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曹兴

关于农村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曹兴

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 甘肃 灵台 744404

摘 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带着这些疑问,本人调查了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感到数学难学外,还有许多情况。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数学学习 心理问题 发展不平衡

一、原因分析

1.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高中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的干扰,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我所教的一个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连生活费也搭上去了,学校里从同学的帮助到家长的恳求,都不能使他悬崖勒马。到了高三,任课老师天天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从心理角度入手,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校长时常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他走出网吧,进入高校深造。

2.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应试教育”大气候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压力往往使现在的高中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在和我交流时强调:谁不想成为人才?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时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而且总觉得数学学习没有头绪,付出的劳动和成绩的提高没有正比关系,甚至于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怕被同学笑话和被老师轻视。

3.缺乏恒心。有的同学在现在学习生活中时常会被一些事感动着,也很容易下决心,尽管知道数学学习应当勤奋,但无法持之以恒,容易原谅自己,不喜欢听老师空洞的说教,如勤奋学习等;喜欢听一些催人奋进的、真实的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在他们心中和老师是有代沟的,尽管他们也尊重老师,但对老师还是有畏惧感,在他们心里无法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

4.定势心理。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二、策略

1.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吸引你的学生,引导你的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自己学得好坏来确定的,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其采用的是逃避的方式,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教学方法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爱学生,不能做“教育警察”,而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做到由原来的被迫学转变为主动学。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循循善诱,对男女同学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4.德育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应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试问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人才?现在的学生有的不是缺智商,而是缺动力,他不知学习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父母勒紧裤腰带也不让他受苦,但他们根本没有同情心,不思学习,贪图享受。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应给予其如何成人的教育,抵制他们在生活上的攀比之风,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总之,教师要做到爱你的学生如爱你的孩子,在高中数学初始阶段的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论文作者:曹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关于农村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曹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