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人口学变量分析与问卷调查_抽样分布论文

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释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学论文,职教论文,变量论文,问卷论文,生活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08-07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我国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组完成了中高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的编制,在实测前后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在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中职教师问卷1408份,高职教师问卷1398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为1379份和1268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94%和90.70%。现就两类教师群体的人口学变量、两份问卷实测前后信效度检验水平作以分析。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分析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分析

      1.抽样对象区域分布简析。抽样对象区域覆盖了我国七大地理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包括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华北(京、津、冀、晋)抽样258份,占18.71%;在华东(沪、苏、浙、皖、闽、赣、鲁)抽样639份,占46.34%;在华中(豫、鄂、湘)抽样11份,占0.80%;在华南(粤、桂)抽样162份,占11.75%;在西南(渝、蜀、黔、滇)抽样54份,占3.91%;在西北(陕、甘、宁、新)抽样11份,占0.80%;在东北(黑、吉、辽)抽样244份,占17.69%(见图1)。可见,抽样对象覆盖面具有广泛性,能够反映当代我国中职教师的现实状况。

      

      图1 抽样对象区域分布图

      

      图2 抽样学校类别、等级分布图

      2.抽样学校类别、等级分布简析。课题组对中职学校的主体(中专、职高、技校)的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其中,中专专业课教师占55.62%、职高专业课教师占37.27%、技校专业课教师占7.11%。由于中职学校办学水平不同可将中职学校划分为国家级、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分别占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的48.80%、33.14%和18.06%,抽样调查能够反映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类别、等级分布见图2。

      3.抽样对象性别、年龄、教龄分布简析。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男女比例分别为40.46%和59.54%,女性教师略高于男性教师,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不同性别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性别分布见图3。

      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占20.81%,31岁-40岁占47.71%,41岁-50岁占26.69%,50岁以上占4.79%。按年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31岁-40岁、41岁-50岁、30岁以下、50岁以上。抽样对象覆盖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各个年龄段。因此,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各个年龄段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见图4。

      

      图3 抽样对象性别分布图

      

      图4 抽样对象年龄分布图

      

      图5 抽样对象教龄分布图

      

      图6 抽样对象学历、职称分布图

      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教龄分布为:1-3年教龄占9.50%,4-6年教龄占12.11%,7-9年教龄占11.10%,10-14年教龄占21.47%,15-19年教龄占20.88%。按教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20年以上、10-14年、15-19年、4-6年、7-9年、1-3年。专业课教师中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占67.29%,拥有20年以上教龄占24.94%。可见,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群体具有较长时间的职业生涯经历形成了较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必然有深切的体会,也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抽样对象教龄分布见图5。

      4.抽样对象学历、职称状况简析。抽样对象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以下学历的分别占18.85%、76.65%、3.92%和0.58%,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5.50%,抽样对象学历层次结构与中职学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结构相符,抽样对象学历分布如图6(左)所示。抽样对象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分别占27.56%、49.53%和22.91%,抽样对象职称分布如图6(右)所示。本次抽样调查覆盖了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专业课教师,能够反映出不同学历和职称专业课教师的意愿。

      5.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状况简析。抽样对象中,持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的占87.38%,可见,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持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分布如图7(左)所示。

      抽样对象中,双师型教师占65.63%,这说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抽样对象双师型教师分布如图7(右)所示。

      (二)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研究工具及问卷检验分析

      1.前测研究工具及问卷检验分析。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为研究者自编的《中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因此,需要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者选取了中职学校国培班61名专业课教师进行前测,剔除无效问卷8份,问卷有效率为86.89%。经过高低分组分析,最后保留了50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专业实践活动、职教理论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继续教育专业学习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94、0.91、0.94、0.91,均达到了0.90以上,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前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1所示:

      

      图7 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分布图

      

      从表1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表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均有显著相关,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题对量表所测的内容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5、0.54、0.72、0.72、0.72,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后测问卷检验分析。经前测分析得到五个自我评价维度.维度一由1.6.14.15.21.30.31.32.37.38.43.48构成;维度二由2.7.13.16.29.33.39.44.47.49构成;维度三由3.8.12.17.23.28.34.40构成;维度四由4.9.11.18.22.24.26.27.40.41.45.50构成;维度五由10.19.20.25.36.42.46构成。该量表为五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其中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3、0.85、0.90、0.90,均达到了0.85以上,可以看出后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后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即显著水平较高,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3、0.67、0.63、0.57、0.76,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后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图8 抽样对象区域分布图

      二、高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分析

      (一)高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分析

      1.抽样对象区域分布简析。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问卷在我国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地理区域展开,在华北地区北京市抽样266份,占20.98%,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抽样448份,占35.33%,在华东地区共抽样517份,其中江苏省抽样286份,占22.55%,山东省抽样231份,占18.22%,在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抽样37份,占2.92%。高职专业课教师问卷抽样对象的覆盖面比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当代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抽样对象区域分布如图8所示。

      2.抽样学校性质与等级分布简析。课题组对不同办学性质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调查。其中,企办校抽样问卷13份,占1.03%,民办校抽样问卷109份,占8.60%,国办校抽样问卷1146份,占90.37%,显然国办高职院校占主体。国家级、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分别占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的27.52%、26.74%和45.74%。抽样调查能够反映不同性质、不同等级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性质、等级分布如图9所示。

      

      图9 抽样学校性质、等级分布图

      

      图10 抽样对象性别分布图

      

      图11 抽样对象年龄分布图

      

      图12 抽样对象教龄分布图

      3.抽样对象性别、年龄、教龄分布简析。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男女比例分别为37.85%和62.15%,女性教师高于男性教师,能够反映不同性别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性别分布如图10所示。

      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占12.78%,31岁-40岁占50.39%,41岁-50岁占30.76%,50岁以上占6.07%。按年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31岁-40岁、41岁-50岁、30岁以下、50岁以上。抽样对象覆盖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各个年龄段,因此,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观点。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如图11所示。

      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教龄分布为,1-3年教龄占8.04%,4-6年教龄占11.67%,7-9年教龄占17.04%,10-14年教龄占22.00%,15-19年教龄占13.57%,按教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20年以上、10-14年、7-9年、15-19年、4-6年、1-3年,专业课教师中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占63.25%,拥有20年以上教龄占27.68%。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具有较长时间的专业工作生活经历,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自身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的优劣必然有深切的感知,也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抽样对象教龄分布如图12所示。

      4.抽样对象学历、职称状况简析。抽样对象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以下学历的分别占50.39%、46.61%、3.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7.00%,抽样对象学历层次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结构相符,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学历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学历分布如图13(左)所示。

      抽样对象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分别占36.91%、50.16%和12.93%,抽样调查覆盖了各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职称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职称分布如图13(右)所示。

      5.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状况简析。抽样对象中,持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的占89.83%,可见,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持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分布如图14(左)所示。

      抽样对象中,双师型教师占59.31%,这说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抽样对象双师型教师分布如图14(右)所示。

      (二)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研究工具及问卷分析

      1.前测研究工具及问卷分析。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为研究者自编的《高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因此,需要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者选取了某高职学院99名专业课教师进行了前测,剔除无效问卷10份,问卷有效率为89.89%。经过高低分组分析最后保留了50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专业实践活动、职教理论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继续教育专业学习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6、0.93、0.95、0.95,均达到了0.92以上,可以看出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前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3所示。

      

      图13 抽样对象学历、职称分布图

      

      图14 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分布图表3前测维度题总相关分析表

      

      从表3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表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58、0.77、0.72、0.65、0.82,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后测问卷检验分析。经前测分析得到五个自我评价维度,维度一由2.9.10.16.17.23.29.30.36.42.47.49构成;维度二由1.3.11.18.24.31.37.43.48.50构成;维度三由4.12.19.25.27.32.38.44构成;维度四由5.6.13.14.20.21.26.33.34.39.40.45构成;维度五由8.15.22.28.35.41.43.46构成。该量表为五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本研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其中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0、0.91、0.92、0.88,均达到了0.88以上,可见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后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即显著水平较高,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7、0.62、0.74、0.58、0.67,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后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综上所述,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新要求,我国职教教师队伍正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但在其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破解。对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实施抽样调查,则是发现现存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对问卷人口学变量因素的调查,是获得抽样对象区域分布及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结构等信息的有效路径,对问卷人口学变量数据的分析,是反映抽样对象现状的有效方法,这种调查与分析克服了职教师队伍研究过程中的主观臆想与主观判断。对前测与后测问卷五个纬度内部一致性的检验,提高了问卷的信度,使测量结果具有了可靠性。对前测与后测问卷五个纬度题总相关分析,提高了问卷结构效度,使测量结果具有了正确性。问卷信效度的检验减少了问卷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了问卷内容的科学性。

标签:;  ;  ;  ;  ;  ;  ;  ;  

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人口学变量分析与问卷调查_抽样分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