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潘德锋

潘德锋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经过内外多项研究和实验证明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儿科本科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可以适应儿科学整合性发展,促进儿科循证医学的进步。本文结合儿科本科教育的当前现状,阐述儿科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索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儿科;本科教学

前言

2016年,教育部批准全国八所高校开始重新招收儿科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儿科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1]。如何建立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儿科本科教育体系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下面就对儿科本科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一、儿科本科教育发展与改革

(一)儿科本科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儿科本科教育正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知识量巨大、临床实践周期短、学生综合素质差五大隐患,导致儿科本科教育发展滞缓。第一,专业人才短缺。当前,我国基层医院儿科医生十分匮乏,导致我国分级诊疗体系无法推进。然而,缺少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整个儿科学专业的健康发展都会受到影响[2]。虽然近年来,我国正在努力扩展医疗机构规模,推荐医疗体制改革,但是实际上儿童就医环境并没有从根源上得到改善,究其原因就是基层医院缺乏专业的儿科医生,许多患者宁愿到三甲医院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

快捷就诊。相比内地严格的限制政策,香港特区卫生署则鼓励公立医院的专业医生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以便更多人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3]。因此,为了缓解当前儿童就医困难,儿科本科教育必须加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考核,提高基层儿科医生的专业素养。第二,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随着时代的变化,儿童的疾病谱也随之改变,肥胖症、心理行为异常、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病症大幅增加,因此儿科本科教育内容也应该随之作出调整。许多高校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营养不良、荨麻疹、败血症等疾病的预防和诊断的内容上,以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第三,知识量巨大。医学课程的知识量巨大是众所周知的,医学基础知识枯燥晦涩,儿科医学的本科课程也难逃命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强调灌输,不更新思想,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使学生难以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差,尤其是解剖、生理、机理等基础知识,临床案例更是理解的不够透彻。第四,临床实践周期短。由于儿科医学的对象是儿童,所以学生在进行临床实践时会受到很多家长的阻拦,导致学生操作机会越来越少,实习周期越来越短,导致学生的临床实践,如: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治及诊疗操做以及

危急症病人的诊断与抢救处理等能力得不到熟练和提升。第五,学生综合素质差。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首先应具备高尚的医德,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本科学习时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当今高校生,由于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已经养成,很难在实践中设身处地体会病人的思想,尤其一些普通专科院校,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本身不高,综合素质也普遍偏低,很那做到刚低姿态,成为一名关爱儿童、耐心细心的儿科医生。

(二)儿科本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儿科本科教育现状的分析,对儿科教育进行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一,由于儿童的机体处于生长变化区,各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式不同于成年人,而且儿童年龄尚小,很多时候不能正确描述自身病症,很多医生必须借助家长陈述的病史和儿童全面的检查结果,通过观察儿童病情的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诊断。因此,在儿科本科的教育过程中,只传授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潜能,将学科知识与儿科知识整合,适应医疗模式的变化。其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儿科学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深远。儿科学逐渐涉及产科学、营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儿科学的本科教学中,一方面要把握好儿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儿科涉及的边缘学科,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三,随着儿科疾病谱的变化,临床教学中可能缺失一定的典型示教病例,在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建立临床示教病例和典型病例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发散。

二、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4]。基于儿科学的整合性,将思维导图融入儿科学教学之中,绘制各章节的思维导图,既可以理清教师教学思路,又可以将儿科学各级主题关系表现出来,建立儿科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知识框架[5]。

(一)思维导图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传授儿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时,思路一定要清晰,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要求教师对课程有整体的教学设计,并且将课程设计烂熟于胸。然而,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很多时候将教学设计全然忘记或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除“备课危机”。例如,在教学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时,教师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常用于学生复习知识中。传统学生学习习惯性乐于靠死记硬背知识,虽然获得暂时性记忆,当时当合上书时,大部分背诵的知识不能回答的清晰有条理性,这主要因为学生的头脑中没有搭建起符合逻辑的思维框架,以至于学习效率低下。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整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找到各章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将正本书的知识串联起来,更有助于学生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思维导图可以加速学生记忆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组织学生探究小儿常见疾病哮喘特征的课程中,因为学生对该知识点并不陌生,所以课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找出主要特征的关键词,并绘制思维导图。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总结的关键词不同展开交流和讨论,把对方不同的观点加入自己的思维导图之中,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完整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凭借对思维导图的记忆,可以准确复述出小儿哮喘的特征,并能清楚回答出哪些内容是原有的,哪些是后加入的。可见,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儿科学本科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进行儿科学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推荐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培养高素质儿科医学人才为社会所用。

参考文献:

[1]余慕雪,李易娟,蒋小云,等.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428-430.

[2]易红,王晓茜,王雅.“思维导图”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93-95.

[3]林青,张前德.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9,28(5):30-33.

[4]杨若俊,冯妮,李云华,等.思维导图在中医儿科学教与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6,(1):123-125.

论文作者:潘德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潘德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