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合格品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论文_邹向光,李起栋,王万生

浅谈不合格品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论文_邹向光,李起栋,王万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质量问题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不合格品管理是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军工企业,其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和国家的战略战术,因此,本文针对军工企业不合格品管理和控制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提高不合格品管理水平。

关键词:不合格品;质量管理;重要性;措施

引言

“军工产品,质量为天。”军工企业的质量问题是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因此,作为军工企业要一直恪守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质量道德观念,严格把关质量做出高水平且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现代化军、民品产业的需要。

一、不合格品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1、不合格品是成本费用之源

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和费用,造成单位利润率降低。因此,在企业实际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经常开展以“降费减损提质”为主题的活动,使每位员工都能树立节约资源就是创造财富的良好价值观。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使质量与效益挂钩。不断提高全部员工的质量意识,尽量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费用。

2、不合格品是设计和工艺水平的重要体现

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就是对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操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产品设计、生产的相关人员要及时准确的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分析及定位是否准确、采取的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是否有效、能否切实可行、对设计及工艺中的漏洞是否进行补充、对其中的错误是否及时更正、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都是能对再次产生同类问题起到预防作用。比如产品设计及工艺上的漏洞补充和完善能有利于产品的性能稳定,可以有效避免在线产品再次发生同类事件。

3、不合格品是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我们要坚持对产品负责、对客户负责的原则把不合格品及时做好隔离并做好标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避免对产品的质量造成隐患,检验及操作人员要将不合格状态描述清楚,必要时应附检验和实验数据,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定期进行汇总,有针对性的制定各个工序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做到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对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夹具进行改进更新使之更便于操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二、企业不合格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严谨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但对不合格品报告单的填写却不够重视,经常出现不合格现象描述不详、原因分析不到位、纠正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纠正措施无效,相类似不合格现象连续发生。

2、对不合格现象的发生无总体把控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个体较为重视,一经发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且措施有效,但对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合格现象未做总体分析,导致无法根据总体分析找出发生不合格的原因,无法实现由事后检验转向预防控制来提高产品质量。

3、不合格审理系统的管理不完善

不合格品的审理结果有:报废、返工、返修、让步接收、降级使用和退回供方等,企业只注重对不合格品的审理,却忽视了对不合格品审理系统的管理,对审理人员的培训、日常监督和检查不到位,导致部分不合格品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相关审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出现诸如:审理意见无法执行、误判审理权限、未审理不合格品随意转工等问题。

只有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才能保证不合格品的控制满足体系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严格不合格品控制,这样才能加快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效提高不合格品管理的几点建议

1、实施“三不放过”的原则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合格品,则应:第一,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因为不查清原因,就无法进行预防和纠正,不能防止再现或重复发生。第二,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惩罚,而主要是为了预防,提醒责任者提高全面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保证产品质量。第三,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还是查清责任者,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改进的措施。“三不放过”原则,是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这种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发挥检验工作的把关和预防的职能。

2、发挥两种“判别”职能

检验管理工作中有两种“判别”职能:

2.1符合性判别。符合性判别是指判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即是否合格,这种判别的职能是由检验员或检验部门来承担。

2.2适用性判别。适用性和符合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等同。符合性是相对于质量技术标准来说的,具有比较的性质;而适用性是指适合用户要求而言的,一般说,两者是统一的,但也不尽然。人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完全合格的产品,用起来不一定好用,甚至完全不适用;反之,有的产品,检验指标虽不完全合格,但用起来却能使人满意。可能是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也可能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本身就不合理,或者有过剩质量。所以不合格品不一定等同于废品,它可以判为返修后再用,或者直接回用。这类判别称为适用性判别。由于这类判别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要求,因此检验部门难于胜任,而应由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来审理决定。这类审理委员会应由设计、工艺、质量、检验、计划、销售和用户代表共同组成,重要产品应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制度。

3、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不合格品可以有以下处理方法:

(1)报废,对于不能使用如影响人身财产安全或经济上产生严重损失的不合格品,应予报废处理。

(2)返工,返工是一个程序,它可以完全消除不合格,并使质量特性完全

(3)返修,返修与返工的区别在于返修不能完全消除不合格品,而只能减轻不合格品的程度,使不合格品尚能达到基本满足使用要求而被接收的目的。

(4)原样使用,原样使用也称为直接回用,就是不加返工和返修。直接交给用户。这种情况必须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特别是要把情况告诉用户,得到用户的认可。

4、加强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

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不合格品的标记凡经检验为不合格品的产品、半成品或零部件,应当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别,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做出特殊的标志。例如,有的企业在废品的致废部位涂上红漆,在返修品上涂以黄漆,在回用品上打上“回用”的印章等办法,以示区别。

(2)不合格品的隔离对各种不合格品在涂上(或打上)标记后应立即分区进行隔离存放,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混乱。废品在填写废品单后,应及时放于废品箱或废品库,严加保管和监视,任何人不准乱拿和错用。一旦发现动用废品,以假充真,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或上报。隔离区的废品应及时清除和处理,在检验人员参与下及时送废品库,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处理消毁。

四、总结

企业的产品质量是它的灵魂。一个企业的好坏不单单是企业利润的多少,严把质量关才是最关键的,做好不合格品的管理、正确定位不合格品原因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企业一定严格把控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管理体系。因为只靠事后检验是不能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所以只有严格把控产品设计生产的整个过程,把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控制,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不合格品产生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促进军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才.军工产品不合格品审理程序的分析与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8(15).

[2]杭小初,李艳,王丰双.论军工产品定型试验阶段的不合格品管理[J].国防技术基础,2015(5):11-15.

[3]李立梅.现代军机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管理和方法[J].科学与信息化,2017(20).

论文作者:邹向光,李起栋,王万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浅谈不合格品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论文_邹向光,李起栋,王万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