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替啶异丙嗪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观察论文_苏晓玲

苏晓玲

栖霞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栖霞 265312

【中图分类号】R9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92-01

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是人流,在妇科领域中它虽属小手术,但也具有一定风险和痛苦,当患者疼痛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时,难以配合手术操作,可增加子宫穿孔、吸宫不全、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显著,但术前必须禁食,术中发生呼吸循环抑制的机率较高,在基层医院应用受限。本院自2006年12 月至2013 年12 月将杜冷丁和异丙嗪应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作用,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 年12 月至2013年12月行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420 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80例,对照组140 例,年龄18 ~ 46岁,孕周6 ~ 10周,术前经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无人工流产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术前禁食4-6 h,常规查体及妇科检查,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阴道检查,查清子宫位置、大小及软硬度等,消毒铺巾。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试验组静脉推注杜冷丁(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058)50 mg 加异丙嗪(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181)25 mg,约10 min 左右受术者出现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凝视状开始手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手术。

1.3 镇痛标准:参照曾静影标准〔1〕,将镇痛分为3级。显效:术中完全无痛,表现良好、安静;有效:轻度腹痛,轻微呻吟无扭动,基本安静;无效:明显疼痛不安或大声呻吟。术中注意观察受术者血压、脉搏、呼吸、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胸闷等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 见表1。

2.2 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情况 见表2。两组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阴道出血量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n(%)

3 讨论

子宫由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支配,人工流产术所致的剧烈疼痛是由于扩张和牵拉宫颈及吸宫时刺激子宫壁所引起的,可造成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哌替啶属人工合成的镇痛药物,有镇痛、镇静作用,镇痛剂量可选择性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但并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同时因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不愉快情绪也可缓解。异丙嗪属吩嗪类抗组胺药,有中枢抑制、镇吐、抗胆碱、抗5 -羟色胺作用和局麻作用,能增强麻醉药、镇痛药的作用[2],二者合用镇痛效果满意,同时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术中处于安静状态并保持清醒。因哌替啶对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器有兴奋作用,并增加前庭器官的敏感性,可引起恶心、呕吐和眩晕。异丙秦有镇静、抗晕、镇吐作用,二者合用,可减少副作用,临床实践未出现术中、术后呕吐的现象[3]。联合运用产生的协同作用使镇痛有效率达96.8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且杜冷丁作用时间为2 -4 h,可缓解术后由于子宫收缩产生的痉挛疼痛。

总之,杜冷丁和异丙嗪联合运用在人工流产术中,可提高人工流产的可接受性及安全性,无需麻醉师配合,简便、可靠、易推广,是目前基层医院较理想的人流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曾静影.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7(4):210.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金有豫主编.药理学[M].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5.

论文作者:苏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哌替啶异丙嗪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观察论文_苏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