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骨折治疗应用微型钢板的分析论文_吕松青

(耒阳市夏塘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衡阳 421804)

摘要:目的 研究手部骨折治疗应用微型钢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手部骨折患者,其中包含开放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49例;掌骨骨折49例,指骨骨折52例;新鲜骨折39例,陈旧性骨折69例;挤压伤29例,砸压伤28例,绞压伤26例,切割伤28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机将手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石膏,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全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2-9个月内,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并确保随访时间平均为6个月。其中,对照组治愈49例,治愈率为84.48%,观察组治愈56例,治愈率96.5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避免骨折片移动的发生,减少肌腱粘连,安全性高,对患者手部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手部骨折;微型钛板内固定;克氏针石膏固定;效果观察

骨折是儿童及老年人的高发意外伤害[1],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但手部骨折多发于中青年劳动力,常因操作机器或其他重物引起的外伤所致。患者通常为单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应用克氏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0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克氏针石膏固定组)和观察组(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每组患者各58例。克氏针石膏固定组患者中包含开放性骨折36例,闭合性骨折22例;掌骨骨折26例,指骨骨折22例;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39例;挤压伤14例,砸压伤16例,绞压伤12例,切割伤18例。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患者中包含开放性骨折31例,闭合性骨折27例;掌骨骨折23例,指骨骨折30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30例;挤压伤17例,砸压伤11例,绞压伤14例,切割伤1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9岁,平均(53.95±2.74)岁;观察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7岁,平均(52.56±1.7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位置及类型、致伤原因等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所有患者手部骨折类型和分类均由术前均由X线或CT检查确诊,手术方式根据患者伤势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3方法 整个手术过程均在严格无菌的操作下进行,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使用的所有器具均符合手术的标准。做好所有准备前,医生应首先对患者的紧张和恐俱心理进行安抚。并对其既往病史,血压、心电图等基础生命体征进行认真研究,并根据x线片了解骨折类型,确定手术方式。

对照组:克氏针石膏固定。采用传统的石膏固定术,对患处消毒后,再将2枚克氏针打入骨折处,借助X线对其骨折的位置进行复位[2],复位完成后,相应位置覆盖无菌敷料,再使用石膏对其进行固定。

观察组: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完成后,保持同水平部位的相邻骨折在同一切口内处理的原则下,掌应用C型切口;手指近节骨折行桡背侧或尺背侧切口。手术过程中仔细观察,避免损伤腱周组织,遵循无创伤的原则下尽量不剥离骨膜。穿孔方向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面的具体情况,选择与断面垂直方向进行穿孔。再以按照穿孔深度为依据选取合适的螺丝钉进行固定,至少选用2个及以上钢板螺丝,并选用不同的创面和角度,各种骨折类型需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孔数微型钢板[3]。

1.4疗效评价 手术结束后,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根据 TMP系统(手部功能复原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4],主要分为优秀、良好、一 般,并 以 优秀和良好计算治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值±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 <0.05时,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甲级愈合,术后均由X线检查认定为骨折部位均解剖复位。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全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2-9个月内,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并确保随访时间平均为6个月。其中,对照组治愈49例,治愈率为84.48%,观察组治愈56例,治愈率96.5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手部骨折的治疗中,在恰当的处理和及时的治疗及积极的术后康复下,多数病人手部能大部分恢复至原有的功能,少数病人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后常用的固定方法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一般包括有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等;内固定一般是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后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对于手部骨折患者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职业。患者对于功能部位的恢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要求,微型钢板可以做到尽早的功能锻炼的同时减少移位的发生,比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更加快捷和简便,更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此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用于各骨折类型,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与感染率,骨折愈合的程度更为优良,手部灵活性也有所提高[5]。

综上所述,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避免骨折片移动的发生,减少肌腱粘连,安全性高,对患者手部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庞忠政.微型钢板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7:76-77.

[2]李晓文,利春叶,杨钦泰,等.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102.

[3]叶茂,赵菁,周涤沙,等.AO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5,7(3):55-125.

[4]姜志良.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8(29).1055-1057

[5]宋艳照.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 86 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4,12(3):255-256.

论文作者:吕松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手部骨折治疗应用微型钢板的分析论文_吕松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