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几点方法论文_栾秀丽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几点方法论文_栾秀丽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直机关幼儿园 261041

一、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爱应该作为前提。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更加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都要求自己尽快地熟悉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等,同时用真诚的爱心,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语言去感染孩子。对于小、中、大三个层次的幼儿在方法上有所不同。比如对小班幼儿,适宜多用肢体语言,如摸一摸、抱一抱、拉拉手等来传达爱意,让孩子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关心,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到了中、大班,则适宜多用表情、语言去感染孩子,一句真心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幼儿感受到你的爱。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使教育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展开。

二、对班级幼儿进行全面了解,常规教育要日常抓。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全面地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才能结合幼儿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是很广泛的,它包括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我们知道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还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常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要改变班规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三、重视师生关系,做幼儿的好朋友。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就教育功能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当今教育中,这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表率。在幼儿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之一,最重要的是要作为幼儿的朋友,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这样良好的班级氛围就慢慢地形成了。其次,教师对待幼儿要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幼儿谈心聊天,成为幼儿最忠实的听众。

四、进行角色转换,人人参与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传统观念中,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孩子及家长只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但是,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管理时教师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

五、班主任要带头树立为家长、幼儿服务,为班级服务,为幼儿园服务的意识。

班主任一方面是班级领导之一,另一方面又是幼儿园一个普通教师,对班级工作要有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风,影响同班的老师、保育员热情服务于幼儿和家长,要让本班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让家长感到满意。只有树立了这种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发扬民主,让每一位幼儿和老师能够当家作主,真正地做到师生共创良好的班级环境;才能建立平等的、融洽的、亲切的、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让师生感觉到班级家庭的温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六、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

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要充当好双重角色。

首先,作好本班教师的领头人,要带领大家一起做好本班的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使大家一直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团结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家长来了,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增进家园之间的互相了解;对发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首当其冲、身体力行地解决,而非将责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该放手时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让大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让每一位老师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谁的意见合理采用谁的,不要唯我独尊,不要高高在上;鼓励同班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合作关系。其次,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带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既要做好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作,又要认真承担学科教学工作,与本班教师一道,共同履行好教育管理的职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论文作者:栾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几点方法论文_栾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