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到底做了什么,原来不是简单的打一针论文_邓绍龙

麻醉医生到底做了什么,原来不是简单的打一针论文_邓绍龙

邓绍龙

成都高新康美婕熹卡医疗美容门诊部 四川成都 610017

在许多人的眼中,麻醉医生就是负责打一针麻醉剂,但事实上,它远不是那么简单。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麻醉医生的作用呢,在手术过程中到底做了什么?人们对麻醉的误区都有哪些?

一、麻醉医生手术中到底做了什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醉已从单纯的术中麻醉发展到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随访、术后镇痛等。

1、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到病房探望病人。术前访视主要是为了了解患者的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有无疾病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麻醉方案。有些病人,如肺叶切除术或肺切除术的病人,有时有肺功能不全。此时,麻醉医生应指导患者提前三、五天或更长时间进行肺运动,以提高其肺功能。麻醉医生对病人进行基本评估后,根据病人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如臂位手术采用臂丛麻醉,剖腹产采用脊髓内麻醉,肺叶切除采用双腔气管插管等全身麻醉,术前一天麻醉医生巡视病房了解病人情况,讲解手术内容,预防措施(如术前禁食8小时)等。

2、术中麻醉

手术当天,麻醉医生应检查病人的基本情况,准备麻醉药品,准备设备和监护。对于复杂的手术,麻醉医生应监测近10种指标,如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等。这些指标可用于判断手术患者的现状,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手术过程中如出现心搏骤停、大量失血、心肌梗塞、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麻醉医生立即组织抢救,避免出现不良情况。术毕麻醉医生停止给药。例如,颈丛、臂丛等神经阻滞麻醉需要精确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方法将麻醉剂注入特殊部位并发挥作用;脊髓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一样,需要丰富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全身麻醉是最复杂和最多样的麻醉,包括镇静剂,止痛药、肌肉松弛剂、吸入麻醉剂等,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手术过程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必须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使用不同的麻醉剂,控制麻醉深度(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一旦监测指标出现异常(如心率、血压),任何这些异常都可能导致患者残废甚至死亡,必须首先找到原因并及时正确处理。正是因为麻醉医生时刻保护和关心手术病人,外科医生才能全心全意地完成手术。如果手术成功,但是,病人死了,这能称之为成功吗?所以有人说功劳是外科医生,其实麻醉医生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4、手术结束

手术结束后,如果是全麻病人,麻醉医生应将病人叫醒,拔出气管,导管。经评估后送至病房或麻醉恢复室。术后三天,麻醉医生对术后镇痛的病人进行随访,并对术后镇痛的副作用进行处理等。

二、术后镇痛药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吗?

医生的观点:麻醉常用的药物有三种: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和辅助麻醉药。如果这些药物使用得当,它们对神经系统仍然非常安全,一般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局部麻醉剂:通过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达到麻醉效果。局部麻醉药物通常在3到4小时内代谢,不会损伤大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全麻:通过静脉注射将全麻注射到患者体内,体内作用时间短且可逆。在麻醉过程中,可能会有误认为手术后行为的认知能力受到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受到损伤,这是由体内药物代谢的正常过程造成的。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一次性适度全身麻醉对大脑的影响很小。

总的来说,更常见的脑损伤来自缺氧,而不是麻醉剂。麻醉剂过量、血压不稳定和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等风险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脑缺氧、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三、人们对麻醉医生存在的误区

误区1:麻醉医生只能做麻醉

事实上,麻醉医生在完成日常临床麻醉工作后,负责医院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由于历史原因,它被列为一个独立的主题。目前,我国许多三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主任是麻醉科主任,有的是从麻醉科到重症科。重症监护部。现在,麻醉学已经向麻醉疗法发展。中国有许多医院有疼痛科,有些医院有自己的病房。疼痛科对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疼痛是继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之后的“第五个生命体征”。这也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误区2:不要叫我麻醉师,请叫我麻醉医生

“麻醉师”和“麻醉医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麻醉师”属于技术教师的范畴,“麻醉医生”属于“医师”的范畴。早在1989年,原卫生部就发布文件,将麻醉科由原来的医疗技术科改为临床科。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问题,麻醉医生和其他临床部门的医生一模一样。五年制本科、三年制硕士和三年制博士学位,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临床技能,都不会输给其他部门。此外,麻醉医生往往比其他临床部门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医学知识。麻醉医生不仅要掌握所有的麻醉学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学、儿科知识。这样,在相关部门处理麻醉时,他就可以熟练了。从提高麻醉医生专业水平的专业考试中可以看出,麻醉医生不仅要检验麻醉学知识,而且要检验国内外妇科、产科和小儿科的知识。然而,其他部门的医生,如肝胆外科,只需要测试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心胸外科、妇产科学和麻醉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它反映了麻醉医生的知识是多么广泛,他们的要求是多么高,他们的技能是多么强大。

误区3:麻醉使人愚蠢

在为儿童进行临床麻醉、与家人交谈和签署麻醉同意书时,有时家长会问,“使用麻醉剂会影响儿童的发育和智力吗?”一方面,麻醉技术不断发展,麻醉手术、麻醉药品、麻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提高麻醉质量,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麻醉学的发展离不开麻醉剂的发展。现代麻醉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麻醉学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局部麻醉剂、镇静剂、镇痛剂、肌肉松弛剂还是吸入麻醉剂,麻醉剂的安全性、舒适性越来越高,副作用也越来越少。大多数麻醉剂通过人体的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一两天内,它们可以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完全排出,还提供吸入麻醉剂。它可以在体内重新分布,部分通过肺部排出体外,对人类的发育和智力影响很小。当然,许多麻醉剂是由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麻醉医生在选择麻醉剂时会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不大的药物,或建议在改善肝肾功能后进行手术。因此,不要认为麻醉剂会使人愚蠢。

现代麻醉学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麻醉药物的量化、麻醉方法个体差异的实施、麻醉深度的监测等,是麻醉学从最初的基础发展到精确、个体和量化的过程。麻醉学在其他领域的扩展,为古代麻醉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医疗卫生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佚名.麻醉医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2):198-203.

[2]杜英杰,吴秀英.浅谈年轻麻醉医生应具备的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18,39(5):90-93.

[3]蔡晓雷.麻醉医生开展患者术前访视的意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0):31-32.

[4]佚名.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围术期麻醉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1):81-85.

[5]佚名.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J].智慧健康,2019,5(02):117-118+141

论文作者:邓绍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麻醉医生到底做了什么,原来不是简单的打一针论文_邓绍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