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筝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分析论文_黄梅

深圳艺术学校广东深圳518001

摘 要:检索获得CNKI以古筝教育教学为主题的期刊文献641篇,并选取其中学术论文580篇的标引数据,从活跃作者、研究小组、主要理论阵地、突出贡献单位、合作研究、基金支持重点和高频关键词等7个角度出发,进行统计分析,借以总结古筝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古筝;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632. 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缘起

对古筝教育教学研究规律的认识,可以节省学者的调研时间并导引研究方向、利于学者选题和深度研究,截至当前,纵观我国古筝教育教学研究历史,对其研究规律总结文献仅见到一篇,即2015年,黄冈师范学院学者王帆发文对2004至2010计六年间古筝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做了梳理[1]。

一篇文献显然不足以支撑该领域的学者选题,故笔者在学者王帆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电影类型国际学术研究方法[2],对以往古筝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总结并完善。

采样针对CNKI收录的期刊文献,检索方式为“教育”或“教学”与“古筝”为精确主题检索、检索开始时间不限且截止于2016年底,共检到相关文献641篇,选取文献的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基金、发表年份等7项标引数据下载;再于下载生成的数据中,去除61篇非学术文献(会议报道22、人物风采20、机构介绍8、期刊广告5、领导讲话3、行业简讯3)部分,剩余学术论文580篇的标引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表1 样本数据总表(仅列出1行数据)

(二)研究历史阶段

就155期刊逐年刊发该主题研究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得到古筝教育教学研究的年发文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古筝教育教学研究的年发文趋势图

参考图1所示的论文数量变化趋势, 1981至2016的36年间,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萌芽阶段和发展阶段。从1981至2001年的21年为萌芽阶段,该阶段仅录得研究论文23篇,可见古筝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零星见刊状况,1982年、1983年等8个年份没有研究文献问世;从2002年至今的1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相关研究真正启动,年研究成果迅速突破两位数并呈爆发式增长。通过该阶段15年间、历年发文数在时间序列上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归统计中Multiple R、R Square和Adjusted R Square三个参数均接近1,方差分析中显著值Significance F为3.03E-09,可见回归良好,从而确认自2002年起、年发文数与年份间的经验公式Y=5.725X-11464(Y为年发文数,X为公元年份)之有效性,据此公式可以预测出2017至2020年的发文数分别为83、89、95、100,学者当前切入古筝教育教学研究正处在难得的历史发展时期。

三、研究主体

(一)研究单位类型与省区

580篇学术论文注明作者单位的有528篇,这528篇出自四类单位,其中本科以上高等学校发文数量最多为432篇,占到82%,其余18%的发文作者来自中学、小学、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剧团和专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发文中,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和大学下属的的音乐学院占到36%,师范类大学(学院)占到28%,专业院校和师范学院是研究主力;职业技术院校占到10%,高职高专这部分研究力量也不容小视。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该领域研究力量分布并不均衡,其中江苏最多发文61篇、湖北省次之发文42篇,发文超过20篇的省区还有河南省、辽宁省、广东省、陕西省、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黑龙江省、北京市和福建省。

(二)突出贡献机构

以第一作者单位统计贡献,发现突出贡献机构均为高等学校,并以音乐学院为主,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均出现于表3,表中10个突出贡献机构以第一作者单位名义共发文92篇,占总发文量528篇的17%。

表3 突出贡献机构排名表

表中贡献最大的学者王中山,在《乐器》杂志上刊发了系列教学心得《中山“谈”筝——古筝教学笔记》。

(二)合作研究

580篇学术论文中,两个以上学者合著的论文有17篇,占到3%的比例,这个严重偏低的合作研究率说明学者间友好度不容乐观,非常有必要加强合作研究机会的把握,早日形成学者间自发的研究团队。

(三)基金资助

580篇学术论文中,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仅30篇,平均资助率5%,这一资助率过低;且予以资助的基金级别也低,省厅级基金和校级基金各半,很少获得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古筝教育教学研究获得资助集中在2010年以后,证明各级政府开始资助该领域研究也就是近几年的事。

五、小结

至今,研究成果统计分析得到以下三条结论:

(一)古筝教育教学研究自2002年真正启动并步入黄金发展时期,目前研究成果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产生了以十大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为骨干的研究单位,以《音乐时空》为首的十大主要理论阵地已形成。

(二)开展古筝教育教学研究除普通高等学校外,高职高专的研究力量也不可忽视;江苏、湖北和河南等中部人口大省是我国古筝教育教学研究力量分布重点区域。

(三)以学者王中山等为首的教学研究活跃学者群已经产生,然而学着研究以“单打独斗”为主、专业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见雏形;国家对该项研究的资助意识仍需极大加强。

参考文献:

[1]王帆.2004年-2010年发表的关于古筝教学的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5(06):363,168.

[2]梁君健,尹鸿.电影类型学国际学术研究的现状分析[J].电影艺术,2015(05):67-73.

作者简介:黄梅(1972-),四川成都人,学士,深圳艺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古筝教育教学。

论文作者:黄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我国古筝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分析论文_黄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