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杜育华1,丁瑾2

(1.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2.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初中,湖北 武汉)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分析角度出发,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关系,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作用,叙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创业素质

在新时期环境下,尽管我国教育事业处在不断改革过程中,但是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旧处于初期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不高,缺少系统性的指导,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度较低,对此要深入探究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

一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况分析

(一)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分析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分别为创业素质、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从而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体现出当代社会大学生所具有的魅力和特色,从而实施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从本质角度出发,创业主要以创新为先导因素和基础,而创新主要以创业为载体进行有效表现,因此,在创业过程中要想保障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凭借创新的程度高低,同时,创新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通过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来掌控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价值所在,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人为本,从而给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

(二)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分析

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知识,通过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从而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因此,要高度重视理论教学,从而为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同时,专业化教育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为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基于专业化角度出发,并以此为起点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同时,整个过程中不能仅仅限制于专业教育,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多种专业技术和知识,从而为学生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综合来说,专业教育的拓展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作用分析

(一)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尽管我国教育事 业处在不断改革过程中,但是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旧处于初期阶段,高校中的部分学生和教职人员难以清楚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特征,其本质主要体现在创新方面,而主要的目的是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实施时间不长,高校中的管理人员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不高,缺少系统性的指导,同时,高校教职人员主要将经历花费在教育方面,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度较低,认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进行创业,所以,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往往将重心放在学生就业方面。其次,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场地、资金以及师资力量要求非常高,而部分应用型高校由于自身实力因素,导致其难以有效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仅仅能够采取单一的方式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2]

(二)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分析

首先,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通过吧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帮助学生脱离创业困境,缓解期自身的就业压力,促进其就业质量的提升。其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体现出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办学思路的进一步拓宽,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寻找具有特色和前途的发展之路,从而帮助应用型高校更好的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通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取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一) 对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

首先,在实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从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多层次的教育基础角度出发,并充分展现出课程体系优化、改革教学内容以及地区性经济发展特征,从而打造出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及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革新,横向和纵向联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文理知识,将实践教学有效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互动的多元化,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经验交流活动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范围,充分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其次,加强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学生规划专业化的学科计划,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其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实现其个性化发展。最后,要充分调动校园实践教学资源和专业课程资源,从而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5]

(二) 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从总体来看,现行水资源论证制度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相关规定为统领,以《办法》为主体,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和《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为重要补充,初步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框架。

由于没有保证工作液的清洁度,造成系统初期输入性污染。在输入介质清洁较差的情况中,组装支架液压系统,不仅配比效率降低,而且可能造成连接接口的尘埃较多。应防止技术人员违规使用清洁性较差的液压系统发生的污染。内部安装时,胶管连接时需清洁胶管,保证支架系统交管的清洁,千斤顶和立柱在系统接入前对油缸进行清洗,检查各个元件的清洁性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能接入系统中,例如在临时泵站上,可以通过安装进水和加油系统来进行过滤。

很多应用型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不高,针对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实践平台的投资力度不高,导致其实践平台有待完善,难以有效发挥实践教育的目的,而应用型高校在实践过程中,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旧处在理论教学和计划实施时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重视度较低,在校园认可度、社会创业环境、师资队伍以及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整个实践平台自身完善度不高,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导致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水平不高,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兴趣度不高,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4]

四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探究

(一) 加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力度

应用型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难以有效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其自身角度来分析,应用型高校在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过程中,由于难以清楚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难以有效平衡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依照实际情况来分析,很多应用型高校在讲座普及以及教育计划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其难以认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拥有技能的人才,同时要确保学生具有创业能力,有效融合独立人格和学术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压力训练、人际沟通以及面对挫折的训练,但是很多高校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一旦学生进入到社会当中,在面临相应的挫折后由于缺少对创业必备环境的认识,由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轻实践、重教育的教育制度限制,导致学生存在创新创业意识不成熟现象,难以有效发挥自身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3]

(二) 积极搭建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活动平台

应用型高校要加强对当地企业、政府的合作力度,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依照我国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所出台的政策,充分发挥孵化基地、大学生众创空间、校企合作项目的作用和优势,从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督促学生参与到道德教育、技能竞赛以及社团活动当中,从而有效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学校和当地政府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并且要同步强化学校市场分析功能和政策咨询服务功能,从而在学生创业过程中能够给予一定的监督、指导和帮助,从而为其提供有效的动力和保障。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从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多层次的教育基础角度出发,对及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革新,将实践教学有效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加强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加强教师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提升,开展不同并形式的实地培训和对外交流活动,充分调动校园实践教学资源和专业课程资源,从而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小时候,佳佳(化名)的身高就一直高于同龄人,但近两年,却像是停止了生长,个子被同龄人甩开了一大截。到医院经过骨龄检测,发现佳佳的骨龄已经达到了16岁,骨骺已接近闭合,几乎没有再长高的机会了,医生给她下了诊断:矮小症。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D].安徽大学,2017.

[2] 杨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J].大众文艺,2018,No.437(11):180-181.

[3] 安显楼.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三明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问卷调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4):25-28+121.

[4] 胡海燕.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5):13-13.

[5] 李红丽,吴博,王晓亮.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04):32-34.

本文引用格式: 杜育华,丁瑾.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67):35-3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7.018

作者简介: 杜育华(1970-),男,汉族,湖北黄陂,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

标签:;  ;  ;  ;  ;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