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_薛立峰1,李京雷2,卢卫兵3

探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_薛立峰1,李京雷2,卢卫兵3

1 行唐县机井队 河北石家庄 050600;2 行唐县机井队 河北石家庄 050600;3行唐县农机监理站 河北石家庄 050600

摘要:农村供水是一项事关农民基本生存的服务性事业。本文通过多年对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状况入手,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管理方面的有效建议,总结归纳出一些关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以促进农村供水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建议

前言:农村供水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群众性强的特点。它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其建设与管理事关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供水工程现状

1、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不高

限于建设初期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水平等条件,农村饮水工程大都是分年度投资建设,均采用一村一井的单村供水形式。由于建管程序不完善,有的工程没有进行专业设计,有的设计不规范,施工队伍不正规,工程建设标准低,设备简陋,加之多年运行,老化失修问题比较普遍。

2、供水保证率不高

受地质及水资源分布等条件影响,一些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即使有水井工程,供水保证率也不高,农民经常因季节性缺水,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物力解决取水问题,基本生存条件得不到保证。

3、水质得不到保证

因工程措施不完善,有些地区饮用水中铁、锰等严重超标,还有氟病区,饮水质量难以保障,农民易发疾病。一村一井水源井工程紧临村庄,水源易受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污染,水质无法保证。

4、管护措施不到位

因人员力量、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原因,一村一井工程建后管护措施大都不到位,有的工程使用年限达不到设计年限,提前废弃,饮水困难人口反复和工程重复建设问题非常突出,严重浪费了建设资金。

二、关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面的建议

1、实现村镇供水工程一体化

村镇供水一体化是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这样可以解决小水厂水质难以保证的问题。政府部门确定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性,按“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组建的合作组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千方百计发挥工程效益。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村镇集中管理和统一供水,同时考虑如何分配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的生活用水。

2、推行多种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农村供水工程可以按照工程分布范围不同,组建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这些组织参与灌溉管理,为解决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这样既可以明确用水户是建设、管理、受益的主体,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又可以机动灵活地保证每个成员的权利、责任和应尽义务。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受行政区划的影响。

3、加强用水安全教育的宣传

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大量使用农业化肥和农药而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水质。但是大多农民极度缺乏安全用水观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政府积极主动的去引导他们饮用正规水厂的自来水,并组织农民参加安全用水培训班、安全用水展览等。同时对农村的水厂要严格要求,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责”,确保安全用水观念深入人心。

4、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监督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国家应当建立、完善农村地区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的相关制度及管理部门,设立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监督网络,定期对农村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同时将地方政府、当地居民一同纳入到农村供工程用水安全建设中来。而针对农村供水工程水源突发污染事件设立应急管理机制,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做好应急处理。还要做到防治结合,加强水源保护,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特别要防止采矿、工业造成的水源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1、合理确定水价,计量收费

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关健。合理制定工程水价、计量收费是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良性运行最有力的经济手段。供水管理机构在经营上,实现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供水水价经核定,报物价部门批准执行,水价确定应考虑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定价。同时,实施一户一表,按计量收费。水费收入设专户管理,并开展服务承诺公示活动,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乡镇供水是一项公益事业,因此,在不能执行全成本水价之前,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降低供水成本,供水管理单位也要逐步探索分质供水、超额加价等办法,提高效益,保证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2、运行管理经费由财政补贴

国家应对乡镇供水工程建后管理进行财政补贴。作为农村基础公益设施,供水管理单位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根据工程投资、规模等给予一定的运行管理经费补肋。工程维护与管理经费等应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开支,由地方政府筹资解决。或者建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基金。同时,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折旧费与维修费的存储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3、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进一步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主体及其责任。供水工程建成后,进一步明确工程产权,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水管理单位作为管理主体,全面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工程管理单位要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切实规范工程经营行为,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良性运行机制。

同时,应明确管理单位性质,进一步核定管理人员,实行按岗定员、管养分离,落实工程管护经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在岗人员各从其事、各负其职,逐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另外,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管理和业务素质。要建立起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议事会制度”,明确工程管理权限,真正让用水户参与进来,切实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监督。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供水管理模式。

4、建设专业化管理队伍

集中供水厂作为直接为用水户服务的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供水的安全、单位效益,也影响着水利行业的整体形象。为此,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专业化的供水管理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管理人员的“责、权、利要分明。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及时解决供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上门服务,对用户提出的水事问题件件有记录,有回声,有结果,取得用水户的信任、支持。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对于村民自管的工程,也要组织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有针对性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行政区域内组建专门管理机构,对所属农村供水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及考核等工作。

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供水工程规模、供水方式和水处理措施,做好区域供水工程规划。政府只有切实做好农村供水工程工作,才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伍宁.浅谈小型村镇供水工程的特点与发展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

[2]韩海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策略研究.信息周刊.2015年2月

[3]蔡文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周刊.2015年2月

[4]陈玉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几点看法[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8).

[5]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

作者简介:

薛立峰,男,汉族,学历:大专,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李京雷,男,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卢卫兵,男,汉族,学历:大专,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

论文作者:薛立峰1,李京雷2,卢卫兵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探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_薛立峰1,李京雷2,卢卫兵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