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道德”的空缺需要填补_艾滋病论文

“次道德”的空缺需要填补_艾滋病论文

“次道德”的空缺需要填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缺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艾滋病在我国快速蔓延,据报道,专家估计,携带艾滋病毒者有60万人以上。。艾滋病之所以传播快,直接原因是吸毒者多人共用一个针头,卖淫者用安全套的太少。中国防控艾滋病的措施之一,是在高危人群中大力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和清洁针具,这项工作已列入国务院的行动计划。可是卫生部在推广这些活动过程中遇到极大阻力。戒毒所的工作人员说:要我们教育吸毒者使用清洁针具,这不是在纵容吸毒吗?很多人认为,给妓女发放安全套,是对卖淫嫖娼的承认,有时候安全套还成了妇女卖淫的证据。中科院院士曾毅指出,这种认识和做法不利于的高危人群中防控艾滋病的蔓延(《半月谈》2001年第23期)。

人们为什么反对卫生部推动的上述活动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社会不承认、没有意识到在特定人群中需要提倡次道德(也有学者称为亚道德)。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艾滋病快速传播只是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

什么叫次道德?就是: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过程中,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具体地说是指以下这些事:

小偷窃取钱财,把对自己无用而对失主来说甚至比钱财还重要的证件、钥匙、信件等还给人家,尽可能不偷生活艰难的弱者;绑架人质勒索钱财者,不伤害人质生命,不损害人质健康,不侮辱人质人格;算命看相骗钱者,不怂恿受骗者危害他人和社会;制假贩假者,不把有毒的损害人身体健康的物品掺进商品特别是药、食品中;行凶报复者,不伤及与事件无关的人;吸毒者主动使用清洁针具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等等。

否定以上次道德特别容易,理由现成:这些行为根本违反社会公德和有关法律,应予取缔和打击,对当事者要绳之以法。如果向他们提倡次道德,就等于承认或默认违法行为的合理性。目前持这种看法的人很普遍,所以卫生部进行的国家行为受阻。否定次道德的言论理直气壮,对个人没有任何风险。可是我国的现实和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许多违法行为不可能完全杜绝。在犯罪行为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否定次道德,受害者是谁呢?是社会和公众。近年来恶性案件发案率上升,罪犯干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事情,与次道德被否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社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对次道德不应再采取否定态度,应当以适当途径和方式在特定人群中倡导。提倡次道德,会使伤害无辜的恶性案件大大减少,有利社会安定。许多地方大量发生的诸如捅破蔬菜大棚、在鱼塘下毒等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但是破坏者并没有好处的现象,也许会减少。

提倡次道德,与现行法律精神完全一致。司法实践中常见这样的情况:两名不法商人制售假冒食品,案值相近。一个在食品中掺假以次充好但无毒,另一个拌了有毒物质致人伤亡,对后者的处罚比前者重得多。从道德层面来看,这是肯定前者遵守了次道德。

提倡次道德,并不是对违法行为的认可,丝毫不影响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但是却能使整个社会大受其益。

标签:;  

“次道德”的空缺需要填补_艾滋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