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苏州工业园区论文

苏州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苏州工业园区论文

苏州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州论文,共同发展论文,工业园区论文,乡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年来,中新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以其宏伟的战略目标、科学的布局规划、独特的运行方式、惊人的发展速度,塑造了崭新的开发形象,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园区的开发也给周边乡镇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大开发带来大变化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70平方公里,涉及娄葑、跨塘、斜塘、唯亭、胜浦等5个乡镇。在园区开发之初,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分属郊区和吴县管辖的上述5个乡镇(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总人口16.47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这一举措,为园区周边乡镇掀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周边乡镇规划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是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镇为样板, 经中新双方规划专家共同编制而成的。周边乡镇划归园区后,其镇域规划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全新的调整。一是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和科学。无论是经济发展目标还是社会发展目标,都体现出了与园区实现一体化的规划思想。二是镇村布局更为合理。根据相对集中的原则,每一个镇都按照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呼应的镇村格局进行规划,改变了原有镇村布局缺乏衔接的状况。三是各类用地分配更为平衡。四是基础公益设施更为有序。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有力地增强了周边乡镇对海内外的吸引力。园区开发三年来,周边乡镇引进外资总额远远高于园区开发前历年的总和。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也从1993年的88.4万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469万美元。今年上半年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到帐外资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

三、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推动了周边乡镇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征地动迂过程中,周边乡镇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实施经济结构的大跨度调整,提高了经济水平。据统计,5乡镇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已从1993年的14家发展到1996年的35家,新兴支柱产业完成产值已从0.86亿元上升到2.44亿元·企业利税已从2.35亿元上升到8.77亿元。与此同时,周边乡镇的农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适度规模经营单位已从1993年的36个发展到1996年的254个,多种经营基地从56个发展到129个。

四、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带动了周边乡镇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从根本上改善了周边乡镇的基础设施。除苏州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给周边乡镇带来了实惠外,周边乡镇也借势开发,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4亿元,新建道路32公里,电话装机总容量也从1993年的6981门发展到1996年的1.45万门。二是有效地改变了周边乡镇的生活环境。动迁居民注宅的集中建设和管理,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使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初步改变了周边乡镇的教育条件。三年来,园区和乡镇齐心协力,先后新建、改建了一批中小学。同时,医疗保健等条件也有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使周边乡镇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机遇意识普遍提高。在园区的辐射面前,谁觉悟早、行动快,谁就得益大、收获多,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二是学习知识技能的观念深入人心。普遍感到,无论是发展集体经济还是个人寻找就业岗位,教育程度的强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新发展需要新融合

从几年来的实践看,全面实现园区与周边乡镇的一体化,关键应在“融合”上下功夫。为此,我们认为,以下几个环节值得引起重视。

第一,理清相互关系,形成思想共识。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周边乡镇在园区建设中的基础性特点。周边乡镇相对于园区开发这个大局来说,无疑是一个配角,必须始终服从服务于园区建设。但是,也不能忽视周边乡镇在园区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从某种角度来说,乡镇稳则园区稳,乡镇兴则园区兴。因此,在发展园区的同时,必须正确对待乡镇发展问题。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在园区开发建设中,不仅要有“亲商”观念,而且要有“亲乡”观念。这必须始终在工作中一以贯之。二是必须充分认识周边乡镇与园区建设的互补性特点。一方面,周边乡镇的发展有赖于园区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园区的发展也离不开周边乡镇的促进作用。周边乡镇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不仅可以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工业配套区。而且还能成为园区农副产品的供给基地。同时,随着周边乡镇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周边乡镇还能成为园区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总之,一定要真正把周边乡镇融入园区建设的整体,并把它贯穿于整个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去。

第二,缩小发展差距,提高承载能力。周边乡镇要实现与园区共同发展,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尽快缩小自身与园区的差距,迅速提高接受园区辐射的能力。一是基础性开发必须加大力度。主要应在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尽快与园区接轨。二是功能性开发必须尽快形成气候。要充分抓住征地动迁、园区项目辐射等机遇,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现代化程度,尽快形成开发气候。三是运行体制必须适应现代化人生产的要求。周边乡镇首先应努力增强时间、效率、服务意识,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其次增强协作意识,在基础设施、项目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区域联动。

第三,形成开发特色,实现互补联动。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各具风格的开发特色,是周边乡镇与园区实现长期互补联动的必然选择。首先应在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大致形成不同的产业分工。其次应形成不同的开发个性。重点要在各镇的开发分区上形成各自的开发特色。

第四,提高村民素质,增强发展后劲。当前,最迫切的是尽快提高征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应根据征地动迂的范围和进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证地劳动力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征地劳动力的适应能力,逐步降低征地劳动力的“隐性”失业率。同时,逐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一支以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者为代表的新型的农民队伍。还要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学校规模,规范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把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切实放到战略的高度抓实抓好。

第五,履行政府职能,加大指导力度。一要加强政策指导。对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应结合乡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意见,以便使各项政策规定尽快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二要适当加强工作指导。使园区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逐步渗透到周边乡镇的各个层面。

开发区研究 (本栏目与江苏无锡新区党委宣传部联办)

标签:;  ;  ;  

苏州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苏州工业园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