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填筑施工的质量才是总体质量的保障,而堤防工程的质量是否过关也是事关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控制堤防施工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而水闸的设计施工也显得十分的重要,排水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堤防施工;堤身填筑;施工质量;水闸设计;排水
前言:
在堤防工程堤身填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做好施工环节的质量把控工作。并且水闸是一种利用闸门挡水和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多建于河道、渠系及水库、湖泊岸边。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抬高水位以满足上游引水和通航的需要,开启 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或者根据下游用水需要调节流浪,水闸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堤身填筑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1.1堤基处理技术要点:堤基处理是堤防工程堤身填筑施工中最基础 的部分。为了保证堤防工程的质量安全,首先要重视堤基处理,保障堤基的稳定性。堤基处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控制:(1)按照设 计要求进行堤基的处理工作。堤基的清理边线一般要宽余设计基面 边线,一般宽出300--500ram为宜。同时堤基的清理深度一般为150--200mm。(2)对堤基内的各种杂物、坑井等的处理。堤基内的杂草、树根、淤泥和一些不适宜做堤基的土质等需要彻底清除干净。堤基内的坑井要根据堤身的要求进行分层的回填处理。(3)对堤基清理后的要求。堤基清理后,需要在第一层进行铺填之前做好压实、平整工作,压实后堤基土体的干密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1.2 土料选择技术要点:(1)土料的选择应该按照堤防工程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选取以保证堤防工程土料的质量。(2)土料中不应存在石头、杂草、树根等一些杂质,对于土料中存在的杂质应予以清除。(3)对于土料的含水率应严格把控,保证土料的含水率符合堤防工程堤身填筑施工。(4)土料的压实干密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这就要求土料的碾压作业要严格控制,符合施工要求。
1.3 土料填筑施工技术要点:(1)土料填筑之间要进行土料的现场生产性碾压试验。碾压试验可以对压实后的土料的压实干密度进行检验,看其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碾压试验也可以对压实机是否能够满足土料填筑施工的要求进行检验。通过碾压试验还可以了解最优含水率、铺料方式、铺料厚度、土块粒径、压实遍数等各种控制参数,可 以确保碾压后的土料密实度满足设计的要求。(2)按照碾压试验的各种参数将土料分层铺设,不得将各种差异性较大的土料混合铺设。(3)不同层的土料的填筑过程中,对于前一层光面碾压的黏性土填料层应该进行浇水润湿、刨毛处理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料的填筑施工。(4)为在土料填筑施工中,如果砂砾料在卸料的过程中出现了颗粒从土料中分离出来的情况,应将滚落出来的颗粒放回土料中并将其搅拌均匀后再进行填筑施工。
1.4 土料碾压施工技术要点:(1)土料碾压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土料层面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发现层面之间存在剪切破坏、松土层等各种情况时,要第一时间停下下一步的施工作业。将施工层面中的质量问题解决好以后再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2)为了避免层与层之间出现结合不良的问题而影响堤防工程质量,在完成一层的土料填筑以后,要对填筑好的一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同时要对上一个压实层或者施工时间间隔较长的填筑层进行刨毛和浇水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筑。(3)土料的含水率应严格把控,对于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的土料应该对土料进行浇水。同时含水率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最优含水率加减3%的范围波动为宜。
2.堤防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应对各种质量标准、要求等充分了解,做好质量控制标准。(2)对于填筑施工中的各种不利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做好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2.2施工中的质量监管: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做好质量的监管工作。应分别做好重点完善内部质量监管、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重要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抽样检测,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要采取相应的方式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完成以后,要第一时间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堤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整合新技术、落实新制度;综合应用包括绩效、岗位责
任制、工段负责制等相关体系来进行必要的追责,以此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施工责任心与质量主观能动性。
2.4安全监测检验:(1)要检查堤基是否有渗水现象,如果有渗水量是否辐射标准。(2)对安全监测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检测设备检测的结果与实施相符以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
3.水闸防渗、排水设计的几个设计要点
3.1 防渗长度及地下轮廓的布置:(1)防渗长度的确定,不透水的铺 盖、板桩及底版与地基的接触线,即是闸基渗流的第一根流线,称为地下轮廓线,其长度即为水闸的防渗长度。《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规定,为保证水闸安全,所需的防渗长度按下列公式拟定:L≥CH其中:H/上下游水位差;C/渗径系数,依地基上的性质而定。(2)地下轮廓的布置,水闸的地下轮廓可依地基情况并参照条件相近的已建工程的实践经验进行布置。按照防渗与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在上游侧采用水平防渗或垂直防渗,延长渗径以减少作用在底板上的渗透压力、降低闸基渗流的平均坡降;在下游侧设置排水反滤设施。
3.2 渗流计算:渗流计算的目的在于求解渗流区域内的渗透压力、渗
透坡降、渗透流速及渗流量。闸基渗流属于有压渗流,在研究闸基渗 流时,一般做平面问题考虑,假定地基均匀、各向同性,渗水不可压缩,并符合达西定律。在此情况下,闸基渗流规律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式,渗透水流在某点的计算水头,是坐标的函数,称为水头函数。对于简单的边界条件,可按流体力学方法得出理论解。但实际工程的边界条件很复杂,很难求得理论解,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常用一些近似而 实用的方法。
4.防渗及排水设施
4.1 铺盖:铺盖主要用来延长渗径,应具有相对的不透水性,为适应地基变形,也要有一定的柔性。铺盖常用粘土、粘壤土或沥青混凝土做成,有时也用钢筋混凝土作为铺盖材料。
4.2板桩:板桩长度视地基透水层的厚度而定,当透水层较薄时,可用板桩截断,并插入不透水层至少1.0m;若不透水层埋藏很深,则板桩的深度一般采用0.6/1.0倍水头。
4.3齿墙:闸底板的上、下游端一般均设有浅齿墙,用来增强闸室的抗滑稳定,并可延长渗径。齿墙深一般在1.0m左右。
4.4排水及反滤层:排水一般采用粒径1/2cm的卵石、砾石或碎石平铺在护坦和浆砌石海漫的底部、或深入底板下游齿墙稍前方,厚约0.2/0.3m。在排水与地基接触处容易发生渗透变形,应做好反滤层。
结束语:在堤防工程堤身填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管工 作,做好施工环节的质量把控工作。同时堤防工程堤身填筑施工应从 各个施工中的问题和难题人手,对相应的施工问题加以分析,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逐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提高堤防工程堤身填筑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而闸基渗流计算的目的是计算水闸闸基地 下轮廓下各点的渗透压力、渗透坡降、渗透流速及渗流量。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得出应采取的防渗措施,防止水闸的渗透变形增加水闸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麦家煊.水工建筑物{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8)
[2]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J}.
[3]程力哲.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4]于龙.浅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论文作者:黄建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堤防论文; 水闸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防渗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