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探索论文

基于区块链“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探索论文

基于区块链“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探索

孟沙沙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 130051)

摘 要: 老年教育是一项开创性的、探索性的事业,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的重大举措,本文尝试将区块链与老年教育相结合,依托区块链技术,顺应“市场化”、“社会化”的趋势,构建一种技术、政府、企业、社区、志愿者、老年人多主体支撑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线上老年教育平台,实现老年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共建网络,实现老年教育形式多元化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寻找高校老年教育发展的空间,建立老年教育多元化办学的体制;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高效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大力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试图建立“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生态,探索出一条基于区块链技术“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以期走出老龄困境。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养教用”模式;区块链

1 问题提出

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从世界范围看,现阶段中国老龄化并不算最严重的,但是,中国却占据了老龄化的两项世界冠军,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过两亿的国家,达到惊人的2.3亿人;二是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的国家,西方百年的老龄化进程,我们中国只用了区区18年,而且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从2020年到2050年这30年期间,中国老龄化进程可谓是“似高铁般的速度还在不断提速”,平均每8-9年便发生一个重大的转折与变化,7年之后,我国将跨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紧随13年后,进入了超级老龄化,如何能够让老年人有尊严的、从容的、幸福的老去?老年教育将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

2 国内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们除了“老有所养”,老年人还渴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他们需要更多精神慰藉,近几年我国老年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老年教育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2.1 对老年教育应对高度老龄化的意义认识不足

缺乏正确的养老理念,现在倡导“在学习中养老”的理念,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老年人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习充实老年生活。然而,传统的养老观念依然存在,许多人认为,安度晚年的生活不包括需要付出辛劳的学习。因此,即使有较多的老人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为的仅是休闲而已,能把学习作为应对老龄化的积极行为的老人位数不多。

2.2 社会提供的学习服务尚未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目前,从老年教育的管理现状看,教育部门、文化部门虽有涉及老年教育管理与服务,但并非其主业,推动老年教育的动力、支持力不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相当广泛,年龄、性别、文化层次、个人经历、家庭境况等等,使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目前各类老年教育活动的内容大多侧重在休闲娱乐。面对着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现有的老年教育已无法满足老年人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离“着力建设市民家门口的老年学习场所”还有一定差距。

2.3 教育资源还须挖潜增源

作为老年教育专业部门的老年学校,由于受设施、师资等限制,每年招生时都会有“爆棚”出现,老年大学一位难求。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的缺乏,造成了老年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较大的屏障,制约了老年教育的开拓前行。

3 基于区块链技术“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思考

3.1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介绍

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为国内的教育领域带来新机遇和新突破。区块链是技术,而非产品,区块链的诞生和发展,解决传统教育和互联网教育的难题。以往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没有信息化,缺乏对教育资源的统一平台管理,引流困难、推广不畅、应用不够,不利于学习和分享;已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较为分散,未形成体系化;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学员学习需求强烈,但当地优秀师资很有限,“区块链+教育”,让教育插上区块链的“翅膀”,整合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更少的成本享受更好的教育。

鼓励和提倡师资力量雄厚的高等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尤其是文化美术艺术师资团队过硬的大学举办老年大学,比如艺术学院、师范大学等,可以将自己学校退休的职工和职工家属纳入到老年学员中,是民生福祉的体现,可以将老年大学设置成为高校的二级学院,更名为“老年教育学院”,这样做,既提高了高校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又充分利用了高校教育资源,大大的提高了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圆了很多青年时期没上大学学习的老年人的梦。

3.2 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线上老年教育平台,实现老年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积极宣传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老年教育事业,将闲置的社会资源有效利用,通过政策扶持、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的将各类文化教育资源与老年教育结合,建立共融共享的资源网络,大力支持和鼓励职业院校、教育机构、社工组织、文化馆、少年宫参与、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构建并尽早形成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社会教育互为补充的老年教育格局。

根据近日签署的一份合同,法马通公司(Framatome)将为美国安特吉公司(Entergy)阿肯色核电一期1号机组提供使用了铬涂层包壳的燃料棒。

3.3 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共建网络,实现老年教育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探索“区块链技术+老年教育”将能有效解决传统老年教育行业痛点,实现老年教育产业数字化,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具有共享、公开、优质的平台,这个老年教育平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以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相通,同时,这个平台上的数据可以为政府、用人企业提供决策和交换。平台引入“学分币”,学分币与平时成绩挂钩,社会上的教育机构或者学校加入到区块链平台建设中后,“学分币”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积累,老年学员可以实现跨平台使用,可以用学分币购买更多优质的收费学习资源。老年学员个人数字档案、学习成绩、获奖证书、社会实践都可以上传到系统,可以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区块链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实现跨平台、跨国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提供效率,未来在线上教育应用场景中,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使线上教育达到线下教育的目的。“学分币”的引入实现多个教育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大调动师生积极性,同时也成为老年教育平台与其他高校、教育机构资源沟通和相互借鉴的桥梁,真正实现教育的去中心化。由此可见,区块链和老年教育的有机结合破解了传统优秀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师资缺乏的的难题。

人文精神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对教学内容的实践以及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带动。这需要初中政治教师不断努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凸显人文精神,必将促进初中政治教学的全面发展。

3.4 寻找高校老年教育发展的空间,建立老年教育多元化办学的体制

对应上述处理能力的水力旋流器,考虑满足每小时处理能力的同时,还有剩余的旋流器处于休息轮换状态,因此对于内径为250 mm的水力旋流器,总共配置14台来进行尾矿坝的放矿堆积工作。目前,曙光金铜矿二期尾矿库尾矿日排放量达到了设计要求,且堆筑的尾矿坝坝体稳定性良好,在渗透性、抗剪强度、抗震液化能力等方面均达到安全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安全系数高,因此旋流器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3.5 建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老年新课程体系,提高老年教育质量

老年教育应该突破传统授课内容体系,创新丰富老年教育载体和学习内容,老年教材内容建设应该倾向帮助老年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既要考虑兴趣实用,又要将文关怀教育和科学研究教育有机结合。增加开设老年心理学、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隔代教育等实用的学科,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的面对生老病死,人生价值、代际冲突等问题,鼓励健康老年人走出参加社会实践和继续工作,积极发挥老年人在社会科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度过一个精神世界丰美、生活从容的金色晚年。

3.6 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高效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大力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

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老年人再就业服务平台和老年人人才信息库,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就业培训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老年人再就业培训班,支持和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鼓励有专业技术的老年人延长工作年限,积极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继续贡献力量实现个人价值,真正做到学中有养,学有所用,用中有乐,真正实现“学养用”三位一体。

在完成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为了解教学效果和可行性,笔者对参加实验的201位学生进行实验后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访谈,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和学生作业情况,总结如下:

4 结束语

老年教育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需要各方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很有用”,不仅是民生大事,也是提振内需、扩大消费的好事,要像重视孩子教育一样,精心对待老年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在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试图提出将老年教育融合到养老生活的各个场景当中的老年教育模式,即“养教用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提倡积极的养老观念,老年教育应该被视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重视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并其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使老年人不但能够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能够“用”到老,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尊严与幸福感,实现“养、教、用”三位一体的老年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精神文化养老服务产业:老年教育供给困境及对策研究[J].郑新,韩伟,于维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04)

[2]从“老化”到“优化”——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思考与新路径[J].吴遵民,邓璐,黄家乐.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4)

[3]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互联网+”老年教育的路径选择[J].雷思睿.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基金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老年开放大学老年e学习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16G1013Q 主持人:孟沙沙);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重点课题:积极老龄化理念下“教育养老”的新视角:老年开放大学与养老跨界融合的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8C152 主持人:孟沙沙);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三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课题“在开放教育背景下教育养老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17-040Y主持人:孟沙沙);本研究论文成果得到国家开放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 孟沙沙(1984-),女,硕士,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老年教育及养老问题。

收稿日期: 2019年9月13日。

标签:;  ;  ;  ;  ;  

基于区块链“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