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烟曲霉的诊断与治疗_曲霉菌论文

鹅烟曲霉的诊断与治疗_曲霉菌论文

雏鹅烟曲霉菌病的诊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曲霉论文,雏鹅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11月,肇庆鼎湖区一刘姓农户饲养的一群雏鹅在5日龄时发生一起呼吸困难、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雏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烟曲霉菌病。由于采取了比较合理的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该病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农户共饲养清远鹅257只,分8小栏地面平养。用干稻草切成长10公分左右作垫料,所有垫料表面均有青黑的霉点。饲料是大米饭、玉米粉、金钱牌小鸡料及青菜,未发现异常。育雏室平时靠关闭门窗来保温,空气较混浊,湿度较大。养至5日龄时发现7只雏鹅发病,并逐日增加,虽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但未见病情好转,发病数量反而不断增加,至10日龄时增至83只。发病期间共死亡21只,发病率32%,死亡率25%。发病第四天后按禽烟曲霉菌病进行综合防治。

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喘气。鼻、眼充盈浆液性物。病雏精神沉郁,缩颈垂翼,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下痢、粪便灰白或黄绿。部分死前共济失调,角弓反张,抽搐。多数病雏迅速脱水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病程一般2-7天。

二、剖检病变

共剖检病死雏5只,主要病变在肺、气襄及胸腹腔内。肺及气襄壁上散在粟粒状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质地较硬,切开后内部呈干酪样。气襄增厚、混浊,偶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灰绿色霉菌斑块。直径3-6mm。部分病例在肝脏,腹腔、浆膜表面有小结节。

三、实验室诊断

1、取病死雏心包液、肝组织抹片,赖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未发现致病菌。

2、取病死雏肺、气束壁上小结节,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10%氢氧化钾溶液,将结节压碎,盖上盖玻片镜检,见大量有隔的烟曲霉菌菌丝。

3、将病死雏肺部、气襄壁结节捣碎加灭菌生理盐水研磨,接种于马铃薯培养基上,37℃培养三天,可见大量菌丝生长,7天后颜色加深变为灰绿色。挑取镜检,有烟曲霉菌的有隔繁殖菌丝,鼓槌状顶囊及球形分生饱子。

从以上情况综合分析,确诊这次疫病为雏鹅烟曲霉菌病,病源来自发霉的垫草。

四、防治措施

1、将原有垫草彻底清除,地面撒上一层薄沙,再铺上谷壳作垫料,增加红外线灯作晚间保温。定时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湿度,使室内较干燥。

2、在饲料中加混制霉菌素,用量为100万单位/kg饲料,连喂7天。

3、用制霉菌素喷霉,每天2次(上午、傍晚),每次用量为每只雏1万单位/10ml,在离雏鹅1米高上空向下喷霉。连续4天。

经过上述防治措施处理后,死亡停止,症状轻微的逐渐康复,疫情得到完全控制。

小结:

幼禽曲霉菌病常因饲料或垫草发霉变质污染曲霉菌而引起。只要在饲养中经常检查饲料及垫草,注意空气流通及环境干燥,并采用适当的保温方法,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本病。一旦发生本病应及时调节环境找出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就能较好地防治本病。

标签:;  ;  

鹅烟曲霉的诊断与治疗_曲霉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