处在暴露的位置,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突如其来的伤害,而下颌骨由于处在颜面的前下方,在颌面骨骨骼中体积又是最大的,一旦遭遇外力侵害,往往首先接触到地面或者其他物体,因此在颌面外伤中属于最为常见的受伤部位,鉴于颌面部独特的解剖结构以及生理功能,再加上现代社会中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外貌,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口颌面部处理时候,必须将有效伤口处理以及后期恢复情况看做是同等重要的两方面[5]。总结口腔颌面外伤处理的经验时认为,进行该部分急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起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伤情检查的时候,不单单需要进行常规的血压、呼吸、脉搏以及瞳孔观察,还应当全面的检查患者的脏器、四肢等,确定是否存在复合伤。在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被公认是处理颌面外伤,特别是严重颌面外伤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治疗过程中颌颈部肿胀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考虑使用地塞米松对水肿进行治疗,针对出血较多面导致休克状态的情况,积极必须将克服休克当做是重点,将抢救生命放置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至于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则需要将清创原则看做是金科玉律。

综上所述,做好抢救、清创缝合、杜绝漏诊,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选择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能够很好的保证口腔颌面外伤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麒.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9):121-122

[2]宁英杰.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76-77

[3]赖林锋.王一帆.口腔颌面外伤的处理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103-104

[4]熊战胜.口腔颌面外伤17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0):178-179

[5]李连科.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估[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3):93-94

论文作者:邹祝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与效果研究论文_邹祝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