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相关问题及合理使用论文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相关问题及合理使用论文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相关问题及合理使用

赵建花

同煤集团技师学院图书馆 山西大同 037003

摘 要: 互联网数字时代下,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有关图书著作权相关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数字化管理;图书资源;著作权

互联网早已席卷全球,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数字时代而来临的,是当前图书馆使用者对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需求。各图书馆机构都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以应对全新的信息收集与检索方式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在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就是相关的著作权合理使用与保护。

1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相关问题

1.1 数字图书馆资源采集的许可问题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最基本而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馆内图书原始资源的数据化。在此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原始版权作者的许可问题。在将纸质媒介数字化的过程中,应当兼顾纸质版权所有者、图书馆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在不妨害纸质版权所有者的权益、维持图书馆的合理运行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便利中找到平衡。但目前存在的困境,是数字资源的易得性使得版权边界趋于淡薄,复制粘贴式的资源传播不断蚕食纸质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1.2 数字图书馆资源链接的适用问题

数字资源的另一重要来源是相关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链接。目前国内比较主流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与众多图书馆都存在着合作关系,即以订阅的关系便利馆内用户在数据库进行资源获取。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数字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容量,实现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向纵深方向发展。但目前同样存在着图书馆内用户利用权限在数据库内下载超量、超限的文件,最终导致图书馆因对数据库内资源的著作权侵犯,信用奔溃而不得不与数据库终止合作关系。

读出电路的核心是128×128像素单元阵列电路,本文所设计的128×128像素读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

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合理使用

2.1 实现有关图书馆著作权的相关法律缺位补偿

要构建适应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著作权法律框架,需要进一步明确数字图书馆可适用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始于英国的判例法,目前已成为了在各国著作权法中普遍采用的法律制度。一般来说,可适用于著作权例外的图书馆或相关机构,应当满足如下几个条件:非营利性、由公共资金资助建立并维持运行、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是履行公共义务、推进公共事业的必然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数字图书馆在利用本馆已有资源进行数字化数据建设时,也应具有著作权例外的合理使用权。但对于网络资源的下载与使用、同其他数据库进行链接合作时,仍需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另一方面,国内侍酒师教育也得到较好发展,单是2018年,中国就新增9位高级侍酒师,这可是未来侍酒师大师的储备力量。随着越来越多侍酒师大师的加入,港澳地区的侍酒师行业也加快速度发展,目前港澳地区侍酒师发展程度如何?侍酒师培训是如何开展的?国内侍酒师的发展具有哪些优势、面临哪些挑战?我们请来侍酒师大师João Pires MS和今年新晋高级侍酒师张聪先生,给我们详细解答。

2.2 完善用户协议,推进图书馆内部的制度建设

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对著作权保护及遏制著作权的非法使用等方面投入更多关注,形成能够具体量化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以明晰的形式体现在用户协议之中,使得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之前对于著作权的使用界限有较为明确的认知,在观念上避免数据和文献滥用及非法使用的风险。例如在用户协议中,规定一次下载文献的最高篇数或字数,说明文献的合理使用途径,并在免责条款中规定用户个人违反著作权法的法律后果自负,在制度层面上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数字资源与文献,实现对原作者及相关著作权方的有效保护。

(4)工艺优点:在以往钢丝绳捆绑出运沉箱的施工工艺中,需要大量人力进行人工拖拉钢丝绳,布置捆绑牵引及解绑回收工作,约需4小时,而采用插销牵引工艺后,只需少量工作人员对插销进行穿插工作,节省人力和施工时间,布置牵引及回收主要使用卷扬机及装载机,时效约2小时,相比捆绑式工艺节省约2小时。

2.3 以技术力量实现对数据资源合理利用的保护

一些数字图书馆为简化数据转换过程,节省运营相关成本,在下载时仅提供简单的压缩包等未经加密的文件,极大地便利了数字资源的广泛扩散,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很大难度。许多用户也利用数字资源的传输便利性,以私设代理服务器、规避技术控制等手段实现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实现,这就给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设计具有一定加密措施的文件阅读模式、使用专用的文件浏览程序等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献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实现对文献著作权合理利用的有效控制。如知网的一些文献下载就为CAJ格式,需要有适配的浏览程序才能打开,在文献管理和控制方面是有其显著优势的。

2.4 建立和实行著作权管理与动态监督机制

在具体操作层面,建立著作权监察委员会等具有独立监察权的相关机构,对图书馆内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进行定时、定区域审核与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同时对于作者等原著作权方提出的质疑应有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此外,还要对数字图书馆内的网络数据资源进行著作权动态监测,对于著作权所有者的变更等情况,要在短期内掌握,以便面对可能随之而来的著作权纠纷问题,从内部规避著作权使用不端等法律风险。

3 结语

实体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实物图书文献向虚拟数字资料的转变早已是大势所趋,迎合时代的潮流,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在构建与运营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对出现的新的著作权问题有所关注、有所警惕。原有的纸质数据资源如何实现网络版本的著作权转化、与合作数据库的著作权纠葛该如何处理都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我们应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关的权责界限,在制度上明确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程序,在技术上遏制数据资源的无限制滥用,在用户中树立保护著作权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这样才能实现数字图书馆、著作权所有者和读者的三赢局面,为更好地使用公共资源、更好地保护所有者权益、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而作出努力,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推向更加健全的向好态势。

标签:;  ;  ;  ;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相关问题及合理使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