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消解对公务员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公务员为例论文

语境消解对公务员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影响研究
——以河南省公务员为例

王一迪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重要的自我呈现的“线上舞台”。而微信朋友圈的交往语境具有高程度的可消解性,这对人们的自我呈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河南省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以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为支撑,采用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试图探究公务员群体在语境消解背景下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策略及其影响策略的因素。

关键词: 自我呈现;语境消解;微信朋友圈;公务员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党员干部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不当言论的新闻屡见报端,造成了恶劣影响。根据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个体主要根据所处情境(context)和受众(audiences)来进行自我呈现。如果信息发布行为发生在边界明确的物理场所(例如新闻发布会现场、会议室等),面对明确的受众,当事人常常能够清楚意识到自身的公共职责。而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上交往语境具有高程度的可消解性,这对公众人物、政府官员等的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不当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微信关系链由强关系链条衔接的家人、好友的范围,向弱关系联系的泛工作关系网络延伸,职业社交成为微信社交的重要一环。[1]已有研究较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微信关系链较为单纯,无法揭示语境消解对自我呈现影响的复杂性。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选择公务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语境消解背景下公务员群体的自我呈现策略及其影响策略的因素。

本区褶皱和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图3),大地构造单元均以长期活动深大断裂为界。龙首山成矿带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南缘的三级构造单位—龙首山拱断带,其南部为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龙首山拱断带基本构造线成NW向展布,整体表现为一个轴向北西、向南西倒转的复式向斜,由于后期构造运动破坏,使得形态很不完整。断裂构造极其发育,以NW向压扭性逆冲断裂为主,次为近EW向和NE向断裂。

研究问题:公务员群体主要采用哪些策略应对语境消解?策略的采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

(一)自我呈现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自我呈现理论,即“自我呈现意指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2]戈夫曼认为,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戏剧舞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戏剧演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是戏剧演员通过语言、姿态等符号相互配合演戏。而“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情境和明确受众,不断地调整自己佩戴的面具和扮演的角色,从而控制或引导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达到自己的目的。自我呈现理论也被称为拟剧理论或者印象管理理论。

但是,“今年以来,市场上一些人士认为,央行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并未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中,而是淤积在了银行体系内部。随着央行定向降准的实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确实从一季度末的1.30%上升到了二季度末的1.70%。之后,为更好地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机构三季度末的超储率在二季度基础上下跌0.2个百分点至1.50%,表明央行定向投放的资金正逐步流入实体经济中。后续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见效,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增强。”吴琦说。

(二)语境消解

所谓的隔离观众就是我们在面对一个或一群人进行自我呈现时,并不希望另一个或一群人毫无征兆的闯入,这些不速之客可能会打乱我们既定的表演剧本,让我们手慌脚乱。[6]在角色转换甚至角色冲突时设置分组屏蔽和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也就是对观众进行隔离,是控制前台、保障演出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设置分组是简单的重建了观众之间的边界。在“您发布朋友圈时是否会使用分组功能”问题中:25%的公务员在发朋友圈时会选择分组屏蔽(如图6)。设置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主要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来自动实现对观众的隔离。在“您设置的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问题中,约59%的公务员会设置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如图5)。“以前发布的朋友圈现在看起来有点丢人,但是又舍不得删掉,设置最近半年可见,至少能够防止新添加的好友翻看自己以往发布的内容”(受访者3号)、“设置仅三天可见,有的时候微信好友可能都没注意到我发的朋友圈,就已经不能查看了,这样挺好的”(受访者5号)。

学者霍根认为,人们在语境消解的情况下会进行自我审查,即个体倾向于选择仅仅发布那些“保险”的、对所有观众来说都恰当的内容。他把这一现象称为“最小公分母”(the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原则,[5]我们也可以用网络化语言将该原则表述为“人畜无害”。而点赞和评论其实也是个人观点与态度的一种间接表达方式,因此,本文将“最小公分母”原则分为发布“人畜无害”内容和为“人畜无害”的内容点赞、评论两个层面。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发现:公务员群体发布的个人生活(家庭、旅游、美食等)和个人情感或观点类型的朋友圈比例均低于30%(如图3),且为个人情感或观点类型的朋友圈内容点赞或评论的公务员比例最低(如图4)。“我倾向于转发新闻这种不会过多涉及自己态度的内容,这是最安全,也是最省时省力的做法”(受访者6号)。由此可见,本次调查结果与学者霍根的预测基本符合,最小公分母原则策略是公务员群体在语境消解背景下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主要策略之一。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笔者通过对公务员群体发朋友圈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内容,认为公务员群体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主要呈现出三种态度:第一种是潜水观望态度,这类公务员从不发布朋友圈或者间隔很长时间才发一次朋友圈动态(一年发1~3次朋友圈)。他们主要通过浏览朋友圈来了解时事热点、朋友的生活状态等。第二种是简单参与,简单参与类型的公务员的特征是一个月发布1~3次朋友圈。通过访谈,笔者发现,这类公务员主要是偶尔刷一刷存在感,告诉微信好友自己还在使用微信。第三种是正常参与型公务员,这类公务员的特征是一周以内发布1~3次朋友圈。但是正常参与型公务员又可以根据访谈内容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两种类型。其中,被动参与型公务员的特点是发布的内容基本都和工作相关。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一些部门会对公务员发布的朋友圈内容有要求,比如宣传部门,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在朋友圈转发有关当地正面人物的新闻报道,对当地的形象进行宣传。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发现,有53.26%的公务员一个月发1~3次朋友圈(如图2)。由此可见公务员群体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时主要采用简单参与态度。

(二)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是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笔者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6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公务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有趣的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四、公务员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策略

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的文化。它代表和体现经营者的喜好、品位、个性、风格和思想。企业文化建设广义上就是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机结合的人性化发展,使员工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从而产生企业的价值,以文化引导员工的意识和行为。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文化宣传、公司网站宣传、网络互动、QQ群、微信群、贴吧、企业誓词、店歌、店报、文化墙、企业的宣传标语、优秀员工龙虎榜、好人好事宣传栏等等。

(一)选择性呈现态度策略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入职时间和职位等)、研究对象微信朋友圈的基本使用情况(使用频率、使用时间等)、研究对象微信朋友圈的发布情况(发布内容类型、频率、动机等)、研究对象在微信朋友圈互动环节的表现(点赞或评论的内容类型、对象、频率等)和研究对象的隐私设置情况(分组屏蔽和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本问卷在“问卷星”上进行设计,通过转发链接至微信群或私发,采用滚雪球抽样法传播问卷。样本选取主要以河南省新乡市的公务员为主,覆盖了郑州市、安阳市等地的公务员。样本总量为107个,有效样本为 105个,其中男生52人,女生53人,男女比例接近1:1。

(二)最小公分母原则策略

当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时,受众变得模糊不清且难以确认,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技术打破了时空边界,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语境消解。可以说,语境消解已经成为人们线上交往的常态。语境消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自我呈现。

(三)隔离观众策略:设置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与分组屏蔽

2002年,微软研究院社交媒体研究员丹娜·博伊德(Danah Boyd)在从梅罗维茨的观点中获取启发后,提出了语境消解这一概念,用来代指给用户带来“矛盾、不确切、误导性语境线索”的数字社交语境。博伊德认为语境线索主要分为人际语境线索和情境语境线索两类。人际语境线索不仅包括在场者的类别,也包括每个在场者如何进行呈现。人们通过解读人际语境线索,得知自身、他者与所共处空间的关系,从而推断出扮演何种角色及如何呈现自身社会身份才是适宜的。情境语境线索则提示用户,此时此地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规范,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呈现。[4]

图1 “您是否会发朋友圈”统计分析

图2 “您发朋友圈的频率”统计分析

图3 “您发布的朋友圈内容类型”统计分析

图4 “您点赞或评论的朋友圈内容类型”统计分析

图5 “您设置的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统计分析

图6 “您发朋友圈时是否会使用分组功能”统计分析

五、影响公务员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策略的因素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深度访谈,本文总结出了影响公务员群体在语境消解背景下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策略的四种因素。

第一,要制定衡阳市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保能按照规划结构维护管理效率。并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体系,维护管理流程的同时,为其优化应用框架提供保障。

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伯尔尼·霍根(Bernie Hogan)将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放置在新媒体环境下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检验。他把人们的自我呈现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步的“表演”(performance),另一种是异步的“展览”(exhibition)。[3]他认为,用户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自我呈现(例如通过文字、照片或视频分享,以及头像设置等)被转化为数字内容储存在第三方平台,供他人浏览、检索和分享,这种情况类似于“异步”的展览。由数字内容构成的“展览”让用户拥有了更强的掌控力,造成了“给予”的强化和“流露”的弱化。

软土在我国沿海城市分布较多,在软土分布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时,可以通过基础换填的方法,将软土置换为强度较高、抗腐蚀、压缩低的砂石或灰土,再将换填的材料夯击密实,从而满足工程建设施工的需要。换填法具有施工简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可适用于软土厚度较小的区域。

(一)用户的好友规模及构成

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微信好友超过300人的公务员比例最高,约为38%,且公务员群体的好友包含亲戚、同学、朋友、同事、领导、同行和陌生人,其中泛工作关系(同事、同行、领导等)的好友最多,约为68%。由此可见,公务员群体的好友规模较大且构成较为多样,这加剧了语境消解,对公务员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策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您出于什么原因不发朋友圈”的问卷中,有约38%的公务员选择了“好友太多,构成类型复杂,不好把握发布的内容”的原因。“微信好友数量多,来源也广泛,甚至有些微信好友我只见过一次面,每次发朋友圈都要考虑好久,太麻烦了,后来干脆就不发了”(受访者5 号 )。

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深度访谈,本文总结出了公务员群体在语境消解背景下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三种策略。

(二)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

微信平台的隐私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务员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策略。设置分组和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归根到底是通过隔离观众的方式重建语境,帮助用户重新获得部分人际语境线索。但是由于这种分割规则的机械化和扁平化,对语境消解的缓解程度有限。“分组不太好用,因为即便是同一分组下的好友,他们和我的交往频率、熟悉程度也有所差异”(受访者4号)。除此之外,分组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让用户感到疲惫。“分组太麻烦了,现在都不太愿意使用分组功能,就只发一些大家都能看的内容了”(受访者1号)。

(三)用户对隐私的担忧程度和保护意识

学者杰西卡·维塔克研究发现:随着个人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内容的担忧的增加,个人发布内容的频率将会降低。在访谈中,六位受访者均多次提及隐私问题。“公务员这一职业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和关注,对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有严格的要求,很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以后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少发、甚至干脆不发了”(受访者3号)。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而“设置允许朋友查看的朋友圈范围”和“较少点赞或评论”的公务员比例分别约为66%和50%。由此可以看出,公务员群体对隐私问题比较担心,并且有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这可以解释公务员群体主要采用简单参与的态度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

(四)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动机

在“您主要出于什么动机使用朋友圈”问题中,选择“和普通朋友及同学保持关系”、“和普通朋友及同学增进关系”、“扩展人际关系网络”、“获取领导认可”和“给同事同行留下好印象”的公务员比例居于前五,分别约为32%、42%、67%、58%和35%。也就是说,公务员群体主要出于获取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资源及发展人际关系的目的使用朋友圈。而一定程度的自我表露能够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7]“我在朋友圈发一些有关工作的内容,给领导留下了我工作认真的印象,受到了领导的认可”(受访者4号)、“微信里有各种各样的好友,经常发朋友圈展示自我能和他们增进关系”(受访者2号)。

六、结语

研究发现,公务员群体主要采用选择性呈现态度策略、最小公分母原则策略和隔离观众策略来应对语境消解。公务员群体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用户的好友规模及构成的多样化程度、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用户对隐私的担忧程度及保护意识和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动机。

但是,本文尚存一些不足。首先,样本容量较小。因此,分析出的公务员群体在语境消解背景下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策略可能存在偏差。其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发散问卷,这导致研究对象不够具有多样性。由于研究对象的工作环境等较为相似,因此分析出的结论可能不够具有普遍性。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探测手段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技术实现难度高,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受大气的光传输效应影响(包括光速、折射率的变化和散射现象),会使激光光束发生抖动、畸变,直接影响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因而不能全天候工作;激光一般在晴朗的天气里衰减较小,传播距离较远,而在大雨、浓烟、浓雾等坏天气里,衰减急剧加大,传播距离大受影响;由于激光雷达的波束极窄,在空间搜索目标非常困难,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搜索、捕获目标,直接影响探测效率等。

参考文献:

[1]企鹅智酷.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EB/OL].http://tech.qq.com/a/20170424/004233.htm#p=1.

[2]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2.

[3][5]HOGAN B.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Distinguishing performances and exhibitions online[J].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2010,30 (6):377-86.

[4]MARWICK AE,BOYD D.I tweet honestly,I tweet passionately:Twitter users,context collapse,and the imagined audience[J].New Media&Society,2010,20 (1):1-20.

[6]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6.

[7]VITAK J.The impact of context collapse and privacy on social network site disclosures[J].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2012,56 (4):451-70.

作者简介 :王一迪,郑州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用户。

标签:;  ;  ;  ;  ;  

语境消解对公务员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公务员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