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两本书_亚当·斯密论文

人生只有两本书_亚当·斯密论文

一生只为两本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只为论文,两本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今年7月1日起,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新版的20英镑纸币。这张纸币的正面是传统的女王头像,背面则是一副新面孔,他的名字叫亚当·斯密。这亚当·斯密是何许人也?有何资格和英国女王并驾齐驱?看完本篇你就知道了。

寂寞的求学青年

亚当·斯密是苏格兰人,1723年出生在法夫郡的寇克卡迪。他的老爸是当地的海关监督和军法官,同时还是一个大律师,这样一个在公检法系统都很牛气的人,居然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所以亚当·斯密丝毫没有沾上老爸的光。好在他的老妈是大地主的女儿,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因而小亚当的童年生活也算衣食无忧。

从孩提时代起,亚当常常一个人独自发呆,甚至喃喃自语,以至于周围的人常常以为他穿越了。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口吃,碰到陌生人尤其是漂亮MM的时候,更是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这无疑是个“杯具”,导致了他的异性好感指数始终徘徊在零度上下。望着一个个擦肩而过的倩影,亚当悲愤异常,无奈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亚当·斯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格拉斯哥大学,有幸聆听到思想家哈奇教授的教诲。哈奇在政治、宗教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独到见解,对亚当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在格拉斯哥大学度过了忙碌充实的生活之后,亚当打算提升一下自己,于是来到牛津大学继续深造。没想到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由于亚当来自苏格兰,他被在牛津占主导地位的英格兰人视为异类,处处受到排斥。好在亚当的心理调节能力很强,不管遇到啥事都抱着“打酱油”的态度,整天呆在图书馆里看书,潜心研究古典著作,结果学术水平迅速提高。

1746年,亚当从牛津毕业后回到了苏格兰,凭着家族的人脉和牛津的金字招牌,他很快进入格拉斯哥大学执教,不久后又获得了爱丁堡大学颁发的教授职称,从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大学教书匠生涯。

做一个学术宅男

大学校园里,亚当很受学生欢迎。虽然他在漂亮MM面前讲话不太利索,但在讲台上却思路敏捷,出口成章。除了教授英国文学、哲学等课程,他还开讲自由贸易理论,听课人数一度爆棚,人气值也是一路飙升。

在格拉斯哥当教书匠这段时期,亚当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最重要的是居住在爱丁堡的哲学家大卫·休谟。起初俩人见面机会不多,经过一段时间书信交往后,友谊不断加深,于是亚当就经常去爱丁堡拜访大卫讨论学术问题。渐渐地,大卫的住处基本成了亚当在爱丁堡的家。

随着学校事业的逐步上路,亚当·斯密闲得发慌,想法也越来越多。他先是创立了一个学术组织“创优学会”,经常组织一群人讨论苏格兰的经济问题,然后又办了一份名为《爱丁堡评论》的杂志,积极组织若干文人写作,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时值欧洲思想启蒙运动蓬勃开展之际,政治上开始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开明政治或是民主政治时代,社会环境还是很宽松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并著书立说,加入到思想家这个很有前途的行业中来。在这种大气候下,亚当·斯密觉得自己也应当弄点什么出来,于是心血来潮写了整整一本书——《道德情操论》。这是一部哲学意味很强的作品,主要内容是:人性是美好的,人类彼此同情,相互友爱是可以实现的。不需任何外力强制,人类可以过上有道德的生活,建立有道德的社会。

也许是早年见到MM说不出话的缘故,亚当在本书中特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如下的基本权利,即在公共场合毫不羞愧地露面。”

没想到这本书一出来,获得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亚当从此被视为一流的作家,他也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尽管他此时还没有任何一个MM陪伴在身边。

十年一本《国富论》

有名就有利。出名以后的亚当·斯密手里有了几个闲钱,自然不甘心当宅男,于是他想走出家门,到欧洲各地去看一看。

1761年,亚当第一次来到伦敦,有幸结识了谢尔本勋爵,并成功地使这位年轻的政治家相信了自由贸易的理论。接着,亚当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法国,由于《道德情操论》名声在外,他受到了巴黎社交界的热烈欢迎……1766年,亚当·斯密来到了他一直很热爱的日内瓦,因为他早就想考察一下共和制度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这六七年的海外旅行,对亚当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各种新奇的观点和大量的实例,都让他感到自己必须再写点什么。

回到伦敦后,亚当一方面忙于《道德情操论》的再版工作,一方面着手动笔第二部作品——他已酝酿多时的《国富论》。为了这本书,亚当重新回到了当初的宅男生活——足不出户、毫无娱乐、终日沉思。天知道那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就这样,七八年的光阴悄悄从案头溜走了。1773年春天,亚当发现革命形势又有所变化,于是他又潜心修改《国富论》,这一改就是3年。

经过10年的磨砺,《国富论》终于在1776年3月9日正式出版。此书一出,天下皆惊,人们持币抢购,一时洛阳纸贵。关于这部在经济学界犹如圣经、史诗、天书般的作品,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理论的巨著,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的“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经济学家。尽管在他之后,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理论,但多数只是《国富论》的延伸和修改。

如果给此书一个评价,《国富论》可以说是影响世界上N代人的书,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著,小至大学经济专业的入门教科书,大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都可以看到《国富论》的影子。亚当·斯密因此书而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

活到老,学到老

出版了《国富论》后,亚当·斯密决定在爱丁堡居住下来,他被任命为海关官员。如果是一般人,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就在家里数数钱玩,过上悠闲的晚年生活,而亚当却与时俱进,一直在钻研学术问题。直到他在1790年7月17日闭上眼睛的时候,仍然沉浸在《国富论》新版的编纂工作里。

纵观亚当·斯密的一生,只写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书。可以说他的后半辈子一直都在修改这两本书,力求完美。也正是这两本书,让亚当·斯密进入了世界名人的行列。现在看来,英格兰银行把他的头像印在新版纸币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在西方金融危机尚未消退的今天。

至于我们,也从亚当·斯密身上得到一点小小的启示:人的一生,只要能做一两件非常成功的事情,就算没有白活了。当然,这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最好还有一点机遇。你说是不是?

标签:;  ;  ;  ;  

人生只有两本书_亚当·斯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