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仿真的哲学思考_人工智能论文

智能仿真的哲学思考_人工智能论文

智能模拟的哲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智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智能模拟作为本世纪中叶崛起的新的科学技术,其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卓著可以说是科技史上罕见的。它的实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智能模拟研究广泛深入地全面展开,特别是电脑模拟人脑功能和作用的多方面逼近,引出了一系列质疑: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本质上能否等同?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类智能?智能机器人是否会战胜人类进而奴役人类?等等。这些疑问既要自然科学作出回答,更需要从哲学理论思维层次上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本质上能否等同?

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可译成智能模拟,即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人脑的功能。智能模拟得以实现,首先是要实现人类天然智能、即思维活动的形式化、机械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科学运用相应的数学分析方法,把形式化和物化了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从而建立知识库,在更高的水平上模拟人脑的天然智能。从信息处理和变换角度看,电脑了在模拟人脑,电子元件的物理机制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化学能和电能机制,电脑的输入、存储、运算、输出模拟神经系统的反射过程,用开关、有无模拟神元冲动的强弱,如是等等。可以说,电脑和人脑都是智能信息系统的某种实现,具有某种信息的共同性和平行性。电脑和人脑虽然是不同的物质结构,承载着不同的物质运动形态,但是具有共同的、客观的物质基础--某种信息上的对应、某种物质机制上的对应。美国心理学家赫·西蒙在提出关于思维的信息处理理论时说过:“尽管我们不知道能解释思维的基本元符号处理在脑中是怎样由生理作用完成的,但我们知道这些处理在数字计算机中是由电子作用完成的。给计算机编程序使之思维,已经证明有可能为思维提供机械论解释。”①虽然,赫·西蒙提出的理论远远没有覆盖人类思维活动的全部范围,但它毕竟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的思维活动,进一步去探索人类智能的内在微观机制,加深人类思维活动具体细节的了解,提供了材料。

此外,智能模拟能够实现人类智能的部分功能,甚至在单项功能上还可以大大超过人类智能(这是因为智能模拟以电子元件和机械为基础,不象人类智能以人体和人脑为基础,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说明具有反映特性的、属于机械运动和物理运动的电脑,与包含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态,具有高级反映特性的人脑,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性。智能模拟也就是模拟人脑思维规律的必然性、重复性的内在联系。不论是50年代后期的“通用解题程序”(简称GPS),还是70年代的“专家咨询系统”,以及当今正在研制的“生物神经网络”,智能模拟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对人类思维规律的掌握和模拟。随着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智能模拟已经越来越接近人的意识,成为人类智能的必要补充。但是电脑思维过程的智能模拟是人所给予的,是人类智能机制在机器中的再现和物化,是人类智能的结晶。智能模拟扩大了智能的外延,即智能模拟和人类智能在某些结果上的类似性。但在内涵方面智能模拟与人类智能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智能模拟不具有人类智能的社会性。恩格斯说过:“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②“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新的课题,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与此同时,又不断地创造出供观察和研究使用的新的物质手段--工具,使认识得以向广度深度发展;从而又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水平愈高,人类思维能力也愈强。脱离了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因此,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性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同样也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智能模拟的智能机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本身不可能参加人类社会实践,因而也模拟不了人类智能的社会意识,这形成了它与人类智能的一个本质差别。

其次,智能模拟不具备人类智能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与上述的社会性紧密相关的又一本质差别。人类智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并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类智能具人所独有的主观能动性。而智能模拟在这一方面是永远也不能达到的。尽管人类智能和智能模拟都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但人作为信息的接收一方或信息发送一方,都有极大的能动性。早在2400年前,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就讲到,雅典节日的各种竞技表演,各拥有不同类型的观众:儿童爱看木偶戏,少年爱喜剧,受到教育的青年男女及一般公民则愿看悲剧,而老年人最欣赏希腊史诗。这说明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分别接收不同的语言信息,在接收信息时有极大的能动性。同样,100多年前,黑格尔在《小逻辑》中也提到,同一句格言由不同年龄的人讲出来,含义完全不同,因为“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维,一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④这又说明,同一个语言信息,由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发送出来,其信息量因人而异,体现了发送信息的极大能动性。至于讲到人的科学预见、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则更高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都是智能模拟所不具备的。我们不否认智能模拟的自动性。但究其实质,这种自动性实际上是受制于人的、离不开人控制的被动性。这绝对不能与人类智能的主观能动性相提并论。

最后、智能模拟没有人类智能的主观世界。人类智能在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关系和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它包括个人的认识、意志、情感、兴趣等心理活动,以及道德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在内的整个世界观。这个主观世界,即每个人所特有的主观状态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形式。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和对事物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按不同的方式来反映客观事物。因此,人脑的反映是能动的有选择有创造的反映。具有不同主观世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所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不但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差异。智能模拟就不一样。电脑没有一个主观世界。两台电脑输出同一信息,其信息量始终是相等的。同样,同一个事物对两台电脑输入同一信息,其信息量也是始终相等的,而不会存在质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主观世界还表现在人的自我意识上,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同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不可分割的周围环境和对象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同周围环境和对象的关系,并据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一句话,即人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并进一步进行反思。这些都是电脑和智能模拟做不到的。

智能模拟和人类智能、电脑和人脑之所以存在这些本质区别,简言之,因为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进化系统。人类智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以高度组织起来的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为组织机构,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而智能模拟则是人类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而创造的、用以电脑为核心的自动控制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智能的机械的和电子的无机结构。它只是机械--物理的过程。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生理-心理过程)无疑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机械-物理过程),但不能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因为,高级运动形式是占主导的、支配的地位,从而决定了这一运动形式的特殊本质。这既是智能模拟之所以能实现的根据,又是智能模拟与人类智能有本质区别的根本原因。智能模拟只是近似于人类智能,但绝非等同于人类智能。

二、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会不会战胜人类、取代人类,进而统治和奴役人类?

这个问题最早提出来是在1948年。英国的阿希贝在《设计一个脑》中认为,在机器的行为足够简单并能为我们所理解的时候,这是容易对付的。但是,如果机器确实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它迟早一定会从奴隶地位醒悟过来,以至排斥人。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维纳,在《自动化的某些道德和技术后果》中也认为,古希腊聪明的奴隶哲学家可以支配主人的行动,同样如果机器变得越来越有效,而且在一个越来越高的心理水平上运转,人被机器统治的灾难就越来越逼近了。美国萨柏尼可夫在1972年提出,人将成为计算机思想家的玩物或害虫,成为它们低级发展形式的回忆,保存在将来的动物园里。70年代一种新的恐惧感袭击美国,人们深恐再也不能自控生活,而受到计算机所控制,受到“科学的奴役”。这一争论,几十年来一直持续不停,直到今天。这个问题,既涉及到技术问题,更涉及到哲学问题。

从现代科学技术看,著名的机器人设计师塞缪尔说过:“机器不能输出任何未经输入的东西。”“所谓结论只不过是输入程序和输入数据的逻辑结果。”人类智能一般指大脑的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功能,以及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人们把大脑思维过程形式化,并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从而使机器具有类似人的学习、记忆、判断以及作出行动反应的本领。这是人的智能的产物,是“物化的智能”,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工具。它只是在局部功能上延伸和扩展了人类智能。从整体上分析,它与人类智能还有较大的差距。以“理解”为例,在结果上智能模拟和人类智能有类似性,但并不能等同。人类智能的精确分析综合能力、神经系统所固有的加工信息方法都远远超过智能模拟。人能够同含混不清的语言、轮廓不太明晰的图形、只知大概范围的参数打交道而作出灵活的反映。人在分析问题时,有独特的思维活动,有广泛的联想和推理,遇到意外情况也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应该采取的行动。这是智能模拟所不具备的。同样,从“搜索”和“信息转换”等方面分析,也都有一定的差距。总之,人是一个极其复杂、性能完善的多极结构的巨大系统,能很好地解决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它所具有的“特征群”--需要、动机、性格、意志、情感、注意、经历、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智能模拟所不具备的。尤其是人的复杂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即前述的主观世界)和作为精神世界的前提和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智能模拟是根本不可能具有的。由此决定了智能模拟只能是近似于人类智能或在局部功能上超过人类智能,从整体和全局来分析,智能模拟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从而控制人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争论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智能模拟是把人(主体)的认识能力,作为研究(认识)的对象(客体),并对其进行认识和模拟。从认识论角度看,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总是先于认识,没有客体,就没有认识关系,也没有认识活动,更谈不上模拟。以此来分析,人把自己认识能力转化为认识对象(客体),应该是对象(客体,即人的认识能力)在先,对它的认识和模拟在后。或者说,只有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才有认识和模拟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智能模拟始终是跟随在人类智能后面的模拟物。人们把对自身认识以智能模拟这种物化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智能模拟这种实践活动,使自身的认识又向前发展了,然后再把它重新物化在智能模拟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在每一个循环里,人们始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而“智能机器人”只是人的认识的物化,是人的工具。人们的认识先于“智能机器人”,这就保证了人对机器的绝对控制权。

二是人和机器的关系方面问题。我们并不否认维纳所说的古希腊聪明的奴隶哲学家可以支配主人的行动。但“智能机器人”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哲学家,它只是机器。它作为工具,所处的被支配地位同奴隶哲学家的被支配地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因而,这种比喻是不足为证的。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突出对人的某个方面特点的研究,以某种看法简化人,并作模拟是允许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控制论专家可以把人看作一个复杂的自动机,计算机专家可以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机……但是事实上人不是机器,机器也不是人。如果抹煞两者的本质区别,那就是最严重的错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每当人创造出一种机器代替自己的劳动时,在一定程度上都放大了自己的部分功能,同时也培养出自己控制这种机器的能力,使人的手变得更灵巧,使人脑变得更发达。从根本上讲,人类本身就是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由类人猿演化、进化而形成的。所以,可以说一切工具和机器发展的历史,事实上也是人类自身创造和发展的历史。“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的部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成千上万倍地放大了人类智能的某些单项功能,是工具发展过程中一个大飞跃。但是它本质上还是机器,还是人的工具。它的发展依赖于人类智能的发展。首先是人把聪明的智慧给了“智能机器人”,然后“智能机器人”又使人更加聪明、智慧。人是主宰、使用者、监控者。“智能机器人”是从属于人的工具,是被动的、被支配的、为人服务的工具。离开了主宰,工具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人和机器的关系来分析,人机协作是智能模拟的发展主流。智能模拟的辅佐将使人的创造力提高,使人能进行更有成效的精神创造活动。而“智能机器人”有了人的指导也将效率倍增。就简单的智能而言,机器比人快。就高级的创造活动而言,人比机器有效。人和人类智能与“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模拟可以看作一个母系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两个子系统都可以单独活动,但最佳方案是联合活动、人机协作。这两个子系统里,人是主导的,智能模拟应处处为人服务,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人和人类智能不仅是“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模拟的创造者、使用者,而且也是主宰者、制约者。用智能模拟武装起来的人,将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智能高超、效率强大的人,也是任何机器战胜不了的人。我们无须担忧“智能机器人”奴役和统治人类的虚幻未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但怎样用它,究竟是用它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因此,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目光远大的科学家应该关心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自己的科学研究适应时代的要求,让自己的科学成果为人类带来幸福,为社会带来进步;要关心自己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效果,要造福于人类社会,而决不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制造一代比一代更强的“智能机器人”,目的只能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进步、极大地增强人类的智慧和才干,为人类争得更大的自由、更多的幸福和彻底的解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模拟的未来成就,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步和崭新的未来。

注释:

① 赫·西蒙:《计算机思维》,《世界科学》1985年第2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④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8页。

标签:;  ;  

智能仿真的哲学思考_人工智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