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种形式开展完全独立的户外活动--日本幼儿教育之一_户外运动论文

以多种形式开展完全独立的户外活动--日本幼儿教育之一_户外运动论文

开展充分自主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日本幼儿教育观感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式多样论文,观感论文,日本论文,幼儿教育论文,户外活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夏,应日本同行邀请,赴日考察一个月,感触良多。期间,曾参加了一次日中教育研讨会。在会上,一项日中两国中小学生的比较研究(日本福冈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项研究考察了包括体育在内共5门课程的成绩,结果, 日本中小学生各门成绩中,体育为第一位,中国则体育排在最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日两国幼儿阶段的教育效果:日本幼儿园注重户外活动游戏,因而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均得到增强,而我们则较忽视。

我参观了日本保育园、幼稚园共计20所,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户外活动。日本幼儿教育最大特色之一就是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性游戏。他们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提供进行多种形式户外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日本的保教机构极为重视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户外活动性游戏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以培养其活动兴趣与能力。幼儿在保育园、幼稚园的生活,通常是自户外游戏开始的。在幼稚园一日生活安排中,入园时间为8:00—8:30,从幼儿入园至10:00或10:30均为自由活动、游戏时间,幼儿可以在室内或户外玩。在天气好的日子,幼儿一般都选择户外游戏。

幼儿园场地有的较大,有的虽不很宽敞,但利用得较充分。幼儿可以在场地上跑动,可以选择场地上各种材料进行活动。场地四周一般设置了多种玩具、器械或运动设施,例如,跳马、秋千、摇船、拔梯、弓形爬梯、单杠、爬高的绳或杆、推车、脚踏车。幼儿园通常都有联合运动器械,多用原木制作,包括攀登架、悬桥、滑梯、平衡木、爬网等。这些活动设施、器械并非全部是买来的现成玩具,很多是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的,例如,将废轮胎半截埋入地下就成了跳马,几个轮胎摞起来,幼儿就可以跳、爬;又如,一所幼儿园附近小区拆建时,家长们用很便宜的价格买来房舍拆下来的旧木料,动手为园所制作了联合运动器械、传统玩具高跷。另外,沙箱和相应的铲、桶等材料是各园必备的。泥、沙无定形、可塑性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通常吸引了很多孩子尽情戏耍。夏天一般各园每周甚至每天均安排各班幼儿游泳活动,主要是为幼儿接触水提供机会,目的不在于学习游泳。凡遇雨天或不适合外出的日子,幼儿园通常都有的大厅或多功能室,就成为活动性游戏室,摆上些诸如单杠、垫子、平衡木、爬梯之类的器械,各班幼儿可自由来这里活动,伸展身体,充分游戏。

二、幼儿自主选择,教师积极参与

户外活动玩什么、怎么玩,并不是由教师硬性安排的,而是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教师也与班上孩子们一起玩,与孩子们一起挖沙池、做泥饽饽,尽情享受欢乐。在我所参观的园中,从未见到教师站在一边旁观,或是在做其他无关事情的现象。教师们积极参与,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幼儿,激发其活动兴趣。活动中,教师就像是幼儿的伙伴或大朋友,这种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自己作主、自创玩法,因而较少见到对教师的依赖行为。

在约两小时的自由活动中,没有什么明显的班级界限,不同年龄或班级的孩子也可以在一起玩。

三、对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认识及对安全问题的考虑

在日本幼儿园见到的幼儿,无论男孩或女孩,运动能力都极强,令人赞叹。我曾见到一些女孩子,齐胸高的跳马,从远处紧跑几步,手撑“马背”一跃而过;有的女孩在约1米高的圆木上走平衡,无需任何保护;一个文静的女孩三下两下就爬上约三层楼高,带有脚蹬的高杆;还有一群女孩子身体向上一跃,双手抓住高高的拔梯,然后两手交替着迅速从一端拔到另一端。男孩女孩爬树更是很平常的事情。小班孩子的运动能力也很强,他们两手抓住单杠,身体灵活地向前或向后翻转。幼儿园的孩子一个个都很健壮、结实,见不到“胖墩儿”“豆芽菜”等特殊体型。

开展充分自主的户外游戏,如何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呢?我曾就此请教日本同行,他们的观点很明确:幼儿需要活动,需要这样的开放性游戏,教育应考虑其需要,注意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在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其能力,以活动促发展;幼儿运动能力增强了,动作协调了,自然就会不出或少出事故;幼儿在活动中受点小伤、磕碰是难免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成长的必要经历,也是一种学习;当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学会自我防范,避免危险,并在活动中加强指导,还是必要的。具体地说,幼儿园一般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强指导。在户外活动中,教师注意教要领、提要求。刚入园的幼儿,活动能力差,不会使用材料、器械,教师要对其各项活动做具体指导,例如,玩单杠或攀爬器械,两手一定要抓紧、握牢;告诉幼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小班幼儿入园第一学期,开展户外活动游戏时,不仅本班教师给予细致指导,班外教师、园长、主任等也亲临运动场地各区域,协助指导幼儿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当幼儿基本掌握了各项活动后,才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玩。

二是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幼儿一入园,教师就对他进行观察、了解,以掌握其能力、兴趣等,做到心中有数。当全班幼儿基本学会各项活动后,教师就放手让他们自由去玩。对于那些能力较差或较冲动的孩子,一定要知道户外活动中他在哪里,在玩什么,及时指导、关照;有时让他跟在自己身边活动,或是安排其他孩子带他一起玩,以便影响他们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三是主动做家长工作,消除或缓解其焦虑,引导他们配合、支持园所教育。日本幼儿家长特别是母亲很爱孩子,有的家长对园里的一些做法如大量户外活动表示担心。园长和教师就主动做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认识幼儿成长需要活动。例如,横浜的金井幼儿园房舍建在一座高台上,下面是游戏场,高台边缘无任何围栏等防护设施,我曾请教园长,幼儿是否会不小心摔落下去。园长说,最初许多家长也有这样的担心。她认为,幼儿自小就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或本能,会进行自我防范。她们经常以此向家长解释使其宽心。的确,该园建园多年来,从未出现此类事故。

四、一点启示

分析起来,我们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不力有这样两方面原因:一是对安全问题过于焦虑。当前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对独生子女家长往往珍爱有加,保护过度;教师也担心万一出事故无法交代。这种焦虑心态日益加剧,导致教师不敢放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充分玩,并且,成人的心态也在影响着幼儿,他们往往不敢玩、不愿玩、不会玩。

二是教育措施不力。据了解,一些园所户外活动器械在种类与数量上不可谓不丰,但利用率低。有的园把原有场地全部装备了游乐器械,场地被占据,幼儿无法充分跑动,同时游乐器械需专人管理,活动时也需专人安全护理,因而不宜经常开展活动,户外活动多见幼儿在地面上玩。园所的活动场地多为水泥地面,有利于保持卫生但不利于活动;虽然近年有的园铺上了人造草坪,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人与自然进一步分离。总之,教育上注重消极防范,而未抓住关键,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幼儿缺乏活动能力、协调能力、灵活应变力、分析和判断力,即使幼儿在平地活动,摔跟头、碰破头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再有,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教育上未提供条件,使其天性受到限制,造成一些幼儿情绪浮躁,不稳定,反而容易出事故。应该看到教育上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幼儿园安全工作之大忌。

针对目前我国幼教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借鉴日本幼教的经验,改进我们的工作。

首先,应充分认识运动能力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观念,以活动促发展。

第二,要注意采取积极教育措施,为幼儿运动能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提供开展运动性游戏的物质条件,如必要的场地、器械、设施和材料等。在这方面,需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当地自然材料,不一定用高价购置。如,场地小可利用周围社区环境;天气坏,不便外出,应想办法提供活动条件,比如充分利用大游戏室、音乐室、礼堂等。同时,还需研究如何参与和指导活动性游戏,并基于对全班及每个幼儿的深入了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在教育实践中探索规律,如探索户外活动中如何处理开与合、统与放、集体与个别的关系,改变以往不敢放手,统得多、集体游戏多的状况,使幼儿户外活动不仅在时间上得到保证,而且使幼儿在增强运动能力的同时,在积极愉快、自主多样的活动性游戏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标签:;  ;  ;  ;  

以多种形式开展完全独立的户外活动--日本幼儿教育之一_户外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