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论文_李润海

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论文_李润海

天津市南港工业区水务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中水资源供应面对一定的缺口,因此长距离引水工程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管理以及相关保护措施分析。

【关键词】长距离;引水工程;管理;保护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长距离引水工程在地方水利或供水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增加,比如说浙江省较大型的项目就有千岛湖引水工程、浙东引水工程和台州引水工程等,这些工程跨区或跨流域引水调运水资源,引水管线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途中经过数量不等、级别不等的行政区域,由此产生的管线安全管理和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传统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给引水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1、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影响因素

1.1、运输技术与方式

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采用三种运输水的方式,分别是:明渠、暗渠、管道引水。明渠和暗渠的引水方式在运输水上容易损失大量的水,而且这种运输方式与地势有非常大的关系,根据水由地势较高的地区流向地势较低的地区的原理来运输水。管道引水的方式,在运输水的过程中不易损失水,运行起来比较方便,在运输水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途径某些污染严重的地区而使水质遭到污染,但是经费上比较高,管道的造价也需要工作人员的维护。

1.2、运输过程中水质问题

长距离的引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水从水源地开始流向需水地区,往往要经过数十公里,甚至是更长的距离,由于气候,温度以及管道本身的原因,水资源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问题。一般变质的原因有很多种:水源中原本就是携带容易引发变质的微生物,在运输前没有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在运输的过程中,微生物发生了变异,导致水体变质。如果为了节省资源会购买价格较低的消毒液对水体进行消毒,这些消毒物本身就不符合国家的验证标准,有些不但不能杀死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还会对水体产生危害,为其他有害微生物营造生存的环境,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了水体变质。由于环境和引水过程中的气候温度的变化,造成水体与管道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造成水体的变质。

2、长距离引水工程管理和保护的措施

2.1、完善管理体系

日常管理上完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要求,做到流程闭环管理,建立设备和管线技术档案,不断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来提升日常管理能力。定期对管线进行运行安全分析,并制订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演练,通过桌演和实际模拟等方式发现问题,准备应急机械和物资,不断完善应急反应能力。

2.2、引水工程设计

引水工程进行前要充分进行工程风险分析,其普遍具有战线长、工作面多、涉及单位多等特点,要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期等一切的前提均是工程的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将领导整个工程的建设和后期使用,更重要的是会保证国家的资金投入对人民带来福祉。在此结合有关研究,浅谈引水工程的设计问题。

2.3、引水工程施工

施工初期要保证建筑材料和电力的充足供应,并与钢材木材供应商制定好合作条约。针对施工现场的交通条件要做好统筹安排,提前为大型机械搭建临时安全通道。一般的施工程序包括:基础开挖,混凝土施工,依次再进行拦河匣工程,进水匣工程,锁坝工程,交通桥工程,渡槽工程等,当然可以调整,但总体先后变化不大。施工要因地制宜,随地形的变化灵活变动设计路线,这是工程总指挥师的必需素质。在小型引水渠道里可以是用混凝土预制块衬砌,其余地段采用喷混凝土支护、喷锚支护及喷锚加钢筋网支护。设计工程施工尽量在枯水期完成,以枯水量作参考,将匣室工程分期完成,趁着流量少,施工很方便。施工过程中可以开挖临时导流明以取方便,使得在一侧的闸室及泄水闸、涵洞进口等工程进行时,另一侧可以顺势将河水引入泄水闸下泄通过建好的筑堰,完成溢流坝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务必做好职内工作,保证工序的完美标准。有关负责人又必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生活环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精神满足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工程的良好发展。

2.4、加强水土保持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和负责。当地政府应该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在施工方面造成了水土破坏,应该给予相应的措施给予修补,并且水土保持工作的费用应由施工队全权负责。签订的合同一式两份,合同要走正规的渠道,要由第三方进行合同的审核和见证,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在沟渠的开采处应当由施工单位出资进行植被的重新种植。若是施工单位没有履行承诺,而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危及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地部门有权强制勒令停工,直至施工单位采取防止措施为止。

2.5、在线监测

长距离引水工程在线监测主要包括水量、压力和水质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

2.5.1、水量监测

通过在水源出口和场站进出口安装电磁流量计进行在线计量,通过通信系统将数据传引到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上下游流量计数据的比较,可以清晰的进行水量调配和自动水量漏失预警。

2.5.2、水压监测

通过在引水工程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在线测压系统,距离根据引水工程实际情况1km~10km不等,通过通信系统将数据传引到自动化管理系统,形成管线运行压力线,结合水量监测自动进行漏失预警。

2.5.3、水质监测

通过在水源地和枢纽场站建设在线水质监测系统,一般是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常规指标,也可以根据水源地和引水要求增加锰、氨氮和藻类指标,结合生物预警和人工水质检测,形成多级水质监测,对于季节性的和突发性引水水质进行监管。

2.4.4、视频监控

通过在水源地和枢纽场站以及开放性区域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安保部门和枢纽场站的运行管理部门进行交叉在线监控。

2.5、做好植被恢复

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损毁了大量的耕地,为了补偿耕地,建议渣场在恢复时尽量考虑复耕,尽量减少因工程的建设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确实无条件复耕的,就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在树种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根系发达、根蘖萌发力强、固土能力强的乡土树草种,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6、做好水处理工作

常用的净水工艺主要有自然沉淀、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以及针对不同原水性质而采用的气浮、氧化及吸附等。但我国目前净厂大都采用的工艺是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也就是通常说的常规水处理工艺。高浊度水系指浊度较高,有清晰的界面分选沉降的含砂水体,其含砂量为10~100kg/m3。当原水温度、浊度低时,颗粒碰撞速率大大减小,混凝效果较差。为提高低浊原水的处理效果,通常投加高分子助凝剂或投加矿物颗粒,以增加混凝剂水解产物的凝结中心,提高颗粒碰撞速率并增加絮凝密度,一般可采用澄清工艺。

3、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长距离引水工程安全管理和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只有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传统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给长距离引水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宋雅静.长距离引水工程风险的过程监控管理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

[2]李秋.长距离引水工程的水土保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沈炜彬.长距离引水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初探[D].浙江大学,2014.

[4]王攀科.长距离引水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2.

论文作者:李润海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长距离引水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论文_李润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