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东
中铁电气化局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71
摘要:从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施工管理的基本特点,提出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损失和浪费。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成本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项目设计、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同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细微差异,施工环境的丝毫变化,操作工序的一点变化,机械设备的丁点磨损,都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质量事故。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发生质量问题后不能对其更换配件、改进性能,更不能进行产品置换,或者是退款给业主。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尤显重要。对于现代建筑施工,特别是一些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公共建筑施工,由于各类关系错综复杂,涉及项目质量的设计、施工单位众多,不是仅仅靠施工企业就能完全保证整个项目工程全部功能的质量。所以,必须从设计开始,将质量管理纳入视野,将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众多单位有机组织起来,建立覆盖全面、协调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同时,进一步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要全面贯彻实施目标计划,建立健全得岗位责任制,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建筑产品的关键部门和环节的质量关。
3建筑施工费用预测管理
管理预测工作是工程管理的基础,它可以为工程的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见,管理预测有利于增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对建筑施工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3.1工料费用预测管理
工料费用的预测管理就是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中的人员费用进行分析,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施工所要投入的人员数量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材料费预测管理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因此,管理人员应认真进行材料费预测,并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实际情况做费用预测,还要反复核对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格、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对于实际材料与合同中协定的材料有所不同的情况,管理人员要仔细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以便作出最科学的费用预测。
3.3机械使用费预测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投标中,建设单位已经提供了施工的机械设备型号、数量,这些都是通过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还有所差异,在功效上也会不同,因此,管理人员应测算实际的机械使用费,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将会产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
3.4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管理
工程中标之后,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技术层面出发,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费用。再根据施工当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实际的施工方法,同时分析该实际方法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最后作出正确的预测,以预防在施工中发生了变动后,施工人员无法及时作出应对。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4.1建立现代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促进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实施,首先要建立现代化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明确技术管理体系内部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明确工程施工过程各项工作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促进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将施工过程技术管理落实到部门,再由部门分配到人,以此使技术管理责任明确,促进技术管理的实施。同时通过奖惩制度与技术管理有关职责挂钩的形式,促进全员的参与及责权利的统一,促进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
4.2加强现场监控,促进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
现场监控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技术管理与监控承购及时发现施工过程技术问题,保障工程施工技术处于受控状态。加强施工技术现场监控,加强旁站、巡检、平行检测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对于施工过程中未按技术要求进行的施工,必须及时制止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人员及时进行改正。同时通过现场监控还可以及时发现机械操作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时发现设备技术参数设定偏差,避免事故发生。
4.3加强技术文件管理,促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施
技术文件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标准,加强技术文件管理是保障施工技术管理标准的关键。技术文件中的施工记录更是工程施工的具体反映,通过加强施工记录管理能够在工程验收过程以及出现质量通病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便于对问题的解决,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还关系到施工基础参数标准的设定与实施,根据技术文件进行材料选购、施工过程技术控制是施工技术管理的根本,因此加强技术文件管理是促进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
结语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管理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有效率的资源。处理好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是参建方共同的责任,也是对全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管理工作,相信这样的本文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为出版社,1987
[2](美)J.D.费雷姆.新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3]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孙义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费用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