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100例临床分析论文_粟春蓉

粟春蓉

(四川省崇州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中医科 四川 崇州 611230)

【摘要】 目的:探究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4月来我站中医科就诊的200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克龄蒙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归肾丸进行加减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1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不良现象,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来看,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归肾丸加减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由此能够看出,利用该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月经过少;中医药疗法;归肾丸;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19-02

月经过少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至点滴即净者。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古籍又称“经水涩少”、“经量过少”等。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子宫发育不良、人流术刮宫过深、内分泌紊乱等。有研究表明,使用归肾丸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4月来我站中医科就诊的200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100例使用归肾丸加减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4月来我站中医科就诊的200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医妇科学》中关于月经过少的临床诊断标准[1]:月经周期稳定,经期小于2d。或月经总量小于20ml。患者年龄区间为20~38周岁,平均年龄为(25.7±1.8)岁。其中月经先期而至者78例,后期而至者122例,病程为0.4~1.9年,有不良孕育史者142例,未曾怀孕者58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表现结合妇科检查或辅助检查确诊为月经过少,排除标准: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妇科炎症,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克龄蒙(国药准字J20130006,分装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进行治疗1次片,1次/日,连续服用21d后会出现撤退性出血,整个治疗期为3个月。

治疗组使用归肾丸进行治疗,药物组成为:菟丝子15g、杜仲10g、枸杞10g、山茱萸10g、当归15g、熟地10g、山药10g、茯苓15g。

加减方:精神倦怠,气短懒言者,加党参10g、黄芪30g;阴虚火旺,潮热者加生地15g、丹皮15g、玄参15g;夜寐较差者,加炒枣仁30g、柏子仁10g、合欢皮10g。

上述药物煎水去渣,1剂/次,分第三次服用,至月经周期第15d开始,共治疗三个月。

1.3 观察标准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以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在治疗前后25~26d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全面探查,对其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经血量达到正常标准,临床症状消失,整个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显效:患者月经量达到正常标准的2/3,行经时间加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期间偶有不良反应。

有效:患者经血量达到正常标准的1/3,行经时间延长,临床症状好转,治疗期间存在不良反应。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月经量和行经时间未增加,病情有恶化趋势。

1.5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利用(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3.讨论

最近几年,月经过少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理论认为,月经过少的出现原因以虚中夹实为主[2],实者多为痰湿内生,瘀血经停有关,瘀阻冲任至血海所导致经血不畅,进而引起天癸过少现象,虚者多因为冲任血海亏虚,精亏血少,经血乏源所导致,在治疗上应本着补肾填精,配合化痰燥湿与活血化瘀法治疗[3]。西方医学认为月经过少和子宫内膜病变有直接的关系[4],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手术不当所导致。因为手术而造成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而导致层底被破坏,进而引发宫腔粘连,进而表现出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另外,该病的发生还与宫腔感染和内分泌紊乱有关。在该疾病的治疗原则上,西医较为推崇激素疗法,对于存在粘连者应在宫腔镜下分离粘连部分后置入节育环,再使用较大剂量的雌激素以恢复子宫内膜。有学者认为月经过少者以肾虚夹瘀为多[5],本文特使用归肾丸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

归肾丸一方最早在古代医书《景岳全书》中有所体现:主治精衰血少,形容憔悴,肾水真阴不足,遗泄阳衰症。方中的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山茱萸、枸杞补益肝肾;菟丝子、杜仲温肾阳,益精气;当归补血调经;山药、茯苓健脾和中,为益气健脾的良药。诸药合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最终目的。除了基本用药之外,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变化,进而达到补益肝肾以及精冲血足的效果,不仅可以调节患者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更能对受损子宫内膜起到修复的作用。另外,此方亦可改善患者生殖器官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加强子宫内膜血流灌注,进而起到增加经量的目的。在针对月经过少患者的治疗上,仅使用西医方法对患者日常生活会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归肾丸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比西医疗法的73%明显要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项结果证明,使用归肾丸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由此能够看出,利用该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敏.归肾丸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病45例临床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04:398-400.

[2] 包巧云.加减归肾丸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3] 黎源.归肾丸加味联合耳穴治疗月经过少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83.

[4] 林夏静.月经过少的中医证治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5] 纪晓丽.固阴煎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论文作者:粟春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100例临床分析论文_粟春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