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的应用论文_周金凤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343000

摘要:目的:讨论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腹腔镜疝环结扎术的斜疝患者的选取,将9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人。两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舒芬太尼、丙泊酚、苯磺酸顺阿曲库铵全麻诱导,同时在此条件下,对观察组另外进行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而对照组则采用七氟醚吸入的方法维持。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变化及拔管后出现的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情况的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且血流动力的稳定性也比对照组要好,并且,拔管后所出现的不适症状的概率都远低于对照组,所得数据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进行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使用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来维持麻醉效果,对于血液动力具有稳定性,同时可以促进小儿苏醒,这项技术可控并且很安全,值得被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

通过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疝气环结扎技术在临产治疗中已经普遍应用了,因为其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操作简单的特点,对儿童的术后恢复有着促进作用。本篇研究通过采取相同的全麻手段后,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七氟醚吸入、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后观察其维持麻醉效果进行比较,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收治的90例进行腹腔镜疝环结扎术的斜疝患儿进行选取,患儿对象均为男患,年龄在3~11岁,平均年龄(6.2± 1.9)岁;患者均在术前无感冒、发烧等症状。将选取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数据比较得出,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1)麻醉方法:患者手术前8小时禁食,5小时禁水,在病房中为患儿把静脉留置针准备好,对于哭闹严重的患儿实施基础麻醉后送入手术室。(2)麻醉诱导: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注射舒芬太尼、丙泊酚,在患儿进行麻醉状态后进行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的注射,待三分钟后气管插管。(3)术中维持: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对观察组进行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来进行术中维持,对照组则全程吸入七氟醚。完成手术后则停止一切用药,将穿刺孔缝闭。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各时刻的血流动力的状况和拔管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进行讨论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所检测到的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进行麻醉的时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拔管时间与患者随性时间长于观察组。见表1。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拔管后,观察组的患儿发生呼吸困难甚至低血氧等症状的概率远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对照组在插管后、手术开始后、停药时、拔管时与苏醒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1]都比观察组的数据要高。见表3。

3讨论

研究中的患儿年龄分布为3~11岁,他们对于药物的代谢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丙泊酚虽然见效快但是镇痛作用不明显,所以要配合其他镇痛药物一起使用。在本篇研究中,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与患者苏醒时间都比对照组的时间要短,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所以通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的使用中,既稳定了血流动力学又可以促使患儿更快苏醒,安全因素也很高,值得被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丰,何卓文,刘东辉,欧阳文博,张坤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0:789-791.

[2]郭正纲,郝建华,贾晓鹏,祈喆.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深度的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04:354-356.

[3]李元斌,邓发斌,陈淳,周宇,郭川.微泵输注丙泊酚和硝普钠在脑出血急性期的镇静强化降压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03:495-497.

论文作者:周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的应用论文_周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