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景刚1,姜春岩1,吕智海2(通讯作者)

1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2哈尔滨儿童医院康复科 150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高压氧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治疗工作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研究组的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92.09±2.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1±3.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脑瘫;运动疗法;高压氧;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selected in June 2012 to May 1,2013 31 days in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the clinical data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o come round to see a doctor serial number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Dan Hao as the study group,Shuang Hao for the contrast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rug + electric physiotherapy and exercis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study group given drugs and electric therapy plus exercise therapy and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Record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on the treatment of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5%(19 / 2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5.00%(13 / 20),study group of families of the children of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ore(92.09 + 2.17)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80.91 + 3.44),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CP)in routine drug therapy plus with exercise therapy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so that children with limb movement ability and brain func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to protect their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exercise therapy;hyperbaric oxygen;therapeutic effect

小儿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多于2岁前出现相关症状,目前临床多采用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法[1]。本文将于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脑瘫患儿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为提高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脑瘫患儿中,男15例,女5例,年龄5~29个月,平均(12.66±0.31)个月;疾病类型:手足徐动型2例、混合型5例、肌张力低下型3例、痉挛型10例;对照组脑瘫患儿中,男16例、女4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2.71±0.30)岁;疾病类型:手足徐动型3例、混合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2例、痉挛型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无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3)无神经外科疾病,如脑部肿瘤、脑积水等;(4)年龄不大于3周岁;(5)治疗依从性良好,无意识障碍,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无中断治疗情况;(6)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2]。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 对两组脑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高压氧联合治疗。分析方法包括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事医护人员及患者等,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治疗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2 治疗方法(1)运动疗法(每天训练时间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确定,连续训练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①Vojta法:即反射性翻身及反射性俯趴两种诱导方法,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手技,主诱发带包括肘、踝、膝、腕,辅助诱发带包括肩胛下角、肩胛内侧、肩峰、臀中肌、髂前上棘、后头侧下颌等,对上述诱发带进行正确诱导从而达到躯干移动及四肢协调运动的训练目的,使训练肢体正常运动,抑制异常移动;②Bobath法:在患儿肢体躯干上有规律的叩击后患儿局部肌肉将出现紧张,属于保持患儿正常姿势的促进手法,于患儿机体特定部位进行调节,从而缓解痉挛及促进正常姿势及运动;(2)药物治疗:将20 mg神经节苷脂加入5%葡萄糖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连续治疗10 d为一疗程;(3)电理疗:电理疗可分为:①脑循环;②肌兴奋治疗仪;③肌痉挛治疗仪;④导平治疗仪;⑤中频电疗仪等,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项目。(4)高压氧:利用第701研究所提供型号为YLC0.5/1.5型婴儿高压氧舱,将压力设定为0.04~0.10 MPa,舱内氧体积分数设定为60%~90%,以20 min升压-30 min稳压-20 min减压为一次治疗,治疗期间应全程换气,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5~7 d方可继续实施治疗,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2~6个疗程为宜。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根据我国0~6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脑瘫患儿进行疗效判断,该量表共包括50项评分项目,其中每项满分为2分,若患儿完成得2分、大部分完成得1.5分、完成一半得1分、完成小部分得0.5分、无法完成得0分,总分100分。①显效:经治疗后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提高20%及以上;②有效:经治疗后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提高1%~19%;③无效:经治疗后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未提高甚至下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满意度:指导患儿家属于本次治疗结束后独立完成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服务态度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越高[3-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92.09±2.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1±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感觉统合失调等,属于非进行性脑损伤疾病[1,5]。研究表明,小儿脑瘫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可通过多种措施尽量降低病残程度,从而保障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

研究可知,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疾病并取得显著效果。神经营养类药物及促进神经系统代谢类药物有利于已经损伤的神经发生修复或再生,应用于神经损伤疾病治疗后可显著改善脑神经功能,最终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根据神经运动生理学、神经发育学等理论研发的Vojta法、Bobath法等运动疗法的目的在于刺激患儿肢体及大脑,使已经受损的大脑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最终获得满意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其中Bobath法可有效保持肢体正常运动模式及抑制异常姿势,在改善患儿肢体运动能力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关节挛缩、变形发生率;Vojat法可通过对诱发带进行有效压迫刺激,从而提高机体协调性及移动能力,达到有效治疗目的[6]。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脑瘫患儿经药物、电理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后虽可获得一定疗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5.00%),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小儿脑瘫临床特点,在药物及运动治疗基础上联合其他方式综合治疗,从而提高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预后。

研究表明,小儿脑瘫属于大脑缺血缺氧性疾病,符合高压氧临床治疗相关指征。脑瘫患儿经高压氧治疗后可提高机体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使毛细血管内氧的弥散能力得到改善,增大氧扩散系数(细胞与毛细血管间),利于氧离子到达发生缺氧的脑细胞中,迅速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态,纠正体内酸中毒[7]。此外,高压氧还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害程度,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强吞噬细胞功能,使受损局部组织建立完善的微血管及侧支循环,最终将逐渐恢复大脑皮质生理活动[8]。本文中研究组脑瘫患儿经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使用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小儿脑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晒红,徐开寿,何璐,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2):167-169.

[2]赵韡.小儿脑瘫的高压氧治疗对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20-21.

[3]穆晓红,徐林,许世刚,等.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09,16(9):674-676.

[4]董小丽,周红玲,余亚平,等.高压氧加功能训练治疗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J].华西医学,2003,18(4):526.

[5]王丽娟.运动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4):54-55.

[6]叶巧,刘玉娟.高压氧治疗护理加综合治疗对小儿脑瘫疗效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44-645.

[7]岳冬梅,杨玉瑶,刘玲.强制性运动疗法在儿童脑瘫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21):2917-2918.

[8]李玲,白勇,邹东晓,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脑瘫患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4-86.

论文作者:王景刚1,姜春岩1,吕智海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景刚1,姜春岩1,吕智海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