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二十年之旅_高考论文

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二十年之旅_高考论文

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二十年巡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上海论文,命题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高考,作文题分量最重,分值最高,最受社会关注。试题出台,媒体炒作,舆论纷纷,学界争议,余波难以平息。这并不奇怪。作文能力是学生生活视野、思想水平、知识积累、写作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换言之,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体现,而作文命题则能直接引发或限制学生作文能力的发挥。好的作文题,给学生拓开联想的天地,有助于调动生活和知识储存,为他们施展写作才能提供宽广的舞台;差的作文题,或抑制学生的思维,或引发不了写作的情绪,难以使学生真正展现已经具备的写作能力。高考作文题承载高分值,直面升大学的高三学子,又给高中写作教学以直接的影响,其质量之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上海自1985年接手“高考指挥棒”,迄今已整20年。弹指一挥间,诞生了20个大作文题目。按年份排列,我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至1990年。这期间的作文题依次是:“参加成语‘知足常乐’的讨论”(1985年);“2000年回母校”(1986年);“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1987年);“清流与活源”(1988年);“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1989年);“时间啊,时间”(1990年)。

综观6个作文题,要求表达的内容能结合考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但难易程度差异大,跳跃性大,题与题之间的关联性差,是这一阶段作文题的总体特征。从写讨论稿到写记叙文,又转向议论文,又换写比喻类比文章,紧接着是夹叙夹议,再写带有抒情性的文章,用“稳中有变”的命题思想来衡量,“变”得过猛,“稳”则难以体现。几乎是一年一种文体要求,虽说并未“离谱”,但给高三的写作教学也带来某种“不稳定”;学生需操练多种“武艺”,实际上也压抑了他们的长处,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作文才能;而其中“清流与活源”一题,应该说是有思考价值的,但审题难度偏高,而且有朱熹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前,难免有“为圣人立言”之嫌,于是当年试卷中不乏两种“极端”:一类卷大多引诗入题,喻事说理,四类卷则都引“水”说“水”,就事论事,二者差距悬殊。紧接着的“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一题义显得平庸,说重在“思考”,实际上题目本身思考价值有限,考生生活范围狭隘,思考的内容大都离不开学习、友谊、师生情之类,能拓展到爱国、社会实践、人生价值的思考颇为寥寥,由于缺乏“思考的载体”,于是出现为了“思考”而编造“中学生活”的文章。

总体来说,第一阶段的作文题视野不宽,较为散乱,反映了命题者接手“指挥棒”的准备不足。比较出色的作文题应推“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这个“以史为鉴”的作文题构思颇巧,可说是命题者的匠心独运之作。当年语文考试正是7月7日,而50年前的7月7日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可惜的是,命题者的“超前思维”忽略了一点:当年7月1日开始,全国报纸大量刊登了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的纪念文章,等于报刊天天在公布高考作文的“答案”,对有报可读的考生无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这是“智者千虑”的“一失”,而这“一失”也就关系到考试的“公平性”。从高考作文命题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而言,这一疏漏也许颇值得我们咀嚼。

第二阶段:1991年至1996年。这期间的作文题依次是:“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1991年);“遥望星空”(1992年);“机遇”(1993年);“父辈”(1994年);“责任”(1995年);“我的财富”(1996年)。

同第一阶段的“跳跃性”对比,上述作文题明显突出了继承性和稳定性。前两题从文体看,都包含了夹叙夹议的要求,接下去三题,都是两个字的词语,也都可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如此高度的“稳定”,一方面确实有利于教学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作文训练的“模式化”,滋长了“猜题”“押题”之风。尤其是继“机遇”“父辈”之后又出的“责任”一题,已早成为一些教师的“囊中之物”。有人调侃:字典上词语成千上万,作文题出到何年何月?而就“责任”来说,质量也明显下滑,中学生未踏上社会,立业成家,对“责任”的理解浮于表层,多数考生局限于学习求知,于是试卷充斥“做难题”的内容,能放眼社会的,也只是选择当时报刊褒贬的材料,“唱唱孔繁森,骂骂王宝森”而已。命题本身脱离了中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实际,无从调动他们的积累,由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表达真情实感,而只能不得已地人为拔高立意,于是选材的“千人一面”,选材与立意之间的背离,在试卷中比比皆是。可以说,“责任”一题是为追求表面稳定而对学生实际缺乏考虑的下乘之作。也许出于当年学界的批评,1996年作文命题增加了两个字,但拿“我的财富”这样的题目作为高考作文题,实在是降格以求。它混同了中考和高考的区别,题目既缺乏思维容量,又缺乏文化含量,不少考生胡编了一个“珍藏”的故事,也可混个高分;而由此导向的高三写作教学,则要求考生关注起“身边琐事”。“小家子气”的作文题限制了师生的眼光,它无助于文化的积累和思维的拓展,一时间,不少学校的高三作文教学与初三作文教学已无二致,命题指挥棒的失当,直接导向了教学要求的滑坡。

其实,第二阶段有极为出色的作文题:“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这道作文题妙在关键词“同一”,“同一块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引发的观念碰撞,能显示考生联想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当年不少作文选材丰富多彩,思考颇见深度,诸如探究产生“贫富”的根子,羡慕“假洋鬼子”的渊源等等,无不触及社会时弊,剖析世象心态,一股思考、参与和评价生活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的差距也明显地凸现出来。可惜,命题未能沿着这一思路而最终滑向了“身边琐事”。令人欣喜的是,“责任”和“我的财富”引发的反思,终究还是拉开了高考作文命题导向改革的大幕。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作文题依次是:“我看课外阅读”(1997年);“评论日本电影《自尊——命运的瞬间》,要求自拟正题,副题为 ‘读报有感”’(1998年);“‘回声’的启示”(1999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谈设想”(2000年);“对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2001年);“面对大海”(2002年);“杂”(2003年);“忙”(2004年)。

这一阶段的命题走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跳出了“我的财富”局限的自我生活圈子,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入了作文命题的视野。命题者精心择取了值得考生思考的社会“热点”问题,诸如要求对课外阅读现状发表看法,要求对一部否认侵略历史的日本电影进行评论,要求从自然界的“回声”感悟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要求为万众瞩目的世博会确立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对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表达见解,要求围绕现代人生活特征之一的“忙”表述感受等;同时,设计了能引发某些哲理思考的作文题,例如“面对大海”能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杂”能引发对自然界或社会生活某些领域的哲理思考等。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作文命题,视野拓宽了,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意识增强了,检验考生作文的优劣,除了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之外,评判世事的能力,关注社会、关心人类的思想境界成了重要内容。跳出表现琐碎小事的圈子,要求放眼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和自然生态环境,已成为这一阶段高考作文命题的新特点。

显然,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改革有着鲜明的导向性。它强化了写作的社会功能,即便宣泄情感,也不再囿于“个人”的范畴;它改变了“小家子气”的作文状态,强调对生活有理性思考和真知灼见的文字;它提倡写比较“大气”的作文,而“大气”并非“大话”,注重的是言之有物,能看出作者评判世事的眼光和文章蕴涵的思想容量;这对一部分视野狭窄、不善思考、思想较为闭塞的考生来说,确实是颇见难度的。

这一阶段的作文题型也发生了变革,出现了“话题作文”的形式。8个作文题中,3题是材料作文(1997年、1998年、1999年,其中1999年是附材料的比喻类比型作文题),2002年的“面对大海”是命题作文,其余一半均为话题作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话题作文提供了较材料作文更宽的写作角度,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说2000年“世博会主题”和2001年的“对文化遗产的思考”两题在表达方式上尚有议论的限制外,2003年的“杂”、2004年的“忙”采用的表达方式尽可自由选择,更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此外,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要求写1000字,比1999年增加了200字,增加字数,显然便于考生直接面对“大气”的作文题能畅所欲言,能写出一点深度来。同命题蕴含的要求是“配套”的。

这一阶段的作文命题突出了同社会生活的联系,要求考生参与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导向是鲜明的。一些作文题目,考生感到很难,佳作不多,如“评论一部日本电影”“世博会主题”“文化遗产思考”三题,依我看,问题不在题目本身,而在于考生对这些应该关心的事物内容关心甚少,更少思考,也反映了我们作文教学的视野不宽。课堂连接着社会,作文教学应注入时代的活水,高考作文导向关注社会生活,确实也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何适应和改革的思考。此外,一部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下也是造成作文失败的重要原因。上述三道作文题都附有较长的材料,但考生抓不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如评论《自尊——命运的瞬间》,所附材料有编导者“激烈鼓吹‘太平洋战争是民族解放之战’的谬论”一句,考生如能抓住便会懂得“批驳谬论”是作文的主调;“世博会主题”中有“谈谈你的设想”的要求,即如何办好这届世博会,如何实现自己提出的主题,这是文章的重点,因为有创意的“设想”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可惜不少考生读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对“文化遗产的思考”一题,一些考生未能正确理解题意,以致选错了表达方式,写成了游记之类的文章。阅读理解是作文的基础,有文化含量、能引发思考的作文题,阅读要求不会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说,2004年的“忙”较之2003年的“杂”,在文化含量上有了退步,这样浅显的题目容易滑向写“身边琐事”,当然,由“小”见“大”,能从“琐事”中见出社会问题包括教育问题,不失为一篇有深度的佳作,但由于题目本身缺乏阅读思考的“含金量”,容易误导考生草率下笔,选材琐碎的弊病也就相当普遍;而对一些表现了真情实感的“个人读书忙”的作文,在评价上又极易产生分歧,文章思想内容的评判标准也势必较难把握。此外,2002年的“面对大海”和1992年的“遥望星空”题意相似,因为“星空”和“大海”有其共同的特征,如抒写人生理想也就难免类似了。题目的纵向比较是不应忽视的。

二十年的作文命题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这条路还难有尽头。有考试,就有命题。语文高考离不开作文,因此,分析命题的得失有其重要的意义。自然,评价作文题也会见仁见智,在我看来:近八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导向正确,成绩突出,凝聚了众多命题者的智慧和心血,但有着潜在的危机感。作文题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特别的“亮点”,我想,能面向生活,“点亮”广大考生的思维火种,调动他们的已有积累,激活他们的写作才情,应是出色的作文题必备的条件。

标签:;  ;  

上海高考作文命题二十年之旅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