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肖淑娟,张敏,王朵,王耀

(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试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9例,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4例为对照组,另采用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QLI评分等上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009-02

脑卒中偏瘫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会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对其的干预不及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1]。本文主要研究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9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34例为对照组,本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9:15,年龄范围为50~68岁,平均(61±1.25)岁。另采用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为研究组,本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9:16,年龄范围为51~69岁,平均(62±2.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作下一步对比分析。

1.2 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所选研究对象生命体征较为平稳,且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无合并有精神病史者,无合并严重智能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弛缓阶段的心理干预:此阶段的患者多存在抑郁、震惊、渴望、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加之,此阶段的患者腱反射及肌张力在逐渐减弱,患者不仅身体受疾病的折磨,在其心理与精神上也饱受痛苦;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尽量稳住患者的负性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和陌生感。

(2)痉挛阶段的心理干预:此阶段的患者多须行床上被动训练,此阶段患者心理多表现为抑郁、否定;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意义,进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在康复训练期间,治疗师应在无痛的状态下展开,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机护理的信心,而且还能够让患者身心感到愉悦。

(3)恢复时期的心理干预:此阶段的患者正处于适应的阶段,患者不仅要学会独立的行走,而且还要提升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但此阶段所需的时间长,且功能恢复较慢,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绝望、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经常和患者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主动训练的必要性,并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的训练姿势,以提升康复的效果。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患者家属家庭的支持对于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1.4 效果评定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其中,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能力进行评定,其中上肢的满分为66分,下肢的满分为3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越好。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LI)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的质量越高[2]。

1.5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汇总,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x-±s,分)

2.3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LI评分

研究组护理前QLI评分(5.31±1.21)分,对照组护理前QLI评分(5.49±1.32)分,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QLI评分(9.11±0.24)分,对照组护理后QLI评分(7.59±1.26)分;两组护理前QL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QLI评分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研究组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对其的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的偏瘫、失语等;而脑卒中偏瘫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负性情绪,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影响[3]。分阶段心理干预是针对不同阶段患者的情绪而实施的一种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其更具针对性、个体化及人性化[4]。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分阶段心理干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将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的信心。本次研究中,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护理后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QLI评分等上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与杨永枝等[5]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分阶段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春花.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208-209.

[2]刘玲,敖莉,张丹.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5,15(5):29-33.

[3]黄金莲,谭巧,周永生.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4(34):7109-7110.

[4]徐钦娟.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8):132-135.

[5]杨永枝,彭秀丽.心理护理干预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119-121.

论文作者:肖淑娟,张敏,王朵,王耀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试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肖淑娟,张敏,王朵,王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