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芳真情认“干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干娘论文,真情论文,孙茂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孙茂芳,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入伍38年来,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把弘扬、实践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把助人为乐作为人生的道德准则,坚持从一点一滴入手,特别是把为老人服务,关心、照顾老人看作是发扬传统美德、搞好自身道德修养的必修课,看作是无比的快乐,无怨无悔地当好他们的儿子,扑下身子去孝敬老人。他象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好三位“干娘”的故事在京城传为佳话。
带领全家长城脚下“祭母”尽孝
他把孤寡老人当作母亲一样爱,真情地从精神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老人,让他们一辈子满意。91年孙茂芳长年照顾的一位老人去世后,孙茂芳按照老人的遗愿把骨灰埋在长城东山坡的小松树下,每年清明他要带着全家去长城旁“祭母”。原来,这位孤寡老人叫高志云,住在总医院附近的墨河胡同3号,她年老体衰,身患多病。从80年代起孙茂芳就主动承担起为老人看病和料理生活的义务。老人劈柴生火做饭不方便,他为她送饭11年;她85岁起牙齿没有了,他每天为她送豆腐;老人想看戏,他把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搬到老人小屋里,连续7年陪老人看春节晚会;老人腿肿了,他陪着她去看病、拍片、取药;最后买一台经脉疏导仪为老人按摩治疗一个月,腿好了又3次去百货商场为她挑选鞋子。老人说30年没有去天安门了,国庆节,孙茂芳全家人推着轮椅把老人送到天安门广场。几个外国记者觉得好奇,扛着摄象机跟着他们。街坊邻居见到九十高龄的老人从天安门回来,说她好有福气,老人高兴地说:“我托了共产党的福,托了好人的福,要不然老骨头也找不到了。”老人在临终前给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死后让他穿衣服;二是把内衣口袋几百元钱取出来给孩子买几件衣服,买双皮鞋;三是把骨灰埋在长城边,好让娘天天看到好人在身边。有人不理解,说他怎么老惦记着一个老太太。孙茂芳说,“我惦记的不光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还惦记着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美德和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的一份责任;惦记着儿子对母亲的一种怀念。只要我的双脚还能动弹,每年要去山坡为老人祭扫尽孝。”
真诚让“干娘”耄耋之年改变了信念
把孝敬老人看作是一件为党立碑的大事,才能不怕困难,不怕委屈,不图回报,为老人的幸福长寿去默默奉献一生。孙茂芳在处理王炎老人的遗产上履行了自己的这个诺言。王大娘是一位脾气十分古怪的老人,一生没有生育,独身住在仓南一个院子里,孙茂芳总带领青年人和儿女去为她搞卫生,劈柴生炉子,夏天支蚊帐,冬天糊窗户,初一送饺子,十五送元宵,生日送蛋糕,老人不说一个谢字,没有一次笑脸。她87岁患了白内障,孙茂芳背她住院,买西瓜喂她,她说买的是处理的,一点不甜。为她喂牛奶说他心不细,牛奶不热。出院背回家里,她高兴得乐极生悲,小腿摔成了骨折,在卧床4年期间,孙茂芳每天去4次,为老人洗脸洗脚,换洗衣服,端屎倒尿上千次,床罩换了5、6个。她出生时间也忘了,征得她同意,就把3月8日定为她的生日,每年他都在这天精心为老人祝寿,洋溢着家庭的温馨和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在孙茂芳整整照顾这位老人17年之后,“真情所至,金石为开”。老人那颗滚烫的心再也埋不住了,她含着泪把孙茂芳叫到床边,并突然叫他“宝贝”,她用颤抖的手从铺底下摸出“三件宝”给孙茂芳看。一是一张20多岁的身份照。说她年轻时在协和医院工作,因旧社会人际关系不好,人情冷漠,她就参加了中国青年基督教,把人生的命运和幸福寄托在上帝身上。现在她让孙茂芳把上帝像取下,换上毛主席像。她说:“真正的信仰和上帝就是共产党、解放军。”第二件宝是一张存款单。说她有一笔钱,要交给他,不让他好事白做。孙茂芳对她讲:“我愿意为您服务一辈子,但不要您的一针一线。”第三件宝是一个小铁盒子。盒子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老人说:“哪年,哪月,哪天,你为我干了些什么好事我都记在本子上,而且还用英文写的。”孙茂芳当时惊呆了。老人对他讲:“十几年来,我虽然没有给你好话,没有给笑脸,这并不是我无情无义,你为我付出的一切,我都记在心里,但我不能轻易说你是好人,因为你还活着。现在我快不行了,我可以放心地说你是一个大好人。我绝不能让你好事白做,我要正式认你为儿子。我去世之后,我住的这个院子的十几间房子都是我的私房,你全部收下,拜托了。”老人去世之后,那所价值上百万元的四合院孙茂芳再也没有迈进一步。有人问他图什么,他回答说:“我图的不是名和利,图的是高尚的道德,这种德又会给我带来一生的快乐,图的是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儿子?”
要把孝敬老人看作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一辈子当人民的儿子。有位90岁的独身老人,孙茂芳与她交了8年的好朋友,可当她听说他当了总院的领导,成大官了,特意托人来说情,让他以后再不要去照顾她了,也不要叫她娘了,怕影响他的身份。当天孙茂芳仍旧去老人家中,老人装做没有听见,不开门。他在门口等了一刻钟,一声一声呼喊“娘”,对着门缝与她讲:“我已经当了你8年的儿子,你怎么不认我了呢,天下哪有当一半的儿子?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儿子,儿子当不好怎么有资格当官呢?”这一番话终于把老人感动了,她把门打开,紧紧拉住孙茂芳的手,两行热泪一滴滴掉在他的手上,她只说了一句话:“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儿子。”在孙茂芳看来,这是老人对他最大的奖励。退休之后他一如既往常去老人家看看,聊聊,给她捶捶背,揉揉肩。今年春节,孙茂芳骑着车为老人家中送米、送油、送年货。有人问他,老孙,军装穿完了,官职没有了,头发也白了,怎么还去照顾老人。他说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站,没有终点站。职位可以变,年龄可以变,但是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的品德是永远不能变的。至今他还照顾着3位80岁以上的老人。为老人们尽一份孝心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人人称颂,老百姓亲切的夸他是实践公民道德的时代楷模,是“京城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