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熟悉而非真实知识的绝对和相对方面_同一性论文

论熟悉而非真实知识的绝对和相对方面_同一性论文

论熟知而未被真知的绝对与相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知论文,未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人们经常运用绝对、相对范畴,但总是不能正确地运用。即是说,不能在绝对中把握相对,在相对中把握绝对。在运用时,把它们看作不是同一事物而是两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此物为绝对,彼物为相对,这样易导致将绝对和相对中的某一方面绝对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阐明了绝对相对之间的辩证关系,经典作家也科学地运用它们说明了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我们如果重视并学会运用它们,就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和说明问题,避免出现绝对化倾向。

〔关键词〕绝对 相对

黑格尔曾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熟知非真知。他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这样的知识,既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因而无论怎样说来说去,都不能离开原地而前进一步。”[①]我们对于绝对与相对的认识就是如此。人们经常地谈论起绝对、相对及它们的关系,能够“脱口而出”地到处运用,似乎这是已经熟知了的原理,是一个已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的问题,然而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偏差、失误,却恰恰是由于没能很好地把握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所致。为此笔者认为有进行专门论述的必要。

在人类思想史上,绝对相对的观念很早就产生了。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②]他从“水流”现象道出“一切皆流,万物常新”的思想,实际上是已经意识到了运动和静止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换句话说,他已有了关于绝对与相对的思想。在这之前和以后的哲学家都有追求绝对与相对的观念和倾向。米利都派追求世界本原的观念就是追求绝对的观念。他们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那种东西的数量是无限的,其存在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阿克西曼德说,作为世界本原的“无规定者”“是永恒的和无始无终的”。这就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的。同时,他们认为,具体事物要受到“基质”的决定和制约,其存在是有条件的,所以是相对的。爱利亚派的巴门尼德也追求绝对的东西,他把作为精神本体的“存在”称为绝对,认为存在是不动不变和无所不包的,是永恒、唯一的,只有“存在”,没有“非存在”。他离开相对谈绝对片面夸大绝对,使存在脱离了物质和具体事物,从而陷入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潭。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追求相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哲学。他认为感觉是相对的,提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那样”[③]。他还举例说,同样在刮风,有人会觉得冷,有人会觉得不冷,有人会觉得稍微有点冷,又有人会觉得很冷。然而风本身并不是要末冷要末不冷,而是对于感觉冷的人冷,对于不感觉冷的人不冷。普罗泰戈拉由夸大感觉的相对性而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从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到把一切都看作仅仅是相对的,无任何绝对可言,使他走向了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上面这些古希腊哲学家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事物的绝对相对关系。但他们关于绝对与相对的观念和对绝对与相对含义的解释都是片面的。由于历史和理论思维的局限,他们还不能形成辩证的科学的绝对相对观,还不能完全地懂得绝对相对的科学道理。

在黑格尔哲学中,黑格尔把绝对规定为一种理性精神,即所谓“绝对观念”,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黑格尔没有象探讨其它许多辩证法的范畴那样,把绝对与相对作为辩证法的独立的范畴进行研究,但对许多具体范畴和概念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进行了探讨。从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他关于绝对与相对及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卓越思想,但那种“醉熏熏的思辩”及其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使他不可能最终彻底地、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上唯一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回答的学说。

绝对与相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科学的范畴,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概括而形成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绝对与相对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是客观事物或过程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关系的反映。绝对是指事物具有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普遍的、完满的性质;相对指事物具有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特殊的性质。对绝对与相对的这种规定,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的区别。形而上学者看不到事物的对立统一,看不到事物自身包含着矛盾,所以总是把相互矛盾的属性看作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事物中。在形而上学论者看来,一事物要么是绝对的,要么是相对的,不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说它是绝对的,就等于否定它是相对的,说它是相对的,那就否定它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认为既对立又同一的两个方面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所以绝对与相对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人们一般是在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上对二者加以区别。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对立的,绝对是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普遍的;而相对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特殊的。绝对与相对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因而两者又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是统一的。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结在一起。有绝对,必有相对,有相对,必有绝对。世界上没有脱离相对的纯粹绝对,也没有离开绝对的纯粹相对,绝对与相对不能孤立存在,彼此不可分割。绝对与相对作为矛盾着的对立面,同其它矛盾对立面一样,也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绝对中包含着相对,相对中包含着绝对。把握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在绝对中把握相对,在相对中把握绝对,这是这对范畴的辩证性、科学性的要求。

世界上一切事物既包含有绝对的方面,又包含有相对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克服绝对与相对相脱离的形而上学观念,从二者的辩证统一把握事物,才是对这对范畴的科学认识和科学运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作了典范。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对绝对与相对这对范畴的研究和运用,这使他们对所论述的问题能给予科学的说明。

马克思在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总是善于运用哲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其中也包括对绝对与相对关系原理的应用。早在1844年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就是通过对绝对相对问题的研究和运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采取反历史主义的态度,批判他们把资本主义关系看成永恒不变的关系的绝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绝对与相对关系理论,科学地说明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在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时,他说:“从一定观点看来,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似乎完全是幻想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工人本身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但是,如果注意一下剩余价值的运动,这种表面上的同一性就消失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立并成为普遍的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只要涉及到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差别就可以感觉到了。”[④]马克思通过仔细分析向我们表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既有表面的同一性,又有本质的差别。之所以能从表面的同一性看到本质的差别,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绝对与相对的区别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另外马克思还运用绝对相对理论研究了价值、人口等问题,提出相对价值形式、相对人口过剩、相对生产过剩等理论,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列宁在同新的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相对理论。他指出:“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⑤]依据辩证法,就能够在相对中把握绝对,绝对中把握相对。而在主观主义和诡辩者看来,绝对与相对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对就是绝对,相对就是相对,互不相干。在同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的斗争中,列宁坚持了绝对与相对问题上的辩证法。

列宁还运用绝对与相对的理论科学地说明了其它理论问题。在阐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关系时他说:“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⑥]这就更清楚地把握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将其用之于真理问题时,他提出了那段至理名言:这种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⑦]通过对绝对与相对关系的运用,既有力批判了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经验批判主义,又分清了是非,阐明了列宁科学的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还把认识中真理与谬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等关系都归结为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相对理论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贡献。在理论上,他运用绝对与相对的理论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每一矛盾着的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⑧]抗日战争初期,党内一些人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口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绝对与相对原理正确解决了坚持统一战线与坚持党的独立性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坚持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在同时,必须保持加入统一战线中的任何党派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如果只谈统一性,否认独立性,不但我们共产党,任何党派都是不能同意的。当然,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认为它是绝对的,就会破坏团结对敌的总方针。但是绝不能抹杀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即不能抹杀或自己抛弃各党相对的自由权,否则也会破坏团结对敌的总方针。他批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是错误的。如果要我们“一切经过”蒋介石,那只有片面的服从,无所谓“经过统一战线”;如果要国民党一切经过我们,就太滑稽。他提出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的方针[⑨]。这是对绝对相对原理的正确运用。后来,毛泽东还针对“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正确方法。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分清是非,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⑩]在人民内部对自己的同志不可能没有批评,过火的斗争和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都是错误的,片面的,是在思想上把斗争一面或团结一面的绝对化。他批评一些同志在思想上的片面化,绝对化说:“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11)对问题不加分析“爱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12),这是极其错误的。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绝对相对理论的卓越运用,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还强调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13)绝对于相对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重要哲学基础,不懂得它,就等于不懂得辩证法,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就会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

绝对相对原理对于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只有按照它的科学要求去做,把它作为矛盾问题的精髓看待,它才能成为我们认识和实践的思想武器,否则,就无助于我们的科学认识。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绝对相对原理的科学要求,实际上只是套用这些字眼,并没有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试分析几个实例。

之一,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这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传统观点和习惯提法。这种提法试图用绝对相对原理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但说同一性只是相对的,斗争性只是绝对的,这是错误的。因为有相对就必有绝对,有绝对就必有相对。同一性是相对的,也应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这种提法的论者在论证时大都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即任何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的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当这种特定的条件不具备或消失时,矛盾双方就丧失同一性,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并且,矛盾同一性赖以建立和存在的条件是凝固的,而是可变的,因而矛盾的同一性是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这不是说斗争性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下或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而是说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用不着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里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的条件也是斗争的条件,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受同样条件限制的,因而斗争性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本身就是斗争性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进行斗争是由于其相互依存、相互联结所致,当矛盾双方相互脱离开来时,丧失了同一性,不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也就无所谓斗争了。矛盾统一体所处的外部条件不同,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具体状况不同,矛盾双方斗争的具体形式、具体状态都是不同的,正如古语所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都说明了斗争性的有条件性、相对性。说斗争性可以打破限制它的条件,为事物发展创造必需的条件,这只能合理地被理解为斗争性贯穿于矛盾产生、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的始终。在斗争性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它一刻也离不开同一性,如果由于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斗争倾向终于导致矛盾双方彻底分离,旧矛盾统一体让位于新矛盾统一体,存在的斗争性就不是原来意义的斗争性,它必然相应地有新的同一性伴随。矛盾的斗争破坏着同一但又不能离开同一的情景也是贯彻矛盾始终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不会出现一个没有同一,只有对立、只有斗争的阶段。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与矛盾同时存在,贯穿于矛盾发展过程的始终。从这一意义上说,二者都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一些论者隐而不谈同一性的绝对性和斗争性的相对性,只谈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似乎是否定了另外的那个方面,达到了论证片面论点的目的,实际上给予人的是一种片面的知识。同一性和斗争性都应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这并不是说,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中不存在绝对性与相对性的问题。事实上应该说的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样说才是科学的、合理的、辩证的。但这时的绝对与相对已不是前面说的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而是另外的问题了。我们知道,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平行并存,同是事物发展的积极力量。二者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我们说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绝对的,不仅是说它存在于一切矛盾中并贯穿于矛盾发展过程的始终,而且是说它与矛盾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而其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说这种关系是相对的,是说这种关系的具体存在是受特定条件限制的,在不同条件下,这一关系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矛盾不同,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性质、形式、内容是不同的,因而是相对的。

顺便说一下,有论者论证“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性”这一观点时,引用列宁这样一段话为据:“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笔者认为,这里列宁只是就统一的某种状态(同一、均势状态)说的,指这种状态是易逝的、相对的——这与恩格斯说任何静止、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是一致的——而不是说统一性只是相对的。之所以说它是相对的是因为这时仍然有着斗争,斗争仍在继续。这里的主要意思是表明了斗争是绝对的,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从这段话引申出下列结论:“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14)。毛泽东的结论是正确的、科学的。

之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从绝对相对原理角度看,这个似乎已成定论的原理也是有问题的。当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的时候,其中绝对与相对是指运动和它的一种特殊状态的关系,不是指严格意义上同一事物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因而有其不够科学的一面。无论如何,运动和静止是不同的,它们都应既包含有绝对的方面,又包含有相对的方面,运动和静止都应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只讲运动是绝对的,易使人离开相对来理解这种绝对,引起将运动绝对化的误解。对静止也一样。

这个问题,革命导师早已阐述清楚,是从几种不同层次的意义上说的。从最根本的意义说来,运动具有绝对性。物质世界永恒地运动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如恩格斯所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绝对的静止、无条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15)但运动都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运动的形式是具体的,相对的。运动的形式具有具体性、无限多样性,所以运动具有相对性。从某种确定的运动形式看,才有相对静止存在。恩格斯指出:“任何静止、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只有对这种或那种确定的运动形式来说才是有意义的”(16)。换言之,离开这种或那种确定的运动形式,就谈不上静止、平衡的问题。静止存在于一定运动形式中,存在于运动中,当然只能是相对的。但是这种静止必然是指事物没有进行某种特定形式的运动,在一定意义上处于不变的状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绝对的,它表明静止有绝对性一面。如果不承认这种静止有绝对性,就会甚至连特定形式的运动本身都没法把握。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不同于其它运动形式的确定的稳定性,如生命运动就有不同于物理、化学、社会等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会保持生命运动的质的稳定性不变;反之就不是生命运动形式了。由此可见,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意义上又具有绝对性。

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看,二者是有区别的,这是绝对的。但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运动本身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静止就包含在运动之中,是“有限制的运动结果”。运动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就会破坏这种结果。静止是运动相对性的表现,静止的存在表明了运动有相对性。静止是暂时的,也是有始有终的,有过程的,其相对中有绝对。我们从根本意义上讲运动有绝对性,但不能否认运动和静止都有相对性;我们讲静止在本质上有相对性,但不能否认它和运动一样有绝对性。强调静止有绝对性,在于不能因运动是永恒的而否认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强调运动是有相对性的,在于不能因为运动是绝对的就把它看作是无法把握的,似乎“万物一阵旋风”,任何事物运动形式都是一样的。这两种片面观点在哲学史上都曾有过。只谈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就含有这种片面性,至少在语言形式上是这样。其实,不同事物的差别就是运动形式的差别。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说,“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就认识了物质本身”(17)。

上面论述表明,运动在一定意义上的相对性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的绝对性都是不能否认的,如果同时讲到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就会使人对问题有更确切的把握。

之三,整个宇宙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的,每个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具

体过程的发展是相对的。

人们在阐述绝对相对关系原理时一般都要举出这个实例。如果是一般地谈论问题,这样说也不算错。但如果是专门论述绝对相对的问题,仅仅这样说就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性。这里实际上存在着“整个宇宙”和“具体事物和具体过程”“两个事物”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在整个宇宙是由每个具体事物和具体过程组成的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每个具体事物和具体过程看作是整个宇宙相对性的一种表现。整个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事物”,其绝对性与相对性体现在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中。每个具体事物和具体过程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绝对相对原理的基本观点。

正确地把握各种事物中的绝对相对关系,关键是要在绝对中把握相对,在相对中把握绝对。但人们往往不能在绝对中把握相对,在相对中把握绝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说绝对与相对是熟知而未被真知的。把绝对与相对看作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事物之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对某一事物只强调其绝对和相对中的一个方面,就会在思想上将这一方面绝对化,在理论上犯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错误。理论上的片面性会导致实践上更大的片面性,甚至极端化错误。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过去我们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将二者的区别绝对化,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口号,提出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在经济生活中,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绝对化,甚至用改变生产关系来代替发展生产力本身,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而批判唯生产力论,这样做的时候以为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早已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其结果使人们形成了诸如“越穷越光荣”、“根正苗红”、“富则修”的似是而非的糊涂观念。

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将事物绝对或相对的一面绝对化,就容易使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而否定那些似非而可能是的东西。革命导师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我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和相互关系。事物不同,其绝对与相对的表现不同,需要我们以唯物辩证法的绝对相对原理为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地分析和把握。

注释:

①《精神现象学》第20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版。

②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第23、55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6月版。

④《资本论》第1卷(下),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558页。

⑤⑥《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10月版,第408页。

⑦《列宁选集》第2卷,第135页。

⑧见《矛盾论》

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24、539~540页。

⑩同上,第5卷369页。

(11) (12)同上第3卷,第832、939页。

(13) (14)同上第1卷,第320、332页。

(1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8、99页、101页。

(17)同上,552页。

标签:;  ;  ;  ;  ;  

论熟悉而非真实知识的绝对和相对方面_同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