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论文_陈宗春

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论文_陈宗春

(国网福建龙岩市永定区供电有限公司 364100)

摘要:对于整个的电网来说,变电运行是电网安全的基石,它立足于供电系统电网安全的最前方,把握着电能的进出口关,因此构筑一道道坚强的安全电网防线,更是重中之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必需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培养合格的运行人员。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是全面完成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积极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安全管理

前言

变电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操作正确、维护与管理合理是确保变电运行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变电运行过程中,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操作复杂,设备维护点分散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变电设备维护有事无法有效展开,从而影响了变电设备的使用年限,为变电设备本身留下了安全隐患。当然,与客观条件相呼应的,变电检修维护人员维护操作不当,也是造成变电运行故障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变电维护人员来说,规范化的操作步骤与科学化的故常排除手法,对其工作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依据故障现象,科学实施变电运行故障排除

1 . 1 线路跳闸故障现象

在变电运行服务实践中,如果发生供电线路的跳闸现象,我们应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展开故障情况的详细检查,可依据回路保护图确定故障线路的范围所在。科学的检查流程应首先从线路的CT开始一直至线路的出口。倘若在该线路范围内没有发现异常现象,那么我们便将检查重点放在跳闸开关的环节部位,例如检查消弧线圈、开关的有效位置及三相接触拐臂的指示器运行状态等。当设备的开关采用弹簧机构组建时,我们还应对弹簧的储能项目进行必要检查,检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范围。而倘若开关采用电磁机构设置,则要对其动力系统的保险接触状态作详细的检查。当系统开关采用液压机构组建时,则应对其压力状态进行全面核查。当完成上述逐项的检查进程后,如果没有任何异常状况,那么我们则可充分确定变电运行的线路已趋于正常,在确定系统保护信号已归复原位后,即可实施送电操作,使线路系统恢复正常的连续运行状态。

1 . 2 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故障现象

引起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故障现象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致可分为母线故障引发的跳闸、误动开关故障跳闸及越级跳闸等。可针对二次侧及一次设备进行深入检查来发掘引发变低压开关跳闸现象的根本原因。首先可通过对保护动作状态的检查衡量及对变电设备的深入检查判定主变低压侧产生的过流保护动作。在保护实践检查中,我们不应忽略对主变的检查及对线路实施必要的保护性检查。倘若发现只在变低压侧产生了过流保护动作,那么可以初步判定故障很可能出现在母线或其他线路中。倘若在主变低压侧出现了过流保护动作,同时又伴随着线路的保护动作发生,且线路的开关没有发生跳闸现象,那么我们则可以确定是线路的部位出现了故障。倘若在检查中发生了没有保护掉牌的开关跳闸现象,我们则还需对开关进行进一步的跳闸情况检查。

1 . 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现象

三侧开关跳闸现象多由以下几种因素引发,即由主变内部的故障引起跳闸现象、由主变差动区及低压侧产生过流保护引发故障、在故障侧由开关的拒动造成的越级故障现象、由主变低压侧因母线故障连接引发的跳闸、在本线路中产生的保护拒动或因保护动作正常而开关动作拒动等引发的故障。面对这些复杂因素,我们只有通过对完备的一次设备检查及保护掉牌环节开展详细的故障原因分析才能最终找到正确答案。例如当检查中发现产生瓦斯保护动作时,则可判定是二次回路出现了故障或变压器内部产生了不良状况,因此应对这两个部位展开详细的检查。倘若发生差动保护,那么应进一步对主变三侧的CT间进行详细的检查。而如果以上两种动作同时发生,则能判定为变压器的内部发生故障,应进行必要的维修并迅速排除故障,以免造成变电运行的中断。

2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2.1 安全管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对于安全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1因为变电站的设备型号、运行时间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对变电站的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但分析完后,要及时对于发现的每一隐患进行分析和查找,采取预防措施,并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和跟踪,以便有效地防止值班员在处理异常时因惊慌失措而发生事故。

2.1.2根据统计,运行人员比较容易发生的责任事故主要是误操作,所以每一个运行人员在操作前都要思考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并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写在操作票上,作为操作提示。

2.1.3安全的管理要体现“人性化”,制定的操作规程要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制度制定出来是要被执行的,而不是摆着比谁说的话多的。比如在一、二次设备的关键点等部位制作一些明显警示标语,不断地提醒每一个操作设备人员,在开始动手操作前再核对一次操作部位,操作中想清操作程序。这种在工作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安全提示应该可以降低误操作的几率。“ 人性化”的管理还体现在领导、干部要不时地同职工谈心,通过谈话,对于职工的身体状况、思想情绪、安全行为、技术水平、动手能力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出现不安全因素。人性化管理的目的不是否决了“制度管人”,而是让领导者向职工表达出重视安全的意愿。

2.2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从出厂到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因此,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2.2.1 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

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 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 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

2.2.2 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

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 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对缺陷进行跟踪监视,掌握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视,及早预见缺陷、及时消除缺陷;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恢复其健康水平。

2. 3 加强变电操作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

变电操作员是保证变电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变电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变电操作员在执行中发生错误判断而引起误操作、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误动或拒动,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人员操误操作是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引起错误操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等。

结束语

总之,电力系统故障一旦出现,那么其破坏的将是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电力系统出现瓦解的全面影响,造成的是整套系统复杂的故障。因此在目前的故障现象处理和预防的过程中,人们将工作重点放在对电力系统故障的预防和管理之中,进而做到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要求,确保供电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方震. 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解决措施[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12)

[2] 席浩鹏. 刍议变电运行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0)

[3] 张安. 变电运行的故障及其排除措施探讨[J]. 低碳世界. 2017(06)

[4] 孙锦. 如何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 低碳世界. 2017(06)

论文作者:陈宗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论文_陈宗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