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评述论文_田明 吴国民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评述论文_田明 吴国民

摘要:本文首先定性分析我国民间金融相关研究热点问题,理清关于民间金融的界定问题、定价问题、作用问题以及存在机理问题,梳理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其次,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定量阐释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问题,对其进行相关评述,梳理总结民间金融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文章最后部分,就本文研究结果,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民间金融;研究热点评述

引言: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局域性金融危机不断,世界经济已逐步步入调整与过渡期,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增速回落,中国高经济增长时代已然过去,已逐步由高经济增长时代过渡到高质量经济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时期。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急需寻找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国家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层面提出这样的思路,从根本上明确了将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表明我国未来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将十分巨大,缺口相应较多,迫切需要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实现创新创造,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打通民间融资通道,充分释放民间资本固有活力,发挥民间资本经济新引擎作用。民间资本,由于其特有优势,在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正在发挥着其他资本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复苏转型的催化剂和助推力。一直以来,由于其历史原因,民间金融一直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或者正规金融边界,只是作为正规金融的一些可有可无的补充,发挥的效用不大,而且遭到很多政策法规的抑制、阻碍或者过分的监管,在挫折中缓慢前进。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矛盾越来越凸显: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空闲民间资本越来越多,急需寻找投资渠道,但由于监管或者政策法规抑制,投资较难;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所有制经济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越来越多,但由于传统金融的局限性,造成当下很多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显得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理清关于民间金融的界定问题、定价问题、作用问题以及存在机理问题,梳理总结前人有关研究成果,阐释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二、关于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的定性分析

1.关于民间金融的界定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民间金融的概念,已达成基本共识,通常认为民间金融是非正规金融,是一些没有被中央监管控制的金融活动的统称,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天使融资市场、企业社会集资、合会等等。但是,关于民间金融的概念,国内学界则众说纷纭,各有异同,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姜旭朝认为,没有经过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都属于民间金融范畴,但与正规金融不是并列关系。左柏云则认为,民间金融,是正式金融体制之外的,两者是并列关系,一起构成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全部。在此背景下,结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民间金融,是并列于正规金融的一种金融形式,其具有非正式金融的属性,有正规民间金融、非正规民间金融之分。正规民间金融,监管相对正规金融较少,例如农商银行。非正规民间金融,则基本不受监管,例如合法合规的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集资等。

2.关于民间金融的定价问题。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利率是反映资本价格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所以要研究民间金融的定价问题,就肯定离不开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问题,利率是民间金融的核心问题。以民间借贷为例,因为其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不同熟人,社会关系不一样,因此存在不同的信任程度,因而也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一般有零利率或低利率、中等利率、高利率三种形式。当前,对民间金融资本进行合理定价,是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的重点。

3.关于民间金融的作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学者对民间金融作用问题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我国经济现状,探究民间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提高的影响,对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将继续证明,民间金融,尤其是在农村,弥补了许多正规金融不足的地方,比如投资规模、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缓解了农村发展建设进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助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

4.关于民间金融的存在机理分析。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民间金融存在的一些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起来,主要得出了以下三种理论: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三、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1.数据来源。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以“民间金融”为检索词,选择收录期刊类别为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类别为 CSSCI 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经验和现实条件,选择时间跨度为 1993—2017年,搜集整理相关文献。

2.研究方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科学知识图谱法,一般而言,以知识域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揭示相关学科发展的进程和结构关系,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同时具有图和谱的性质,这个图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系列化的知识谱系。当前,高频关键词,作为反映相关学科研究热点的一种常用有效手段,它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关学科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

3.结论。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民间金融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年至1998年,这一时期,我国众多学者在外国研究的影响下,开始慢慢关注民间金融情况,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体制”这方面;第二阶段为1999年至2009年,这一时期,有关民间金融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正规金融”、“民营经济”、“主要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民营企业融资”、“农村”、“制度变迁”等诸多方面;第三阶段为2010至2016年,这一时期,有关研究逐渐减少,研究焦点集中在“民间借贷”和“民间资本”方面。

4.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未来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壮大,应该主要从制度建设和民间资本运用两方面着手,以提供民间金融,一定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源头抓起,使我国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阳光化。其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深化改革步伐,提供更加健全的发展环境。最后,尽快完成与大众创业、小微企业的接轨,正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各个行业。

四、小结

本文首先定性分析我国民间金融相关研究热点问题。其次,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定量阐释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问题,梳理总结民间金融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最后就研究结果,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致谢

本文受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语义Web技术在社群微筹金融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赞助,项目编号:BY2016065-05。

参考文献:

[1]盖凯程,于平.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评述[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32(02):56-61+68.

[2]陈锋,董旭操.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2004 ,( 9) : 32 ~ 36.

论文作者:田明 吴国民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民间金融研究热点评述论文_田明 吴国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