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在儿童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论文_赵彬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沧州市 061000

【摘 要】目的 探讨重要熏洗在儿童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的儿童患者共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继续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于术后对患儿损伤部位进行重要熏洗,2次/d,1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两组患儿骨折恢复达到临床标准的时间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恢复时间为6.7~12.3周,平均时间(8.1±2.4)周;观察组恢复时间为4.6~8.5周,平均时间为(6.2±1.7)周。对照组肢体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69.86%,观察组为90.41%,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熏洗在儿童四肢骨折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损伤部位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促进骨折恢复。

【关键词】四肢骨折;中药熏洗;儿童

四肢骨折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骨折部位出血,周围组织损伤以及术后长时间患肢制动,会造成损伤部位的粘连、挛缩,甚至肢体功能障碍[1]。现代医学主要是骨折闭合或切开复位后用石膏、支具、钢板、克氏针、弹性髓内钉、外固定支架等方法来治疗,对于儿童来说创伤较大且会队儿童骨骼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药熏洗是利用对症药物煎熬后释放的蒸汽来熏蒸、敷洗损伤部位,通过体表温度和中药药效的双重作用,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进而发挥消肿止痛、强筋健体的功效[2]。本文就儿童四肢骨折应用中药熏洗的疗效进行探讨,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的儿童患者共146例,其中男89例,女57例;年龄3.4~16岁,平均年龄(8.2±4.5)岁;受伤原因:摔伤58例,车祸伤51例,坠落伤21例,其他损伤16例;骨折部位:股骨骨折60例,胫骨骨折41例,肱骨骨折19例,尺挠骨骨折26例;所有患儿均为闭合性骨折,就诊时间均为1周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组研究资料获得医院伦理部门认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支持治疗,包括疼痛护理、药物应用及环境管理,择期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以及骨折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继续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2周拆线,1个月后复查X线片检查,指导患儿进行自主功能锻炼,促进损伤部位肌肉收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于术后对患儿损伤部位进行重要熏洗,方药组成:当归15g、桃仁12g、红花12g、防风12g、草乌12g、透骨草12g、松节12g、落得打18g、桂枝10g、乳香12g、制乳没8g、寻骨风18g、刘寄奴12g、五加皮25g、樟脑粒12g、开金锁35g、伸筋草12g。将上述药物加3L清水浸泡半小时后煮沸,火势先武后文。熬好后将药渣滤出,药液倒入熏洗盆,置于患儿损伤部位下,用浴巾将患肢和浴盆包裹,持续熏蒸15~20min,待药液温度下降到42℃左右可以直接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浸泡过程中帮助患儿按摩,促进药物吸收。2次/d,1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骨折达到临床标准的时间;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软组织肿胀明显消退,肌力恢复程度为Ⅴ级,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活动不会出现疼痛;良:软组织肿胀基本消退,肌力恢复程度未Ⅳ~Ⅴ级,关节活动度恢复70%~80%,活动时稍有疼痛;差:软组织肿胀无明显消退,肌力恢复Ⅲ级或不足Ⅲ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不足50%,活动时疼痛明显,不能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有效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恢复时间为6.7~12.3周,平均时间(8.1±2.4)周;观察组恢复时间为4.6~8.5周,平均时间为(6.2±1.7)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详见表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3.讨论

儿童骨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儿童骨骼由于正处于发育期,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且骨质多孔、骨膜肥大,因此骨折后自行愈合塑形能力较强[3]。但如果骨折发生在关节附近,尤其是伤及生长板,通常都需要通过手术复位以及术后长时间的肢体功能锻炼。中医认为骨折后筋骨受损,导致患肢气血运行不通畅,经筋骨骼作用失常,或者术后恢复期需要长时间制动,容易造成软组织粘连,进而骨折部位气血不荣,日久不愈。本组药物中,红花、桃仁、当归、落得打、刘寄奴发挥活血逐淤之功效,淤血除则肿胀自消;防风、松节、透骨草、寻风骨、伸筋草、五加皮旨在通络散结;桂枝、乳香、制没药、草乌等药物破宿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相得益彰,有效地破除淤血,促进骨折愈合[4]。

中药熏洗帮助骨折愈合的机理在于:①药物煮沸后的产生的热能作用于骨折部位,能够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和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利于消除水肿;②产生的热量可以缓解神经和肌肉紧张,有效避免痉挛和镇痛;③促进汗液排出,提高血液浓度,促进渗出液吸收,有助于消退肿胀,减轻疼痛[5]。中药熏洗来促进患儿术后四肢骨折愈合,有着安全、实用、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各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对于物理治疗、康复治疗仪器设备不完善的中小型医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另外儿童患者在熏洗过程中也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防治出现烫伤或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洪雄.中药熏洗在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5).

[2]梅洪.中药熏洗在四肢关节内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实践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

[3]李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16):156-158.

[4]潘娜.中药熏洗在四肢关节内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家庭心理医生,2014(11):442-442.

[5]陈改萍.中药熏洗在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8):115-116.

论文作者:赵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中药熏洗在儿童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论文_赵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