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后习题,设计教学过程论文_刘俊红

根据课后习题,设计教学过程论文_刘俊红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二小 433018

摘 要:语文教师备课时应当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对照课后习题,针对具体课文内容,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实实在在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体现课文体裁、内容的特色,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南”。

关键词:教学目标 课后习题 语文要素

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写下的是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现在信息资源的丰富,教学面对林林总总的教学设计,往往难以取舍、无所适从,然后东弄一块,西摘一段,形成了四不像。

其实,课后练习中,往往将读写听说思能力分解成若干训练重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层次感非常强。

一、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激活思维

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为感知类和感悟类的题目,往往包括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对重点语段的深入研究,对精彩语言的揣摩领悟等。感知类的,如《鲸》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感悟类的:如《开国大典》第二题: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新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设置了这样的习题,而这些练习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激活思维。

二、引导学生储存文本语言 习得言语活水

在课后练习中有一类练习为积累型的题目,如《葡萄叶的梦》的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吹泡泡》第三题,背诵第三自然段,仿照这一段把你玩儿一种游戏的过程写下来。语言要注重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这些积累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储存文本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引领学生拓宽空间 发散思维

这类练习在教材中也有许多,如《新型玻璃》的第三题: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钓鱼的启示》第四题:课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有启示?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写下来和大家交流。这些练习引领着学生向课外延伸,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次,校级教学探讨课,在四十分钟授课完后,我简单地介绍了我的教学思路。等我讲完,有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就提了建议,可不可以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课后,我仔细阅读了此课的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2.课文里有很多句子写了美丽的肥皂泡和作者的想法。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体会。

3.背诵第三自然段,仿照这一段把玩儿一种游戏的过程写下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忽然醍醐灌顶,这三道练习,不是很明晰地告诉我们此课的训练重点吗?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初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对事物的细致描写。

下面的教学片段,从课后练习中紧扣一些关键词,来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旨在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描写的具体,从而为读写结合写自己玩儿过的一种游戏做好铺垫。

(1)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做泡泡水的?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结合你们平时游戏时做泡泡水时的情景,体会“放、加、和弄”等动词的准确性。(板书 做:放→加→和弄)

同桌互相试着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制作泡泡水的过程说一说。

(2)泡泡水做好了,就一定能吹好泡泡吗?再读读课文,找一找吹泡泡还有什么“窍门”?

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语,然后互相交流,说体会。

“蘸……慢慢地吹……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这些平常的词语用在这里却是那么的恰当、准确。冰心写吹泡泡的过程时,不但用了十分准确生动的动词,还十分有条理呢。再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语中能体会到这一点。

读后引导学生找出“然后……再……”这样的连词,体会叙述的条理性、有序性。

下面我们做一个填空练习,大家先读一读这段话,然后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用一根细竹管,粘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3)大家还有玩儿过其他游戏,请模仿上面这段话说说自己是怎样玩游戏的,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互相介绍自己玩的游戏,看谁介绍得清楚。

(4)说完后再用一段话把自己玩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写完后读一读,看看介绍清楚了没有。

课后习题是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是课堂教学中需要实施到位的训练内容,对语文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如果把课后练习题适当地移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或许能很快又准确地把握课文的训练重点,而且能得到些教学方法的提示和指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教师要从课后练习中紧扣一些关键词,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关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预设,成就有效课堂中的精彩。

论文作者:刘俊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根据课后习题,设计教学过程论文_刘俊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