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邓煜周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邓煜周

(南部县第一小学 南部 637300)

在小学所有学科教学中,最不受学生喜欢的,当属品德与社会学科了。因为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些内容远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至是些深奥的很难理解的知识,使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以致其教学效果很差。所以,如何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就是值得我们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永远探索的课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营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记》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教学的学科知识,自然就对老师教学的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营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 、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注重新课导入设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往往是影响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个精彩而新奇的新课导入,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经常用实物、图片、故事、多媒体、播放音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学习调控情绪”一课时,我通过讲故事进行新课导入: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染店,天下雨时,她担心小儿子的衣服晒不干,天睛的时候又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这样,老太太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故事讲到这里,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它平铺直叙地讲下去,而是设计了“请你出主意,想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这一开放式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使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明白道理,理解知识。

四、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一课时,我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这时不少同学觉得无从下手,我解释说:“要想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就要掌握交往艺术,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具体需要怎么做呢?”这时同学们豁然开朗,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使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自然会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巧用集声音、色彩、动漫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制造悦耳、悦目、悦心的直观情境,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珍惜时间》一课时,我播放多媒体课件,画面上闹钟在走动,“滴答、滴答”的声音被放大了,敲击着学生耳鼓。我再让学生在“滴答”声中比比谁写的字最多,做的数学口算题最多等,使学生的有意注意更加稳定、集中,使他们感受到时间稍纵即逝,应抓紧每一分钟,唤起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求知兴趣。又如,在教学《心灵美最可贵》时,我将美如仙境的九寨沟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让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怡人的境界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联想。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接着教师又出示一些肮脏环境的图片,这时学生议论纷纷,有分析脏的原因的,有批评制造垃圾的……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产生主动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六、进行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给予学生适当地赞美,能让教师获得学生的好感,拉近师生关系,尤其能增强学生学习系自信心,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批改作业时,除了批改分数,我还会适当的写上鼓励性评价用语,如“见解很好,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会写上“加油!老师相信你。”这样做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的鼓励、信任、支持是学生成功的基础,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注意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邓煜周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邓煜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